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自己的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在亲人的哭声中离开这个世界。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去面对的问题。能活过36500个日夜的人少之又少。多数人都是几十年的春秋经历。人们对于死亡是敬畏的,又不得不承认死亡的事实。人终有一天会化作一捧黄土,回归到大自然母亲的怀抱。
中国的丧葬文化由来已久,其中的讲究甚多。自原始社会就有土葬的习俗,再到后来的“墓而不坟”,再演化成坟和墓的形式。随后就有坟墓前立碑的传统。每一种演化都有其现实意义,绝非空穴来风。比如只有墓而无坟的年代。先人被安葬完毕,或许几年甚至十几年后人都能清楚的记得墓的具体位置。时间再久远点儿,后人或许就只能记得墓的大概位置,具体位置就模糊不清了。这对于崇尚孝道文化的古人来说,这明显的是对祖先的大不敬。于是,后来就在墓地的位置做好标记。这样便于寻找墓的位置。坟就逐渐应运而生了。坟头的优点就是便于寻找。
坟墓的形式被传承下来之后。一个家族的人都会被埋在同一块墓地。在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的古代,一般一个家庭有七八个小孩的比比皆是。后人在祭拜祖先时,有时难免会记不清坟墓的主人到底是谁。因为,在古代祭祀环节中,有一条规矩就是,祭拜墓主人的名字要写清楚。比如在现代北方农村依然存在过春节的时候,家家要祭祖,春节时要把祖先请到家中,以祭祀“包袱”的形式供奉在家中,等到正月初三的时候拿着这些“包袱”去祖坟给祖先上坟。这时候就要分清楚坟头的墓主人是谁,“包袱”绝对不能烧错。否则会闹大大的笑话。老人告诉后人:如果烧错“包袱”,祖先就会生气的,不再庇佑后人了。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记清楚坟头的墓主人。这个时候墓碑的作用就突显出来,墓碑上的碑文都明明白白的记载着墓主人是谁。就绝对不会闹出烧错“包袱”的情况。
立墓碑也是有讲究的。有规矩的农村老人就会告诉后人:新坟三年之内不能立碑。这其中有什么讲究和禁忌?
在农村一般还在延续着古老的传统丧葬习俗——土葬的方式。农村土葬中的讲究很多,一般农村人要懂这些习俗,不能弄错,否则会被邻里笑掉大牙。丧葬中的禁忌之一就是“新坟三年之内不能立碑”。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呢?
一,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丧葬文化就有老人去世“守孝三年”的说法。在这守孝期间,坟墓是不能挖坑动土的。否则就会破坏坟墓的风水,也是对先人的大不敬。为什么要守孝三年呢?
古代的迷信思想还是比较严重的,古人就认为:人有三魂七魄。人死以后,三魂七魄是不会立刻消散,每七天就消散一魄,故此就有了,头七,二七,三七,……五七等等说法。而三魂的消散时间就更长,需要一年的时间消散一魂。所以就有了“守孝三年”的说法。在守孝三年期间,是不能动土立碑的。这时会惊扰到祖先。当然这只是古人封建思想的说法,现代人对于这种观念,明显的淡化了。
二,立碑要端端正正的立在坟墓前,不能出现歪斜的情况。
新坟在修建完成初期,土壤松散,土壤不实,遇到夏季降水频繁的季节,坟墓难免就会出现塌陷或者开裂的情况。如果在新坟三年之内立碑的话,如若出现坟墓塌陷的情况,就有可能导致墓碑出现歪斜的情况。这就是非常不吉利的。显示了后人对祖先没有一个良好的尊敬的态度。尤其在古代,孝道文化更深入人心。如果后人连先辈的祖坟都打理不好,又怎么能期望祖先恩泽后人?
“新坟三年不能立碑”只是丧葬文化中立碑的一个小环节。关于立碑的讲究还有很多。就比如:
一,立碑的时间。
立碑也不是说新坟三年之后随便哪天都可以。也是有严格的禁忌的。一般来说,只有清明节时才是立碑的首选,因为清明节是祭祀的大日子,关于祭祀方面的事情皆宜。而且,一年当中,只有在清明节祭祀时才可以动土。立碑时必然要动土的。所以,一般在清明节这一段时间来立碑。
二,墓碑的方位。
墓碑可不是随便放置的,是有方位的。古人都信奉风水学说。墓碑朝向不同,对阴宅的风水学有着不小的影响。一般来说,墓碑有立在棺前的,也有立在棺后的。棺前寓意子孙兴旺。棺后寓意财源广进。而且墓碑要和棺材的中轴线在同一个方向。不可出现偏差。
三,立碑时取土。
立碑时,取土不能取棺前和棺后的土。要取棺两侧的土。否则就是对先人的大不敬。而且土壤要干净,不可以乱七八糟的,什么东西都有。
关于立碑的讲究还有很多,这里只简单的介绍这几点。新坟三年之内不能立碑,是古人传统丧葬文化。是和守孝三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我们提倡新事新办。面对经济的快节奏,我们也不能只为了守孝而不要家庭生活。家庭生活需要钱来支撑。一直守孝,家庭开销怎么办?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