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我国元朝时期,元世祖忽必烈曾两次征讨过日本,但结局均以失败告终。之前踏平欧洲、所向披靡的蒙古大军,竟连翻折在了这群不起眼的小岛民身上,令人不免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五次招揽未果
元世祖忽必烈最崇拜的人,就是他的爷爷成吉思汗,他一心想要成为像爷爷那样,令九州四海都臣服的霸主。因此,即便已经安定建国,他依旧没有停下征伐的脚步,一直惦记着周边还未掌控的土地。
起初,忽必烈并不熟悉日本这个小岛国,全靠小弟高丽多了几句嘴,才引起了他的注意。忽必烈心想,自己有最雄壮的马匹、最彪悍的勇士,打个小小的日本根本话下。当然,如果能不动武就解决问题,那肯定是再好不过了。
于是,忽必烈先后5次派人出使日本,想不动一兵一卒地将日本拿下。或许是国书写得太霸道,让日本人顿失好感。又或者是高丽在从中作梗,起了反作用。总之,日本并没有接受招揽,反而做起了防备工作。
二、第一次征日失败
日本敬酒不吃吃罚酒的做法,成功引燃了忽必烈的怒火,他立马下令造船征兵,决定给日本人好看。1274年,忽必烈命凤州经略使忻都,以及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带兵一万五千人、大小船只900艘东征日本,誓要拿下这个不知好歹的小国。
一开始,元军打得还不错,仗着人多势众,将日本周边的小岛打得落花流水。之后更是顺利登上博多湾,在此处与日本武士大战了几百回合,让对方吃了不少苦头。
但元军人多的优势,到此也就为止了。不久后的某天,一场台风刮过日本,把元军的战船毁得七零八落。大部分的元军士兵都不会水,突遭如此劫难根本没有逃脱的能力,不少人被淹死或失踪。
这场台风的到来,直接扭转了战局,。日本人见状士气大增,高呼“神风相助”。而元军则士气低落,提不起进攻的劲儿。再加上军备不足、物资匮乏,主帅忻都只能下令撤兵,宣告第一次征日计划失败。
三、第二次征日失败
忽必烈不是个甘愿认输的人,一次失利并没有打消他想要征日的念头。于是,在灭掉南宋后他重振旗鼓,于1281年5月集结14万大军,分两路向东挺进,不信灭不掉一个小小的日本。
然而,结果再一次让他失望了。尽管这次出征的人数更多,也做了更充分的准备,可敌人也不是吃素的。有了前一次的战斗经验,日本人提前做足防备,竟与元军打了个五五开,使元军无法深入腹地。
更令忽必烈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元军倒霉地又遇到了台风,风力比上一次还要猛。元军的战船瞬间被巨浪掀翻、碰碎,大量士兵跌入大海成了水中亡魂。而侥幸上岸的元军也没好下场,被附近的日军举刀剿灭。最终,14万人没活下来几个,第二次征日宣告失败。
四、三大失败原因
忽必烈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征讨日本,为什么打了两次都会失败呢?其实原因很明显,除了那两场诡异的台风外,元军还遭遇了武力优势被限制、民心安抚不到位等问题。说白了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哪样都不占。
其一,天时。这两场台风来的看似诡异,实际上暴露的是元军在气候、海洋状况等方面知识的匮乏问题。忽必烈两次派兵出征的时间,恰巧都在台风多发季,海洋状况十分不稳定。再加上属实有点倒霉,才会遭遇两次台风。
其二,地利。大部分元军都没有海上作战经验,会比之前作战更容易疲累,而且很难应对突发状况,严重影响战斗力。另外,元军的优势在于骑兵冲锋,而日本本土则以山地居多,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优势,只会打得束手束脚。
其三,人和。元军初期取胜时,依旧沿袭了屠城的习惯,大肆打砸抢烧杀戮平民,让日本民众反元情绪高涨。怒极生勇,元军这种行径更加坚定了日本人拼死搏杀的信念,之后才会打得那么艰难。
另外,日本武士虽然在身形上与高大的元军士兵差异很大,但战斗力并不弱。精通武艺且有精良装备的他们,单兵作战能力不容小觑。当元军失去地形的优势后,谁胜谁败还真不好说。
总而言之,忽必烈这两次东征没有成功,说到底还是对海洋了解太少了,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完全在摸索着前进。如此看来,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