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报告讯(记者 张华征 桑建伟 通讯员 常耀奇 马红娟)井沟村位居新密市袁庄乡东南部。西枕青屏山,东依战鼓山,肩挑红泉、青河二水,手托小台沟丘台。背靠青山,手捧绿水,可谓物丰财旺之地。
井沟村
村规民约
村部交谈
井沟,顾名思义,以井多而著称。百米内三眼深井泉水旺盛、历史悠久。据村里父辈们说:大清乾隆五十年,中原连年大旱,庄稼绝收,“人相食、疫大作,”百姓饥饿,暴尸旷野。为了活命,大量饥民逃离家乡,涌向陕晋。密邑大地“千村霹雳,万户萧疏。”
通往高速的廊道
常氏家谱
然而,在密邑北部的山坳里,几户姓常的父辈儿孙没有逃离。据《常氏家谱》记载:明洪武二十一年,始祖讳江叔侄七人从山西迁居河南,分居于武陟、郑州、新郑、襄县、杞县、鄢陵和密县七地,密县袁庄井沟、观音堂固县(今刘寨镇东马庄)和岳村竹竿园等地为一支系。尤其是袁庄井沟的常氏后裔到大清乾隆年间已为名门望族。他们面对突如其来的旱灾,没有逃离,而是在父辈们的带领下,忍饥挨饿,叩石垦壤,在山沟里打井找水。整整六个多月,他们挖土凿石,深穴探水,终于凿出了三眼深井。尽管在凿井中饥渴夺去了七条人命,但是,清澈甘甜的井水却给常氏家族带来了富足和希望。有了水,人畜兴旺了!有了水,庄稼丰收了!有了水、小山沟也热闹起来了!
参天树木连绿林
井沟遗址路口
乾隆五十一年,乾隆帝离燕京南下,中原赈灾。自汴梁西行嵩山途中,惊闻密邑北部山坳有一世外桃源,麦菽千亩,林茂粮丰,人丁兴旺,安居落业。乾隆帝大悦,策马浮山,翻越云蒙山,驱辇战鼓山,在青屏山东麓驻足。俯瞰山坳图景:花儿开,鸟儿唱,麦浪滚滚散芳香,绞水辘轳咯咯响,山间桃源好风光。乾隆帝翻身下马,徒步下沟,穿过灌木丛林,跨过圆木小桥,来到水井旁。端起一瓢清凉的井水,一饮而尽。常氏家族的老少爷们被突如其来的皇家人马吓呆了,还是宰相刘墉解了围。乾隆皇帝十分敬佩地说:“中原大旱,百姓熬煎,朕来晚了!惊闻密邑山中有如此英豪,劈石探险,引出甘泉,创出如此美好家园,朕感动至极,按照你们的意愿,此地就叫‘井沟’吧!”常家老小不敢怠慢,叩首谢恩!乾隆皇帝又让刘墉赏于常家银子百两,起驾嵩山去了!
古树交织
绿荫笼罩古井旁
有识之士忆古井
在此后的三百多年里,“井沟”这个名字一直铭刻在三眼水井旁,井沟人祖祖辈辈守望在井沟村,为保护三眼水井世代尽忠,有口皆碑。
古井附近奇石突兀
满沟绿林掩古井
曲径通幽
为了探索井沟的奥秘,2019年8月下旬的一天上午,婵娟文学社一行七人,从县城出发,一路向东,跨过溱水路大桥,折而向北,大约一里路光景,我们在一片树海前驻足,西下沟底,一座丛林茂密的村庄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据村民说,这里就是古老的井沟遗址。在村民的引领下,我们寻觅在曲径通幽的山坳里。这里的住户都已搬走,唯有参天的大树和古老的丛林还守候着这片清静的厚土。
通往遗址的狭窄小道
十余年前加固的石渠
古井遗址
井池
穿过丛林,越过沟坎,在一座悬崖峭壁下,我们找到了依堰而建的石渠,石渠上方的井泉无力的翻滚着深沉的浪花,诉说着这里尘封的历史。拨开荆棘,越涧跳堰,我们豁然开朗,两眼古井和两通石碑扑入眼帘。我们急不可待的掀开井盖,向井内望去,两眼古井泉水汩汩,如镜如玉。我们投石问鼎,涟漪激荡,好像在欢迎我们这群不速之客。在古井房的上方,嵌入墙壁的青石上刻着“井沟甘泉”四个大字,在树隙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井房两侧的石雕上刻着“两眼御井碧澄甘浸千秋月”、“三惟丈谷翠耸映连万壑云”。读起来气势恢宏,震古烁今。在井房南面的高台上,是当地百姓于2006年重修古井时镌刻的碑记。我们望眼欲穿的在古井遗址上,寻觅着一砖一石,一草一木,记载着井沟先辈弥留的艰辛和印痕。
古井千秋月 映连万壑云
古井重修碑记
古井依旧清如许
井渠
我们在阴翳蔽日的林子里周旋了良久。一股难以名状的怀旧感慨油然而生。这里原本是井沟人六百多年开垦的基业,也是百代人守望的家园,原始生态如此优美,为什么会被遗弃荒沟无人问津?我们期望,井沟人能够追溯厚重的历史,续写井沟承前启后的辉煌!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