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1948年10月生,湖北省仙桃人,全国劳模,原张沟镇先锋村党支部书记。在任期间,他千方百计为先锋村人走出了一条既有特色又见实效的富民强村之路,让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后进村成为如今“中国养鳝第一村”“全省网箱养鳝效益第一村”“全市全面小康建设第一村”。2009年被授予“荆楚楷模——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2022年其工作室被命名为“湖北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从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找出路到开创全国网箱养鳝先河,再到成就仙桃“中国黄鳝之都”美誉,陈江启的“产业梦”持续了26年。

先锋村鳝鱼特色养殖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开创了无土网箱养鳝模式,更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名副其实的“先锋”。从养殖野生苗到全人工工厂化繁育,从建市场、畅物流、卖全国到执黄鳝市场价格“牛耳”,从单一卖活鲜到深加工……陈江启把个人梦想融入时代大潮,艰苦创业、守正创新,千方百计为先锋村人走出了一条既有特色又见实效的富民强村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江启。

心无旁骛干实事

陈江启18岁参加工作,同年入党,先后担任过生产队小队长、民兵连长、采购站棉管员、治安村长、村党支部副书记等职务,1996年8月至2014年任先锋村党支部书记。

1998年,他经过多方探究,发现养殖黄鳝市场前景广阔,也适应先锋村的地理环境与村情村况,于是率先尝试,第一个在自己的责任田养了10口网箱,并号召村两委和党员干部带头养鳝,共开挖网箱养鳝500口。大家最开始用的是“稻田埋网养鳝法”,由于当年遇上了抗洪抢险,再加上技术不过关,三分之一的农户亏了本,只有少数农户挣了钱,这给刚刚起步的项目当头泼了一盆冷水,种惯了传统农作物的农民也有了怨言。

陈江启心急如焚,在冷静下来后,开始分析失败的原因。他觉得不是项目没选准,而是技术与管理上存在失误。

1999年春节刚过,不甘失败的他独自跑到洪湖,仔细学习了两天。在走访农户时他获悉,秦口村大部分农户都在搞养殖,而且养鳝长达6年,已形成规模。陈江启十分激动:“人家能坚持这么多年,说明养鳝有搞头!”

陈江启在洪湖找到致富突破点后,立马回村召开了村组干部会议,并组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去参观考察,继续探索养鳝的致富路子。正当干部群众犹豫不决时,6组来了位名叫张四安的艺人。他是来参加“谢土地神、唱皮影戏”活动的,恰好还是位养鳝能手。陈江启主动找上张师傅取经,聘请其为技术顾问,并请他用皮影戏的方式到各组宣传养鳝。通过张四安的现身说法,村民们增强了发展信心。1999年,全村网箱养鳝扩大到1000口,经过技术改进、实践创造,效益明显增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江启。

脚踏实地勤耕耘

2000年,在陈江启的带领下,7组村民陈江云大胆创新,利用废旧池塘试着搞了几口“网箱吊养”,发现鳝鱼产量明显提高。陈江启抓住契机,筹借资金2万元,雇用3台推土机,动员村民们开挖小型鱼塘,进行模式改革。全村网箱迅速发展到3000口,并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村民们从中尝到了甜头,“网箱吊养”便很快被推广开来,成了先锋村一景。2001年全村网箱达到了5000口,2002年达到1万口,同时辐射扩大到了全镇的45个村。

短短数年,黄鳝养殖成为了先锋村的主导产业。养鳝关键在苗种,可苗种从外地运来,应激反应强,开口率低,成活率很不稳定。每年6月集中投苗时,如遇天气忽冷忽热,鳝苗死亡率也很高。2009年,陈江启带领养殖户们探索出“两年段养鳝”模式,即当年进苗、来年秋季出售,有效避开了当年苗种短缺和成鱼出售高峰期。为降低成本,他带领儿子陈振华又摸索出温室流水囤苗技术。

为了解决苗种短缺这一“卡脖子”问题,2017年,陈振华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与长江水产研究所李忠博士联合成立了忠善黄鳝苗种繁育专业合作社,开始探索人工繁育技术。2019年6月,黄鳝全人工规模化繁育成功,并通过了中科院专家组的验收,鳝苗被推向市场。

如今,先锋村网箱发展到6万口,年产值达1200多万元,成为全国养鳝第一村,被省农业农村厅列为湖北省水产板块仙桃核心区。每年从潜江、天门、洪湖、监利等周边县市乃至四川、安徽、河南来参观取经的达上万人,陈江启认真接待、热情指导、毫不保留地传授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江启。

敢拼敢想谋发展

为抢占市场,延伸产业链,2001年,陈江启将村委会院子改造成鳝鱼交易市场。2003年,先锋村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投资38万元扩建第二个黄鳝交易市场。先锋村名气越来越大,前来购鳝的客商络绎不绝。

2006年,先锋村引进民企湖北金士达公司总投资480万元的黄鳝交易市场,辐射周边乃至江汉平原几十个乡镇,成为全国最大的原产地黄鳝交易市场。据悉,该市场集鱼饲料、鱼苗、渔网渔具、成鱼销售、物流配送等于一体,是标准的产业运转枢纽,带动了相关产业长足发展。该市场还吸引了全国几十个品牌的袋装颗粒鱼饲料销售商入驻,年销售量达3000吨。据统计,市场日交易量达10万斤,日销售额200多万元,年销量达1500多万斤,产值2.7亿元,成鱼主销上海、杭州、广州直至东南亚,形成了响亮的“沔州”品牌,为鳝鱼深加工奠定了良好基础。

先锋村在陈江启的带领下,依靠科技创新,实现了从稻田埋网养殖、网箱有土养殖、网箱吊网养殖到隔年养殖、温棚流水养殖的黄鳝养殖发展“五级跳”,走出了一条科技指导、分散养殖、集中销售的黄鳝养殖路子。在产业壮大、品质提升的过程中,先锋村“全国网箱养鳝第一村”的名片越来越亮,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实现了百倍增长。

如今,陈江启已退休,但他退休不退岗,始终心系奋斗了一辈子的养鳝事业。“没事的时候我喜欢到田间地头走一走、看一看,用自己的微光为鳝农们做点事、服好务,帮助他们实现产业脱贫。”

(朱格致)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