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问题,不论是人用还是兽用,都总能挑动民众敏感的神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的一则媒体报道,已经关注到了兽用抗生素进入人体问题。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一项研究显示:兽用抗生素与儿童超重或肥胖存在关联。且这项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

仅限于在动物(主要是农场养殖动物,畜禽水产等)身上的抗生素,又是怎样一步步进入人类体内的?主要有两种途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部分人可能第一就想到了“吃”,也就是食物链的方式。

人对畜禽水产用药,保障存活率,确保高产,然后这些动物通过产出肉蛋奶等,供人食用,产品中的药用残留,也会随之进入人体。

另外还有一种进入人体的方式,则是通过生态链。已有研究表明,兽用抗生素被动物摄入后,40%~90%会以原形态随尿液、粪便等排泄物排出体外,大多数畜禽类粪便中有大量残留的抗生素,畜禽粪便最容易污染水体,包括天然水体、地下水等。

土壤也可能成为兽用抗生素传递的中间介质。这些粪便被加工成有机肥料,甚至有的粪便不经加工直接施于农田,使残留的抗生素进入土壤环境中。土壤中的抗生素可通过植物根部而吸收,再迁移到植物的茎叶及果实中,也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抗生素类药物属于持久性污染物,它们在环境中累计,会增强细菌等的耐药性,并形成“超级细菌”,对人类和动植物健康来说,都将是严峻挑战。

我国是抗生素的使用大国,也是生产大国和污染大国。养殖过程中出现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滥用、畜禽产品中残留超标,以及传统的畜禽产品中药物残留检测方法检测周期长、成本高,问题产品难以及时截留、阻断等问题,也都是生态安全和食品安全领域需要持续关注并解决的问题。

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

欢迎转发(请注明来源)。

文|Tammy

审核 |Cherry

排版 |C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