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原创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DT商业观察,ID:DTcaijing;作者/董瑞娜 编辑/郑晓慧@mersailles、设计/郑舒雅 运营/苏洪锐、企划/潘志强 主编/张晨阳。
“因为青春的梦想,总有遗憾。”
这一季的《战至巅峰》在不舍与圆满中,落下了帷幕。顶住落后的压力,张大仙率领的688战队与JIUZHE战队“缠斗”至赛点局,最终连扳两局拿下总冠军。
这是一场极其焦灼的比赛。艰难赢下总决赛的张大仙感谢队友的支持,笑称“带老年人圆梦”;遗憾落败的JIUZHE战队队员蒲熠星则用一个热血漫画的故事,回顾了自己与队员们在这几个月的点点滴滴。
《战至巅峰3》留给观众的,不止是酣畅淋漓的精彩赛事,更有丰富多彩的群像故事。有观众表示,希望JIUZHE战队能出个团综。
这是《战至巅峰》系列IP登陆综艺市场的第三年,作为一档有一定观看门槛的垂类节目,它越战越勇,在播期间的热度获得Vlinkage、骨朵、猫眼等平台榜单多个TOP 1,且始终保持在TOP 5以内。
总决赛期间,《战至巅峰3》的表现也很亮眼,不仅斩获28个微博主榜热搜和13条抖音播放量破10万的视频,还在向来严格的豆瓣小组持续领跑。
从直观的数据不难发现,《战至巅峰3》已经打破了垂类的壁垒,影响力扩展至非电竞及非粉丝群体,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与常规综艺节目“扳手腕”。
经过三年的“养成”,《战至巅峰》这一IP怎么把综艺和圈层文化结合起来、并推动破圈的?作为一档综艺节目,它在腾讯电竞生态里有多重要?
谁在看《战至巅峰3》?
从《战至巅峰3》的用户画像情况来看,它不仅守住了自己的观众基本盘,而且还有更深远的意义。
《战至巅峰3》在19岁及以下的群体中受欢迎程度最高,占比达38%,其次是20-29岁的年轻群体,占比34%,剩下的28%熟龄人群中,40+以上的观众数量也达到了9%。
其中,“一头一尾”值得特别关注。
从游戏行业的角度来看,19岁及以下的群体占比高,意味着《战至巅峰3》有效地将《王者荣耀》的产品生命拉长。
要知道《王者荣耀》公测至今已经将近10年,而且这些年游戏行业涌现了大量亮眼的新产品,竞争极其激烈。谁俘获了年轻人,谁就拥有下一个游戏周期继续领跑的优势。
通常来说,40+的熟龄人群对电竞赛事的关注度相对较低,但《战至巅峰3》通过综艺形式、让专业赛事变得大众化,“不懂电竞的人也能get到其中的乐趣”。
在综艺节目愈加圈层化的当下,《战至巅峰3》能够同时捕获年轻与成熟群体,与节目的选角和叙事有着直接关系:从00后到70后,节目尽可能容纳了不同年龄段的选手,他们也展示出了各自的优势。
像王凯、张桐虽然年过40,但面对来势汹汹的年轻人并没有被单向碾压,相反,丰富的阅历让他们更善于调动团队气氛,也善于自我情绪调节。节目中的几位大龄哥哥姐姐,也几乎都走到了比赛的后半程。
《战至巅峰3》也延续了对性别的平衡,而且这一季女选手的实力整体更强。
赛前几位俱乐部教练看资料时,就纷纷押宝程潇,认为她会带给大家较大的惊喜;在去水赛对抗时,萌妹王瑞欣连续“收割”李承铉、周奇和电竞主播张大仙,完成“三杀”,被直接冠以“女野王”的称号,成为各队争抢的对象。
因为女选手实力出色,《战至巅峰3》的去水赛阶段还出现了节目开播至今首支全女队伍,虽然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很快因为俱乐部分组被打散,但这是一个新的信号——或许下一季节目中,会出现俱乐部女队决战王者之巅。
不是每个观众都是电竞爱好者,但热血群像故事的魅力就像磁铁一样,牢牢吸引了不同的观众。从相关热搜和讨论中,我们发现:热血、坚持、逆风局等字眼出现的频次很高。
比如这一季JIUZHE战队,前面经历多次低谷,尤其对阵重庆狼队时,几乎屡战屡败。
但到了半决赛时,他们坚持不放弃,终于成功逆袭,6胜0封对手,先后击败成都AG超玩会和重庆狼队,让观众热血沸腾,最终 #久哲战队11分钟终结比赛# #周柯宇无人能挡# 等词条冲上热搜。
《战至巅峰3》,和前两季有什么不同?
