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野战军粟裕向毛主席建议:
“解放上海以后,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解放沿海岛屿和台湾,进军福建是肃清残敌的问题。
必要时可考虑暂不攻击较易攻取之舟山,而先攻最难打之台湾,台湾既下,统一中国的最后一道难题必将势如破竹迎刃而解。”
毛泽东采纳了粟裕的建议。
1949年5月23日,毛主席及中央军委电示三野:
“提早入闽,争取于6、7两月内占领福州、泉州、漳州及其他要点,并准备相机夺取厦门。”
厦门,是攻取金门的最后跳板。
1949年10月24日解放军进攻金岛,经过3天血战,登岛部队三个团共9086人(内有船工、民夫等350人)大部分壮烈牺牲,余部被俘。
登岛解放军血染金门岛,我军损失惨重,这是既长征中众多战役中损失最大的一场战役,直接就是全军覆没。
总指挥粟裕到底去了哪里?
粟裕对金门的登陆战一直在着手规划,强调“三不打”没有一次运载六个团的船只不打;敌增援不打;要求山东沿海挑选六千名久经考验的船工支援十兵团,船工不到不打。
当时对金门战役准备尚未充分,这个时候,一个电话,可以说,改变了整个金门战局。电话是从北京打来的,内容是:9月21日起,将在北京召开全国政治协商会议,谋划建国大策。拟以三野代司令员粟裕为三野首席代表,带领三野代表团赴北京开会,10月1日,粟裕在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
这是极其重要的电话,不能不去,临行前粟裕也是多次强调“三不打”,内心十分不安。
叶飞是粟裕的爱将,在三野诸将中,无论哪一方面都堪称楷模,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忠勇良将。
特别是入闽作战以来,一路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由他主持大局,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是叶飞轻敌了。如果说,粟裕去北京开会,本身就是有点轻视金门的意思,而叶飞更强化了这种感觉。
轻敌、急功近利、设想成空、血染金门
叶飞认为金门战役必胜,金门就是到手了的肉,手到擒来。
- 叶飞和肖锋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主攻船只,运输了庆功用品,大量的钞票以及生猪,用于战胜后庆功,还还载着办公桌椅,以便“新政权使用”。
- 一直等不到一次性航渡6个团部队的船只,三不打被架空
金门战役一再推迟,受到了开国的影响,士兵更是被喜悦冲昏了头脑,且士气大增,第28军进行了深入动员,部队指战员抓紧了战前训练。
由于敌军空军的飞机在白天不断袭扰,船只又不足,部队只好利用夜间在海边轮流上船演练。天明后就只有在陆地上进行“画船”演习。攻打金门必须要有500多艘船只。
在上级催促下,第28军前指作出了如下预想:第一梯队登陆3个团,纵使有部分损失,船只返回时第二梯队、第三梯队还可以再航渡3个团,这样总共可有6个团大约13000人登陆。
- 敌军得到增援
叶飞和肖锋误以为金门岛只有些残兵败将,没想到,在厦门之战结束后,金门岛就等到了胡琏兵团18军的增援,岛上军队兵力已达到了3万人。
- 登岛战士进退两难
我军上岛之后,敌军有意识地专门打我渡船,使得渡船回头接后续部队的设想化作泡影。上岛将士进进不去,退退不了,成了孤军。岸上援军,捶胸顿足,无可奈何。敌胡琏部上岛后,对我军进行分割围歼,致使我军全军覆没。
金门之战的失利,引起了全军、全国的震动,这次失败在我军战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三天三夜,无一人一船返回。当兵团最后撤销进攻命令后,在大陆的我军几万将士冲到海滩上,放声大哭,声震海天。用各种兵器向天空射击,把天打出个窟窿。
粟裕10月21日离开北京,23日返回南京。这个时候仗已经打完了。
战后分析
- 金门船工懦弱退缩
我军在民情陌生地区用兵,我们面临两个敌人。上了船的船工也怕死得要命,接近金门海滩时,枪炮如雷,他们都吓得龟缩船底舱不敢出。许多船都是由不谙水性的解放军驾驶,致使有失。我军上岛之后,金门老百姓毫不支持我军,反与我为敌。
- 敌军断后路
在本来船只就少的情况下,被敌军专打渡船,断了回头接后续部队的设想,敌军火力强势,登岛战士只能活生生等死。
- 陌生战区且不擅长海战
即使我军在陆地上十分善战,但到了海上,非常地被动,没有战斗经验的吸取,还一再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 不落实三不打
这场战役的失败,不能怪罪到粟裕的头上,粟裕临行前已经多次强调三不打,叶飞和肖锋头脑不清醒,误判敌军作战计划,敌军已分析透我军渡海能力和渡海部队,着重打击渡船为主要打击目标。选择在我军在渡海过程中给予毁灭性打击。
有人说,如果金门战役粟裕在就不会打败仗,打赢了粟裕也许就不只是个大将。
还有人说,如果金门打赢了,粟裕就不会蒙冤后半生!然而历史不容假设,现实就是打败仗了,吸取教训,理解,分析问题,才能走出更好的一步。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