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临沂市郯城县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路径,锚定对接长三角“先行区”定位,以四化融合为统领,以片区建设为重点,统筹兼顾,多点发力,推进传统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升级跨越。

今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64亿元、增长4.5%;第一产业增加值41.91亿元、增长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59元、增长8.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设鲁南粮仓 发展特色产业

白羽鸡单场年孵化能力全球第一

郯城县耕地面积85.74万亩,常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41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4.4亿斤以上。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8%,小麦机收损失率低于0.75%,居全省前列。

同时,郯城县强化科研育种工作,2个水稻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1个大豆新品种通过山东省审定,累计研发国审、省审新品种34个,入选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全国小麦育种能力提升项目。全县三大主粮作物统一供种率达85%以上。今年,夏粮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继续保持总产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围绕粮食、生猪、肉鸡等特色产业,郯城县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共建成省级、市级农业现代产业园(示范区)19个,高标准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22处,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6个;拥有规上面粉加工企业5家,其中五得利二期于7月17日顺利投产,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面粉生产企业。

同时,郯城县打造生猪全产业链,郯润冷链物流项目已纳入全市生猪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并通过省级评估,可争取资金2000万元;不断完善白羽肉鸡产业链,其中树芽禽业建有国内最大白羽鸡单体孵化车间,年孵化能力3.5亿羽,单场年孵化能力全球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施百千工程 深化循环农业

74个行政村集体收入超过20万元

在“百千工程”片区,郯城县统筹交通、公路、水利、住建、生态环境等各类涉农资金2亿余元,加快4个乡镇、99个村“百千工程”建设,强化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配套,突出地域特色、产业赋能,打造独具特色、群众需要的片区。同时,在全县范围内,穿透式抓人居环境整治,在乡村振兴指挥部统一调度下,与综合行政执法局密切协作,制定“10+2+4”检查路线,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推动乡镇和县直帮包部门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全县已建成和在建的市级以上和美乡村102个,其中,贾湾示范区入选首批齐鲁样板示范区名单。

同时,郯城县动态调整村党组织书记68名,全县头雁队伍平均年龄降至49.5岁、全市排名靠前;创建武汉、上海、深圳3处归雁人才返乡创业服务站;确定市级鸿雁人才培育对象48名,培育县级鸿雁人才350名。特别在雁阵上,郯城县突出抓好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增合作社64家、家庭农场150家,建设“双社联合”村26个,农民合作社办公司5家。探索推进创富共同体,形成村集体增收“五型十法”工作路径。截至9月,全县294个自然村集体收入超过5万元,74个行政村集体收入超过20万元。

此外,郯城县制定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的实施意见,坚持用产业化思维发展循环农业,新增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1.15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0.24%、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100%。谋划“5+10+10”发展思路,即创建5处循环农业示范园区、推广10种循环农业技术模式、打造10处“小而美”绿色种养循环示范基地。其中,港上镇稻蛙共育示范样板,示范带动稻蛙共育户20余户,种养面积达到1000余亩,年增收800万元;归昌乡姜湖贡米稻虾共育项目被列为临沂市循环农业主推模式,在全市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