除了选角,这一季《战至巅峰》在内容与赛制方面,也实现了全面升级,不仅让节目本身变得更有看头,也让IP有更强的话题性和破圈能力。
一个亮点是,今年的《战至巅峰》star赛被正式纳入《王者荣耀》赛事体系。电竞新人与俱乐部之间的绑定更强,完成了从“训”到“战”的转变。这不仅让他们在训练时更投入,带给观众更激烈刺激的比赛,也让真人秀的热血感变得更饱满。
其次,这一季还引入了“红黑榜”,电竞新人们要根据彼此表现互评“红榜”和“黑榜”人选,加深自己对彼此的了解,在勾勒出电竞行业残酷的同时,“红黑榜”还联动微博,提高观众的参与度。
赛制与玩法的双升级,让“人的故事”变得更加丰富精彩,也给观众带来了更强的“养成感”,和更真实的群像故事。
比如“三季元老”的周柯宇,这一次终于如愿进入总决赛,观众看到了他技术的精进,也看到他变得更成熟稳重,有大将之风。
“新人”刘忻从“卧龙凤雏”蜕变成硬核辅助,在发表赛后感言时,她那句“天赋重要但我也有权利做梦”,是很多人的心声,也在微博上收获了很多人的喜爱和支持。
作为竞技类节目,“赢”很重要,但也有一些比“赢”更宝贵的东西。
成都AG超玩会对战张大仙688战队,虽然选错角色,大家却没有彼此甩锅,而是积极想应对方法换位置,在知道自己胜算不大的情况下,成都AG超玩会全员选择放手一搏,享受比赛,那一刻他们获得了比胜利更宝贵的体验——竞综,也有属于自己的倪夏莲。
除此以外,为了更突显故事性,节目在模式上也做起了加法。
像《战至巅峰》音乐会,属于竞综+音综;《吐槽小会》,是竞综+脱综;跟腾讯新闻联动衍生的《来场复盘局》,则是从深度对话的专业视角切入选手们的生活。
“电竞+”的方式,使得《战至巅峰3》在保持电竞专业度不变的大前提下,通过联动其他鹅系综艺IP,让节目变得更有趣,也吸引了更多非电竞用户的关注。
一个“养成系综艺”的3年,究竟做对了什么?
从市场新物种成为到品类头部,《战至巅峰》只用了三年时间。竞综作为一个相对小众、且需要一定理解门槛的品类,这个“发育速度”算得上迅速。
实际上,电竞综艺从2014年就有了,而且不断有电竞俱乐部、制作公司尝试入局,但大多数节目的影响力多局限于小圈子。
这些年来,困扰竞综的长期问题都是相似的:懂制作的不懂电竞,懂电竞的不懂综艺,节目的专业性和娱乐性到底该如何平衡。
《战至巅峰》能够成为那个破圈者,首先与IP本身的独特性有关。
它既了解如何通过综艺的剪辑手法撩起观众的兴趣,也知道如何保证竞综的专业度,凸显比赛的精彩。
加上腾讯又是KPL赛事的主办方,视角和单一的俱乐部不同,他们更有“大局观”,也更了解电竞精神真正触动大众的地方是什么:胜利固然重要,失败亦有动人之处。
这也是为什么在《战至巅峰》中,那些没能走到总决赛的选手、队伍,同样赢得了观众的喝彩,让人念念不忘。
看电竞新人攀越顶峰的故事,给人强烈的养成体验,而《战至巅峰》这个IP本身的不断成长,也充满了“养成感”。
如前文所说,这季节目的升级让故事变得更饱满,“逼”出选手最佳状态,同时又与前两季遥相呼应,形成更加完整的成长线——比如周柯宇的“圆梦”。
第一季最具潜力的他,止步于半决赛。第二季苦练一年卷土重来,再度半决赛折戟。今年周柯宇现身《战至巅峰3》,人比两年前更松弛了,也更懂享受比赛本身的乐趣了。
在好心态与好手法的双重加持下,周柯宇时隔三年第一次坐上决赛席,虽然再次与冠军失之交臂,但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他已经得到了比“冠军”更宝贵的东西。
这样长达3年的成长故事,在《战至巅峰》中比比皆是,敖子逸、赖美云都是如此。这些选手聚在一起,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群像故事,给予观众更多重的观看体验。
像这一季比赛结束后,已经有观众预约“JIUZHE战队,下一季不见不散”,还有人提出可以在正片基础上做战队团综衍生。观众催更,甚至化身“野生节目策划”,这就是群像故事真正打动观众的佐证。
另一方面,电竞比赛本身具有不确定性,电竞选手也在不断成长,这两者之间构成了无数的悬念,让每一季的比赛结果都“扑朔迷离”,所以季与季之间自然形成了“钩子”,勾连着观众不断追下去。
更重要的是,《战至巅峰3》与电竞赛事之间的协同,让它不再是单独的一档节目,而是王者荣耀KPL赛事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或者说是赛事体系的“延长线”。
电竞赛事要长久举办下去,一定需要有足够多的用户,特别是年轻用户。而想要俘获年轻用户的心,综艺产品或许是最优质的途径之一。
因为它在传播上兼具广度与烈度,而且擅长“以情动人”,让年轻人把热血、努力的心态投射到选手身上,建立年轻用户与IP之间的情感链接。
年轻用户也会因为《战至巅峰》对电竞赛事的细腻刻画,而成为长期关注者,并主动向他人安利,助推内容破圈。
于整个综艺市场而言,竞综的特殊性不言而喻,这也意味着它的出圈较其他综艺更为艰难。
去年在观察《战至巅峰2》时,《DT商业观察》认为,如何在每一季给予老观众新鲜感的同时,又能抓住新观众,是这个综艺IP需要思考的长期命题。
《战至巅峰3》的落幕,不仅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且更进一步充分发挥了综艺产品“放大器”效应,为圈层文化走向大众化做了一次打样。
正如电竞赛事因为捉摸不定的结果而令人着迷,未来《战至巅峰》这个IP还会有哪些变化,我们拭目以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