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今年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规定,博士研究生可以“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或者规定的实践成果答辩”申请学位。其中,“实践成果答辩”是一条新渠道。具体如何实施?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转发《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与申请学位实践成果基本要求(试行)》,并将于明年一月份开始实施。(据10月30日央视新闻报道)
据报道,该文件的最大亮点和突破,明确了工程博士研究生既可以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获得学位,也可以通过实践成果答辩获得学位。说白了,就是工程类的博士学位可以与论文脱钩,有实践成果也行。
不仅是博士不用写论文,硕士也可以不用写论文。根据学位法的规定,硕士研究生同样能“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或者规定的实践成果答辩”申请学位,通过实践成果获得学位也是选项。
学位与论文脱钩,无疑是个进步。以工程类博士的适用范围来说,对应的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等8个专业,都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文件要求,无论是学位论文还是实践成果,都应来源于工程实际,聚焦工程实践与应用。这是对现实的尊重,对实践的尊重。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才有意义,如果经不起实践的检验,这样的论文对工作起不到指导作用,又有何益?
现实中,一些项目的推进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见到成果,而硕士与博士的学习时间也就短短几年。如果缺乏相应的实践经历,这种论文就只能是“纸上得来终觉浅”。如果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必然导致论文东拼西凑,以实践成果答辩申请学位更符合现实要求。
一些专业原本就属于应用类型的,这类专业是要经过实践来出真知的。如果单纯以论文来评价,未必就符合实际情形,也不一定就科学。2021年9月24日,国际权威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专家马延和与团队在淀粉人工合成上取得的重大突破性成果。相关研究坚持了十多年,其中反复实验、反复失败的过程持续了三年多时间,随着实验项目战线的拉长,不仅是资金压力越来越大,团队成员还面临着发论文的压力。现有的考核机制要看一年能写出多少篇文章,在哪儿发表,如果团队成员长时间没有论文,这个压力是明摆的。马延和为此在所里出台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为参与研究的人员单独制定了职称晋升的办法,不用和其他科技人员一起来参加统一标准的考核。
类似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研究还有很多,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默默无闻地埋头多年才能舒口气。事实上,即使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已经取得了样品,实验项目已经实现重大突破,马延和仍没让团队写论文。他觉得还可以等一等,因为要形成产业化应用,路还长,还远。马延和说,发文章不是目的。
科学需要的是淡泊名利。不少农业领域的研究人员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俯首耕耘。不少工程类的科技人员也是甘于寂寞,以论文来评价他们的工作就有失公允。
近年来,打破唯论文的呼声越来越高,破局的力度也越来越大。202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合理设置论文和科研成果要求,卫生、工程、艺术、中小学教师等实践性强的职称系列不将论文作为职称评审的主要评价指标,评价标准中不得简单设立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等硬性要求。
打破唯论文的局面,不是降低对人才的评价标准,而是让评价更科学。实践性强的专业与行业,把工作兢兢业业干好是根本,医生能德艺双馨,老师能潜心育人,甘于奉献、不计得失,这不比发空头论文更有意义吗?何须以论文的硬性要求来造成论文的注水现象。
学位与论文脱钩,职称评审与论文脱钩,这都是好事,希望能在更多环节的评价与考核上能以此类推,推而广之。有了好的政策,还希望能落实到单位的工作要求上,别以论文的指挥棒来影响工作积极性。
(来源:极目新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