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被人当枪使

1390年,也就是解缙入仕的第三年,韩国公李善长因为十年前的胡惟庸案受到牵连,被定了“大逆不道”之罪,一家七十余口被诛。

李善长很早就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参议军事,朱元璋曾经十分信任他,即位后先后封他为太子少师、上柱国、左丞相、韩国公等,赐免死铁券,还把长女临安公主嫁给李善长的儿子李祺。

李善长和朱元璋成了亲家,开国元勋加皇亲国戚,李家堪称满门荣耀,显赫一时。

正因为李善长身份显赫,所以李家一案轰动朝廷内外,十分引人关注。但是,当时很多大臣人人自危,并不敢为李善长出头,偏偏虞部郎中王国用敢为此事打抱不平。

王国用虽然想为李善长鸣冤,但是他自觉文才不够,怕写不好奏疏,于是请求大才子解缙帮忙起草。

年轻的解缙大概是工作很清闲,为人又热心,所以有求必应,他欣然提笔,一挥而就,写成了一篇有理有据的鸣冤奏疏。

解缙书法,图源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缙书法,图源网络

解缙出手,定非凡品。在这封奏疏中,解缙历数李善长的功绩,分析以他的身份和地位绝对没有反的理由,痛陈朝廷杀错了人,提醒朱元璋应该以此为戒。

解缙的文章真的写得很好,好就好在他永远能找到最占理的角度,然后资料翔实,分析准确,攻击有力,往往有着不可辩驳的力量。

可是,解缙只顾写得痛快,却忘了这次攻击的对象是大明朝廷和朱元璋。

朱元璋读了这封奏疏有什么反应?虽然当时他并没有降罪王国用和解缙,但是内心深处,真的会毫无芥蒂吗?

解缙拥有出众的才能,可是却明显缺乏对朝堂形势的判断。他就像一把很锋利的刀,无论在谁手里都是难以抵挡的利器。哪怕是朱元璋,面对这样锋利的刺上来的刀刃,也不知如何抵挡,只能内心戒惧。

想当初,朱元璋之所以那样欣赏和器重解缙,自然是希望能将这把利刃掌握在自己手里,为他所用。可是看解缙的势头,分明是可以为任何人所用,甚至不会顾忌直接刺向朱元璋本人。

这样的利器留在身边,又有谁不会警惕戒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