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吴越千年,从杭州原点出发,根脉遍布长三角。

前不久,随着吴越文化博物馆在临安建成开馆,零散的吴越文化印记汇聚到了一起,使之成为目前全国范围内展示和解读五代吴越国时期文物和文化最丰富、最全面、最系统的窗口。

作为全国首个吴越国国史专题博物馆,自10月11日对公众开放以来,吴越文化博物馆每天都吸引大批全国各地的观众慕名而来。

正在进行中的“吴越千秋——五代十国时期的东南乐土”开馆大展,共展出350件(套)文物,其中有150件一级文物,大部分是首次亮相。它们系统展示了吴越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以及发展成就,让人充分认识吴越国在五代十国乱世延续中华文明的独特作用,弘扬了钱氏纳土归宋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让人们得以跨越历史,聆听那个时代的回响。

何为

“秘色瓷”?

秘色瓷,一度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在漫长的历史中,蒙上过一层神秘的面纱。

据说有幸见过贡品秘色瓷的徐夤,曾于1000多年前写下了对秘色瓷的惊叹:“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又有晚唐诗人陆龟蒙为后世埋下了关于“秘色瓷”的谜题:“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秘色瓷的美,非同一般,有着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高级。哪怕穿越回唐朝,问一问茶圣陆羽,当时主流的白瓷和秘色瓷相比如何?陆羽也会给秘色瓷一个五星好评,原因有三:“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只是,“如冰似玉、无水似水”的秘色瓷,作为越窑青瓷中的精品,是晚唐五代至北宋专为官方烧制的瓷器,多用于王室使用和纳贡,此后一般人就难得见到了。何为秘色瓷?曾经众说纷纭。直到1987年法门寺地宫的开启,揭开秘色瓷种种谜团,人们才知道:原来世间真有秘色瓷,所谓“明月染春水”“薄冰盛绿云”的高级美,亲眼所见原来是这样的!

一炉火红换秘色,美如湖山艳众生。繁盛于吴越国的秘色瓷对后世的宋代官窑汝窑、耀州窑、龙泉窑乃至高丽青瓷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考古显示,秘色瓷多出于皇家、王室及高等级贵族墓中,其类冰似玉、温润平和的特质,就像这个对杭州影响深远的家族一样,建都杭州的吴越国,在风雨飘摇的乱世中,稳稳操舵,经历三世五王,一路保境安民,大力发展经济,成为“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的桃花源。

吴越文化博物馆有6200平方米的展陈面积,这在国内非遗址类的专题博物馆中规模蔚为可观。杭州市园林文物局一级调研员卓军说:“吴越文化博物馆是国内目前拥有秘色瓷精品数量最多、最全面的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三件“镇馆之宝”

是不可错过的宝藏文物

在吴越文化博物馆二楼拥有独立房间“高规格”待遇的,是一级文物中的最高等级——国宝级文物,也被称为是“镇馆之宝”。

三件国宝级文物都是出自五代吴越国王钱镠之母水丘氏墓。走进展厅,第一感觉就是大气。要知道秘色瓷一般是用瓷质匣钵装盛、在微生烧条件下烧成的,尽管在生产环节存在着追求釉润、色美的取向,但是,龙窑的烧成气氛和温度控制非常复杂,即使在最好的窑位,采用瓷质匣钵刷釉密封的烧成工艺,也未必一定能烧出理想的“秘色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这件秘色瓷褐彩云纹熏炉,通高66厘米,口径40.3厘米,底径41厘米,器型如此之大,匣钵烧制难度就更大了,但还是能看到它胎色灰白,胎质细腻、坚致,器盖釉色青翠、滋润,工艺集镂空与釉下彩绘于一体,精细至美,以荷莲与如意云纹为主题,构思精妙,宏伟的气度和典雅的造型,堪称唐代越窑青瓷工艺的巅峰之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两件秘色瓷褐彩云纹盖罂和秘色瓷褐彩云纹油灯,猜测是钱镠为母亲水丘氏烧制的陪葬器,作为“赤脚背母”的大孝子,将如此难能可贵的精品秘色瓷作为母亲的陪葬器也可以看出钱镠的孝心。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三件宝物器型如此之大,却依旧保存完整呢?一是临安从地理位置上说不属于地震带,没有遭受过很大的战役和自然的破坏,二是因为这个墓葬是属于砖质结构,砖会渗水,再加上原本里面的油灯熄灭了之后,其实是一个无氧环境,文物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就保存得比较好。

于是,千年之后,当这件秘色瓷褐彩云纹油灯重新出土的时候,器内仍装满未燃尽的油脂。

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皮囊壶

为什么会有秘色瓷“同款”

