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逐步完善,使美军航母战斗群丧失了威慑力。这种情况下,美智库对中国的反介入战法进行了分析,意识到打航母可能只是小意思。

美智库:中国反介入作战将从两个方面实施

“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通俗来讲,就是中国在自己家门口的海域对外部军事力量设定了一个“禁止区”,让对方无法在我国周边耀武扬威,威胁我们的国家安全。

在美国智库看来,解放军主要从两方面实现该目的:首先,进行先发制人地打击,用雷霆手段袭击对手的关键节点;其次,不断消耗敌人的战斗力和意志,让对手逐渐失去斗志。

(美军航母进入南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航母进入南海)

提到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为了应对美军的航母战斗群,绝大部分时候,航母上那些舰载机能够占到美军在战场上80%的空中力量。一旦航母战斗群遭受打击,美军的战力将被大幅削弱。随着中国军事技术的进步,美军不得不认真考虑自己的航母可能面临的巨大威胁。

目前,解放军已经构建了远、中、近三层反舰火力网,还拥有了让美军头疼的“航母杀手”,比如DF-21D、DF-26弹道导弹,能够在美军航母火力圈之外发动饱和攻击,对其造成重创。

此外,解放军现役的轰-6轰炸机可以携带高超音速反舰弹道导弹,对海上目标进行精准打击。解放军核潜艇可以在几百公里外发射鹰击-18反舰导弹,从水下对美航母发动隐蔽打击。在解放军的多种打击手段下,即便是美军航母战斗群也得退避三舍。

(核潜艇能从水下突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核潜艇能从水下突袭)

事实上,打航母只是开胃菜,接下来才是“重头戏”。对于美军而言,C4ISR系统是在信息化战争中赢得胜利的关键一环。这套系统负责指挥、控制、通信、监视和侦察等,说白了就是作战时的大脑。一旦它被破坏,结果不堪设想。因此,美智库认为,一旦冲突爆发,解放军将重点对该系统进行攻击,并宣称中国早在2007年就做过反卫星实验,现在已经具备了反卫星能力,能够对C4ISR系统中的网络和太空卫星进行打击。

美智库认为这些都是打击关键节点策略的一部分,为了持续削弱美军的战力,解放军还将对美军的后勤补给体系、海上补给航线进行打击,动摇美军作战的信心。按照美智库的说法,打航母只是解放军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中的一小部分,后面的才是关键环节。

破解反介入战法,美军有了新办法?

美智库假想了解放军可能采取的手段后,还提出了美军需要改进的措施。比如,加强基地防护,增加备用飞机部署场地等。此外,美智库还表示,美军要从长远着手,加强从导弹防御到反潜作战,再到反制反卫星武器的投入,提高探测、识别和打击目标的能力,从而应对潜在的威胁。

(美智库称应加强空军基地防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智库称应加强空军基地防护)

或许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护航母编队的安全,美军提出了一种名为“分布式海上作战”的战略,试图用“分而治之”的策略来抵挡解放军的反介入威胁。即将各个作战平台分散于广阔的海域,利用网络中心联系起来,这在理论上可以降低被一锅端的风险。

然而,这套策略存在明显的弱点,比如,它对数据链的依赖性极高,后勤保障也面临挑战。实际上,随着科技的发展,美军再怎么分散,恐怕也难逃被精准打击的命运。

如今,海上竞争不仅仅比拼谁的装备多,更多的是态势感知能力和导弹性能、数量的较量。长久下来,更是关系到双方导弹储备和产能的比拼。美国想靠分布式部署来占上风没那么容易,因为中国在高超音速导弹等领域已取得了不小的突破,拥有显著优势。

(解放军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不断完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军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不断完善)

这种海上角力正成为国际军事格局的一部分,不可忽视的是技术与战术的迅速演变。在全球安全形势不断变化的框架下,军事创新和战略调整不是选择,而是必须。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性大国,如何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优势,将是未来一个长期的重要议题。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中,科技、战略头脑与外交智慧将决定我们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