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八年,日本要再次归还给我们一个重要的东西——国鸟朱鹮。
这16只朱鹮,9只雌性,7只雄性,年龄在2岁到6岁之间,每一只都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它们即将踏上回家的旅程,回到那片曾经熟悉,却又有些陌生的土地。
如今放眼全世界,只有中国还存有野生的朱鹮,如此珍贵的动物,我们为什么要外借给日本呢?
四十多年前,朱鹮,这种被誉为“东方宝石”的美丽鸟类,在整个东亚大陆都难觅踪影。工业污染、农药滥用、栖息地破坏,这些人类文明的“副产品”,几乎将朱鹮逼上了绝路。
为了寻找这消失的美丽生灵,中国科学家刘荫增踏上了漫漫“寻鹮之旅”。他走了很多地方,爬山过河,花了三年时间,最后找到了仅存的七只野生朱鹮。
而此时的日本情况也不容乐观,本土朱鹮已经灭绝。明治维新后,日本为了快速发展工业,大片森林被砍伐,朱鹮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
再加上人类的捕猎,日本朱鹮的数量急剧下降,最终走向灭绝。为了挽回这一损失,日本开展了人工繁育项目,试图延续朱鹮的血脉。
然而,由于技术限制和经验不足,日本的人工繁育项目屡屡失败。1981年,日本最后一只本土朱鹮“阿清”去世,这意味着日本的朱鹮人工繁育计划未能成功。
这个时候中国的朱鹮繁育工作取得成功,朱鹮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我们在陕西设立了朱鹮保护区,让野生朱鹮尽可能的自然繁育。
得知中国成功繁育了朱鹮后,日本政府多次向中国提出请求,希望能够引进朱鹮,帮助日本重建朱鹮种群。
中方同意了日本的请求,并在1999年和2000年,分两次向日本赠送了4只朱鹮。而在当时两国约定,日本繁育出来的朱鹮,要送还给中国一半。
截至2024年,中国境内的野生朱鹮数量已经突破一万只,而日本佐渡岛上的朱鹮数量也超过了400只。
朱鹮,这种曾经濒临灭绝的美丽生物,终于重新焕发了生机。就在今年,日本决定时隔八年向中国归还朱鹮。
这和日本新首相的上台也不无关系,石破茂一直致力于推进中日关系正常化,主动寻找中国进行合作谈判。
朱鹮的归还是两国友好合作的象征,在为朱鹮的重生欢呼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在中日两国之间,还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需要我们认真面对和妥善解决。
有人欢呼雀跃,说这是日本“迷途知返”,终于肯正视历史问题了,也有人冷嘲热讽,说日本这是在“作秀”,归还几只鸟就想“洗白”历史,想得太美!
朱鹮的回归,是中日两国友好合作的象征,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问题可以被遗忘。我们需要日本归还的不仅是朱鹮,还有文物。
近年来,日本民间组织“中国文物返还运动推进会”的出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中日之间的文物返还问题再次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中国文物返还运动推进会”在和国内进行沟通后,将目光聚焦在了三件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中国文物上:唐鸿胪井刻石和两尊中国石狮。
唐鸿胪井刻石是公元714年留下的,当时崔忻受朝廷委派,去东北的渤海国册封,途经旅顺的黄金山时刻下的。
石碑上记录了唐朝使者前往渤海国进行册封的事。两尊中国石狮,原本矗立于辽宁海城三学寺,是清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甲午战争期间,日军将这两尊石狮作为“战利品”掠夺回国,其中一对石狮至今仍被放置在靖国神社外苑,成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的铁证。
“中国文物返还运动推进会”认为,这些文物是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感和历史记忆,日本政府有义务将其归还中国。
“中国文物返还运动推进会”的诉求,代表了日本国内一部分正义之士的心声,也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支持。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日本民间也有一部分人意识到了战争的错误,并愿意为此做出努力。”陈文平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为了回应日本民间组织的呼声,也为了更好地推动唐鸿胪井刻石的追索返还工作,上海大学中国海外文物研究中心决定举办“唐鸿胪井刻石追索返还研讨会”。
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唐鸿胪井刻石的历史价值、追索途径以及中日民间合作的可能性。
尽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文物返还的国际公约,但由于缺乏强制约束力,这些公约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发挥作用。
支持者认为,归还中国文物是日本正视历史、反省战争罪行的必要步骤,也是改善中日关系的重要举措。
日本的反对者则认为,这些文物是“战争的战利品”,归还中国无异于“承认日本是侵略者”,会损害日本的国家利益。
文物就像是历史的证人,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它们记录了一个民族的记忆和情感。文物返还问题,不仅是中日两国之间的问题,也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日益重视,文物返还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文物返还,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将掠夺的文物归还给原属国。
文物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应该被妥善保护和保存,返还文物不仅是历史正义的体现,也是促进国家间友好合作的重要方式。
希望日本政府能够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回应中国人民的呼声,尽快将被掠夺的中国文物归还中国,为中日关系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