接下来看看以“器型”脱颖而出的秘色瓷。

一楼展厅的秘色瓷花瓣口海棠杯和海棠盘的组合,是首次在公众面前揭开神秘面纱的稀有器型。这套海棠杯、盘组合,釉色湖绿,釉面莹润,釉色随器表凹凸而深浅不一,二者可能配套使用,盘充当杯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件秘色瓷皮囊壶,浅灰胎,通体湖绿色釉,釉面莹润,足端有一周垫烧泥点痕。壶身上扁下圆,呈皮囊状,上有提梁。左右两侧和腹部各有一条凸起线,是仿皮革缝合线。腹部一侧有短直流,另一侧翘起一羽状尾,尾下有一小孔。提梁下端与壶体连接处做成相对的螭首形,两螭首相对的中心部位堆塑荷叶状小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皮囊壶,一听就是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造型,为什么会出现在秘色瓷里?这和吴越国的“通和问远”外交心态有关。吴越国积极发展与辽国的关系,后梁乾化五年(915年)至后晋天福八年(943年)的29年间,双方之间的聘使往来仅《辽史》所载即多达14次。其中,吴越使辽11次,辽使吴越3次。吴越国贡品主要是犀角、珊瑚、宝器、瓷器、火油、香料、丝绸、药材、象牙等,辽国回赠的是皮革、马具、金银器、铜钱、羊马、铁制工具、中西亚转口商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皮囊壶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用皮革缝制的水囊,秘色瓷皮囊壶的生产,是吴越国与辽国存在往来的最佳证明。此外,吴越国还与日本、朝鲜半岛诸国频繁往来,在东亚文化交流上扮演重要角色。

你有没有发现,前面说的水丘氏墓出土的三件“镇馆之宝”和海棠杯、盘,皮囊壶的釉色相比,颜色已经发生了变化?水丘氏墓出土的三件重器,是晚唐秘色彩绘瓷的典范,这个时候的越窑,烧造条件被动决定着瓷器的颜色,多为青中带黄,等到越窑质量大幅提高,工匠对于“秘色之青”驾驭得更娴熟了。

套盒、零食罐、盥洗三件套……

千年前吴越国活色生香

秘色花中盛,揽尽江南春;秘色入碗盘,肴馐宴桂堂。

遥想当年,吴越王钱镠衣锦还乡,分赏五百功臣,一次次宴饮、一席席宾客,壶中酒,盘中餐,千峰翠色的秘色瓷中是王族生活的讲究,是满堂花醉的欣喜。一席风雅,满目翠色。

在大量的秘色瓷展品中,结合实际稍作猜测,便可一窥吴越国的生活。在二楼展厅展出有康陵出土的石供桌,康陵为吴越国二世国王钱元瓘夫人马氏之陵寝。石供桌上会摆些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到三楼的展厅就可以看到大量的秘色瓷套盒,套盒可单件使用,也可套叠组合,也称套盘。其中康陵出土的这组套盒,就摆放在石供桌上的,它们普遍器型规整,釉面和釉色皆佳,套盒中一般会存放水果和糕点等食物,从瓷器边缘留下的一些黄 黄绿绿的痕迹,甚至可以想象是不是当时作为贡品的葡萄留下的汁水痕迹。

有一些秘色瓷,几乎就是王室贵族们的“零食罐”,比如水丘氏墓出土的秘色瓷双系罐,里面主要存放一些花生莲子,旁边还摆着四颗一起出土的莲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来看看儿子钱镠爱吃的零食,在秘色瓷瓜棱腹双系盖罐中发现了许多大小不一的果核,据推断应该是当时钱王爱吃的水果,像是杏仁核桃之类的,同行的人忍不住发出猜想:临安产山核桃,钱王也会爱吃吗?

放大看宋画《春游晚归图》,一小童手里提着一袋东西,是什么?答案是秘色瓷盥洗三件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盆、唾盂、钵盂一组三件为盥洗用器,盆洁面净手,钵盂漱口,唾盂承接漱口水,组合使用。宋画中所见外出便携者,如《春游晚归图》仆从手提编笼中,《骷髅幻戏图》骷髅随身担子一端提匣提梁上拴的提笼中,皆清楚透见侧置的一面盆和叠放的唾盂、钵盂一副,可以想象王室贵族们在外出秋游的时候,还会携带着这些秘色瓷方便随时随地洗手漱口。

