随着气温逐渐下降,不少怕冷的人已经开始寻找各种保暖方法了,不过,大家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呢?
那就是我们的祖先,在没有现代保暖设备的古代,他们是怎样抵御寒冷的?特别是在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古人有没有他们自己的保暖妙招呢?
衣物有限的选择
我们现在冬天可以裹着温暖的棉被,舒服地度过寒冬,但在宋朝之前,棉被是不存在的。
最早使用棉花的其实是印度,直到南北朝时期,棉花才传入中国,但那时棉花主要用于观赏而非实用。
直到宋朝末期,棉花才开始广泛使用,棉被也随之出现。那么在没有棉被的一千多年里,古人是如何度过寒冷冬季的呢?
古人抵御寒冷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加衣物厚度,官员和富商这些有地位的人可以穿貂皮或狐皮大衣,这些衣物既厚实又不透风,能有效抵挡寒气。
然而普通百姓的选择就少得多,在先秦时期,人们主要穿用麻葛制成的粗布衣服,这种材料的优点是吸汗、透气。
因此这些衣物的保暖效果并不理想,据《韩非子·五蠹》记载,那时的人们夏天穿葛布衣服,冬天则依赖动物皮毛制成的衣物取暖。
但那时的高级毛皮大衣,就像现在的皮草,不是每个人都能负担得起的,普通人只能在葛布衣服里塞些碎布条或旧棉絮。
条件稍好的家庭能买得起狗皮大衣,再往上就是贵族世家才能享受的奢侈品,普通人只能望洋兴叹。
到了明朝,棉花开始普及,普通人也能穿上棉衣,衣物保暖性有了显著提升。
除了衣物,室内的保暖措施同样重要。
炭的多样用途
贵族和皇室的取暖方式,即便是现代人也难以企及,以唐朝为例,开元年间就有记载。
西凉曾进贡一种特殊的炭,这种炭呈青色,质地坚硬,名为瑞炭。
它燃烧时无火焰,只发光,且非常耐烧,一根约一尺长的炭能烧十天。
这种炭燃烧时温度极高,长时间靠近容易烧伤,到了宋朝,炭的使用更加讲究。
皇帝和官员每年使用1713万斤炭,官员用普通块状或条状炭,而皇帝用的炭被烧制成各种野兽形状。
普通人家用不起这些,大多烧柴或柴炭取暖,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炭盆,上面罩一个箱形罩子,以防失火或小孩烧伤。
炉子的妙用
冬天,各种炉子也是不可或缺的,最常见的有手炉、脚炉和熏炉三种。
手炉类似于现在的暖手宝,里面放火炭或余温炭灰,外加一层罩子以防烧伤。
到了明朝,手炉变得更小,可以揣在袖子里,有钱人还会在内部加香料或药材,既保暖又养生。
脚炉最为普及,几乎人人必备,它相当于现在的暖水袋,但做成铜壶形式。
主要用于晚上暖被窝、暖脚,因其结构简单且坚固,普通人家的脚炉可传几代。
直到清朝晚期,它仍是普通人冬天的必备品,甚至现代还有人使用,家里有老人的可能对此有印象。
最后是熏炉,这和普通人无关,一般家庭用铁质,贵族用黄铜,皇家甚至鎏金、珐琅,精美无比,堪称奢侈。
接下来这些取暖方式,都是贵族专享,普通人甚至一般富商都用不起,奢侈程度令人咋舌。
贵族的奢华取暖
最受贵族欢迎的是椒房,早在秦汉时期,保暖房间已出现,人们用捣碎的花椒和泥涂抹墙壁,作为保温层。
房间内挂满壁毯,地面铺外国进贡的毛毯,床上还有大雁羽毛制成的帐,再配一个精美的熏炉,完全不用担心寒冷。
在咸阳宫遗址发掘时,发现了三座壁炉火墙,其中一座巨大,应仅供秦始皇使用。
到了明清时期,出现了暖阁,这是皇家和贵族的专利,它们位于大房间之间。
暖阁和大房间之间有火道,暖阁内烧炭产生的热量通过火道传到大房间,达到取暖效果。
慈禧身边的宫女曾受访,提到紫禁城许多建筑悬空,下方有类似地下室的房间,专门用于冬天取暖。
冬天时,会将一车车烧好的炭推进这个房间,产生的热量使整个屋子温暖如春,如同地暖。
看完古人的过冬方式,会发现他们的方法和我们现在的手段相似,只是我们现在更先进。
暖水袋对应脚炉,暖手宝对应手炉,而煤球灶则相当于火盆、炭盆。
年纪大的人可能记得,小时候家里可能连暖水袋都舍不得买,冬天会在被窝里放两个装热水的输液瓶,充当暖水袋。
这些都是满满的回忆,现在我们的取暖手段越来越多,保暖已不再是难题。
但在寒冷天气下,大家还是要提前做好准备,冬天一旦受凉,可能会引发其他健康问题。
参考信息:
北京日报客户端:广庭怜雪净,深屋喜炉温,古代文人这样御寒取暖
韩城市档案局:档案旧时光|古代没有暖气,古人都用啥取暖?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