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盛典“双11”已经拉开大幕,不少电商平台和卖货直播间都推出了先付定金、再付尾款的预售模式,由于优惠力度大,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但有消费者反映,在某直播间买虾时,商品页面显示需付尾款99元,可到付尾款时就涨价到121元。不仅一些卖货直播间出现尾款悄悄涨价的情况,电商平台品牌官方旗舰店也有同样的“套路”。据消费者反映,预售下定金时商家设置了大额优惠券,然而支付尾款时优惠券就会过期导致价格上涨。还有人发现,前一天能使用的优惠券,隔一天就被取消。
“尾款人”遭遇花样“割韭菜”?对于品类购物券是否会在用户支付定金后再进行调整,有平台回复称,预售时间跨度长,其间有可能出现报名参加品类购物券的商品会变化,优惠也会变化。“具体以支付页面展示的为准”。
这样的回复的确很模糊。消费者预售时定金已付,代表已经知悉价格同意交易,“薛定谔的尾款”无疑是违约。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商家有义务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真实价格。
可以看到,无论是直播间,还是电商平台,个别商家在尾款上搞猫腻赌的就是消费者的“不在意”。毕竟在付款之前,消费者已经多方比价,研究了规则,凑够了满减,能够付定金就已经达到他们认为的最大优惠。退一步来说,即便碰到消费者发现尾款涨价,商家最多承担的后果是消费者的退货退款。
但这样的套路却违背了诚信经营,这样下去只会损害电商平台的名誉和品牌方多年积累的品牌形象。越来越多的折扣套路,最终“口惠实不至”,也只会让消费者丧失买买买的兴致。
早期的双11只有一天,打折力度大,实惠简单直接看得见。而在2019年之后,随着双11活动战线的拉长,电商平台也相继推出了更复杂的玩法,如尾款制、满减制、购物金制等;购物券也种类繁多,平台优惠券,店铺优惠券,分享优惠券……复杂的玩法叠加种类繁多的优惠券让消费者疲惫不堪,而藏在这些复杂的计算方式下的“套路”——虚假折扣、先涨价后降价、擅改规则等,让消费者享受不到实实在在的低价,早已违背了“双11”的初衷。
需要看到的是,这个“双11”是自202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后的第一个大规模网络促销活动,而如今消费套路依旧不少,也是在提醒相关部门应适时加强监管。
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引导,明确消费券的使用要求和使用时间,不能放任“玩套路”的现象出现。而对于品牌方来说,应该多一点诚信,少一点套路,实实在在提高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才是发展之道。
来源:光明日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