后人评价钱镠的文治武功,总是将“钱王射潮”和“陌上花开”的故事放在一起,如今在杭州滨江公园还有着“钱王射潮”的青铜雕塑,每每经过,似乎还能听见淬过火的钢铁箭镞射向潮头发出的呼啸声。而他给夫人的信中写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虽然只有9个字,却被后世文人再三渲染,成了侠骨柔情的一笔,也是吴越文化中温柔亮丽的文化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也可以在展厅里找找这件秘色瓷风字形砚。砚台瓷质浅灰胎,除砚堂外,其余部分皆施湖绿色釉。整体呈簸箕状,前窄后阔,砚面呈“风”字形,砚首低凹自然形成墨池,砚台中部至尾部设方形砚堂,砚尾有两梯形足。这种器型鲜见,在当时珍贵无比,或许钱王曾亲自用其磨墨,写下流传千古的动人情话。

风物竞秀

吴越千秋

钱镠的“镠”,意为纯美的黄金。

虽以贩盐起家,但胆略过人的钱镠还是一路金戈铁马、摧城拔寨站上了历史的C位,他所开创的吴越国也是金银灿然,满目繁华。

吴越国承袭了唐代的金、银、铜、玉等器类制作工艺,生产了大量精美的器物,被用于纳贡、贸易、供奉和生活等;通过发达的贸易,吴越国与周边地区交流、交往,留下了一批具有文化交融特征的独特器物;吴越国社会稳定,生产发达,商贸繁荣,带来文化、艺术、科学等领域的全面快速发展;吴越国崇佛重道,遗存遍布,最终选择纳土归宋,没有刀光剑影和生灵涂炭,也正是体恤民生的慈悲之心。

金银物华里,看尽古时风。此次吴越文化博物馆的展陈文物种类丰富,包括瓷器、金银器、玉器、漆器、水晶、玻璃、丝织品及石构件,这些文物遗存,也成为吴越国文化、科技等方面成就的强有力证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秋万岁 富贵团圆”白玉挂饰

周边刻缠枝牡丹和松针。中心一面阴刻“千秋万岁”,“万”作今用简体,另一面刻“富贵团圆”,均为楷书,“富”字宝盖头上少一点,宝盖头下少一横,“圆”字的“口”部写成三角形,“团”字框内“専”下部写作“女”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莲瓣纹石质长明灯

此灯分灯盏和灯座两部分,均用红砂岩制成。灯盏为深腹钵形,外壁刻重瓣交叉仰莲8层。灯座为实心须弥座,由三部分组成。上部为圆形托台,托台外缘刻有覆莲一周,台面外缘高出台面1厘米,灯台正好嵌入其中。中部束腰八棱柱,各绘红色圆形牡丹一组。下部又可分为四层,上层为宽扁覆莲纹,其下三层为八菱形柱体,自上而下逐步加宽。器物体外在刻纹部位有红色和白色彩绘,重点勾勒莲瓣的边框线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窑青瓷龙纹罂

这件越窑青瓷瓷器,器形较大,器身盘旋着四爪盘龙一条,脚踩三朵如意祥云。秘色瓷是越窑青瓷中的精品,仔细看罂盖部分是用匣钵烧制,釉色均匀,青中略泛灰,由于器身太大所以采用了裸烧,器身釉色不匀,大部青中泛黄,局部青中泛灰,所以达不到秘色瓷的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錾刻开光舞蹈纹鎏金银盖罐

盖与罐之间铆焊铰链、搭襻相连。整器平面略方,四角弧转。罐身四条自上而下的凸棱,花纹部分鎏金,是典型的“金花银器”。器盖錾刻双凤衔枝纹,器身四面中间开光分别錾刻龙、狮、伎乐等纹饰,造型端庄优美,工艺精致细腻,纹饰繁而不乱,充分体现了晚唐高超的金银器制作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碗

现场展出的金器一组,包括金碗、金匙、金盒、花口金碟、金箸一对,器形质朴厚重,其中单一只金碗就重201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刻花玻璃盘

透明玻璃质地,表面可见蛤蜊光。腹部到底部刻划3组图案:2周椭圆形、3周弦纹。底部刻划双十字。此件器形纹样皆有域外之风,与法门寺出土一批琉璃器相映照,可能从法门寺周转而来,亦可能直接来自西方,体现了吴越国与其他地区的关系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瓷“新官”款银扣云龙纹把杯、盏托

由杯和托组成一套,器身一侧置如意形压手和圆环形把手,把手一面浮雕龙形,一面浮雕凤纹,寓意龙凤呈祥;口沿、座沿、足沿分别扣鎏金银边;杯、托外底分别阴刻行书“新官”款。吴越国出土白瓷,代表了晚唐白瓷生产杰出工艺成就。匠人们采用金银扣工艺,对白瓷进行二次加工,是吴越国高超的金属加工工艺的体现。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孙蒨

摄影记者 陈中秋

编辑 成嘉怡

审核 毛迪 林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