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侯乙编钟作为楚文化极具代表性的器物,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荆楚映象》的舞台上,编钟被上百位舞者穿在了身上,他们敲打身体就是敲打编钟,体现着一种远古人与现代人的交融;

出土于湖北荆门的《车马人物出行图》,呈现了一个生动、真实的楚国王室贵族纳聘迎亲的生活场景。总导演杨丽萍利用传统皮影戏的理念,将这一楚国文物在舞台上“复活”,强烈的仪式感扑面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秘、浪漫以及意向化的表达,是杨丽萍一直以来的创作风格。而所有这些,也都投射在了原创史诗舞台剧《荆楚映象》的内核里。作为杨丽萍第四部映象系列作品,《荆楚映象》是目前中国舞台上首次大规模地用歌舞的形式演绎荆楚文化的作品。10月31日-11月2日,该作将在上海大剧院连演3场,为观众呈现一场古老华丽的东方奇观。

首次演绎楚文化,实现又一个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次演绎楚文化,实现又一个梦

舞台剧《荆楚映象》以屈原的经典名著《天问》《九歌》《离骚》《橘颂》作为4个篇章,画卷式地将楚式神话、楚式美学、楚式浪漫、楚人的家国情怀徐徐展开……

上半场的舞台,打造了屈原的楚辞所描绘的“楚世界”,观众将看到后羿、山鬼、凤凰等角色呈现出极富想象力的神话意境。下半场则以历史中的战国为时代背景,屈原、楚怀王、张仪等历史人物相继登场,以屈原的经历为线索,描绘出两千多年前那个慷慨悲歌、爱恨交织的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非常丰富、神秘,楚文化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杨丽萍花了三年多的时间,在浩如烟海的楚文化中提取艺术元素,试图在舞台上用戏曲、皮影、木偶、武术等传统艺术形式,呈现其中的魅力。

“都说楚辞瑰丽神秘,现在好了,我们把楚辞画成画、制成景、演成戏、吼成曲、跳成舞,唱给你听,跳给你看。”杨丽萍说,能有机会能在舞台上呈现屈原的传世之作,是她作为编导的一个梦想。

舞蹈生涯50载,这还是杨丽萍第一次涉足楚文化主题。面如如此浩大的主题和丰富的素材,一个半小时的演出很难讲完所有的故事。在编创过程中,她只能不断取舍、调整、反复琢磨。在正式首演前2小时,杨丽萍还在调整舞台灯光,排练演员谢幕的动作。“这个题材非常有价值,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作为业界前辈,不断扶持年轻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业界前辈,不断扶持年轻力量

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常客,杨丽萍早在2000年就带着舞蹈《雀之灵》亮相第二届艺术节的舞台。后来还曾携《孔雀》《十面埋伏》分别在2007年、2012年和2015年参演艺术节。近些年来,杨丽萍逐渐减少自己在舞台上的出场,反而更多作为编导投入幕后工作,并专注为年轻舞者提供历练的机会。

90后舞者“大朱”是杨丽萍的“御用”男主角,继《春之祭》《十面埋伏》之后,将在此次《荆楚映象》中出演屈原;

“凤凰专业户”程珮莹曾在今年的河南卫视春晚舞台上凭借舞蹈作品《凤鸣朝阳》惊艳亮相,这一次这只“凤凰”也同样飞来了上海,在《荆楚映象》中涅槃重生;

“湘夫人”的扮演者何舒婷此前已经和杨丽萍有过合作,但这次大篇幅的舞台剧还是给了她很大的考验,“一场演出结束,其实自己最知道哪里没有跳好。但杨老师没有责怪,她总会帮你想办法去克服舞台上的障碍,这对年轻演员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采访的现场,杨丽萍也总是把话筒更多地递向身边的舞者,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她看来,年轻人有他们敏锐的艺术触觉和无限的创造力,正是这些舞者的加入,为传统舞蹈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命力,《荆楚映象》的舞台也因此而更加丰富多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