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也好,传言也罢,有时候连起来看才有意思。
本周,保时捷旗下绝对的销量担当 Macan ( 参数 丨 图片 ),被爆在华终端指导价跌破40万元大关。消息一出,迅速冲上了热搜。
但很快,便迎来了官方的辟谣。奈何,翻看数据,今年1-9月保时捷位于中国市场的交付量仅为4.33万辆,同比下滑幅度接近30%。
颓势,明晃晃的摆在那里。
由此转换视角,同样就在本周,大众工会主席Daniela Cavallo在德国沃尔夫斯堡演讲时表示,“我们计划关闭至少三家本土,裁员数万名,并且缩减欧洲剩余工厂的规模。”与此同时,她还补充道:“我们将对于全体员工降薪10%。”
进一步了解后得知,大众在德国拥有30万名员工,未来将有两轮的薪资“冻结”,因此2025年和2026年不会上调薪资。铁腕的动作背后,一方面的确体现出这家汽车巨头断臂求存的决心;另一方面,也在变相佐证其目前的窘境。
至于最大的症结在哪?答案已经十分清晰。如果说长久以来,中国车市都是大众颇为倚重的板块,那么眼下这头“利润奶牛”无疑出现了大麻烦。
而之所以花费较大篇幅,阐述以上两部分内容的根本原因,是想要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亦如保时捷、大众般的强势合资品牌,碍于竞争的愈发激烈,以及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的水土不服,在华遭遇重重围攻后都可谓困难不断,更不要说剩下诸多本就抗风险能力较弱的选手。”
失速与挣扎,渐渐成为了众生相。
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接下来将聚焦一组往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成绩单,作为另一维度的论据——进口车板块。
具体来看,按照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的统计,9月新车进口量为5.5万辆,同比下滑20%,环比下滑27%,是近期少见的大幅度暴跌,尤其考虑到“金九”的缘故。
而今年1-9月,国内新车进口累计量为53万辆,同比微跌4%,持续3年呈负增长。
国家层面,9月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德国、日本、美国,进口量分别为2.17万辆、1.10万辆、0.96万辆,后两者分别下滑52%、27%。
相比之下,前者实现了17%的上涨。而斯洛伐克、英国、瑞典、墨西哥、匈牙利、奥地利、泰国,则分别排在榜单的第四位至第十位。
而今年1-9月,日本以15.81万辆的进口量占据第一位,并实现13%的同比增长。德国以15.05万辆的进口量位于次席,但跌幅却有16%。
美国则以8.67万辆的进口量屈居第三,跌幅为5%。而斯洛伐克、英国、瑞典、奥地利、匈牙利、墨西哥、韩国,则分别排在榜单的第四位至第十位。
当然,众所周知,对于在华新车进口量贡献最大的,肯定主要集中在豪华车与超豪华车。
如果按照品牌划分,9月排名前三位的是雷克萨斯、奔驰、宝马,分别为1.52万辆、1.19万辆、0.51万辆,同比跌幅10%、70%、24%。
而保时捷、路虎、奥迪、沃尔沃、MINI、捷豹、英菲尼迪则位于第四位至第十位。
今年1-9月,雷克萨斯继续没有悬念的拿下了进口车销冠,成绩为13.29万辆,并且令人意外的是还出现了9%的增长。
宝马、奔驰位于第二位、第三位,成绩为10.97万辆、10.00万辆,同比跌幅达到21%、28%。
位于第四位、第五位的保时捷、奥迪,同样以4.04万辆、3.98万辆的成绩,出现了33%、13%的同比跌幅。而路虎、沃尔沃、MINI、捷豹、英菲尼迪则位于榜单的后五位。
反观超豪华车,虽然整体基数不大,但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雪崩”。9月,总体进口量仅为471辆,同比跌幅达到47%。
具体品牌层面,宾利排名第一位,售出229辆,同比下滑7%。
法拉利、兰博基尼分列第二位、第三位,售出77辆、49辆,同比下滑21%、20%。而劳斯莱斯、玛莎拉蒂、阿斯顿马丁、迈凯伦,9月售出45辆、38辆、26辆、7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9月超豪华车累计进口量为4,762辆,同比下滑幅度更是达到了60%。作为参考,2023年甚至出现了9%的同比增长。而该细分市场的现状,直接反映出了高端消费群体的不断萎缩,“大家都没钱了,或者有钱也不花了。”
至于整个进口车在华的处境,完全能够用今天文章标题的后半段形容。
“崩了”的背后,除了与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息息相关,更大的原因还是由于越来越多的潜在客户开始转移阵地,把目光聚焦在了国产新贵身上,过去那种疯狂崇拜的情愫慢慢消失。
就举一个简简单单的小例子, 问界M9 售价46.98万元起,在华为耀眼光环的衬托下,自今年4月国内零售销量分别达到了夸张的15,139辆、16,462辆、17,151辆、16,955辆、15,207辆。
不禁试问,究竟动了谁的蛋糕?
可以肯定的是,以雷克萨斯、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为首的豪华品牌们,纷纷正在立正挨打,进口车业务尤其受到了愈发严重的冲击。况且,要知道,问界还只是野心勃勃进攻梯队中的一员。
接下来,形势只会更加严峻,“崩了”或将成为常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