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究竟是投资乐土,还是外资坟场?
舒尔茨
就在最近,德国总理朔尔茨一边强烈反对欧盟加征进口新能源汽车关税,另一边带队访问印度,公开表示,要求德国企业把在中国的投资移到印度去。
难道,真的认为印度能比中国更好吗?
德国离得开中国吗?
10月30日,欧盟公开表示,提前24小时开始加征新能源电车关税,而我国直接停止了国内企业在欧洲的投资,其中就包括中国电池企业在德国的300亿投资。
德国是欧盟中工业最强的国家,其中汽车更是重中之重,直接就业者多达91万余人,而相关产业从业者多达上百万人。
德国保时捷工厂
回到四十年前,德国大众率先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四十年过去,中德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中国是德国极为重要的整车市场,宝马、奔驰、大众等德国公司基本都在中国建立了整车工厂,同时供应中国市场和欧洲市场。
况且现在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人口世界第二,整体经济水平与美国不相上下,尤其是日渐庞大的工业体系,已经成为多国工业发展的命脉,其中就有德国。
德国想要转型新能源汽车,就难以离开中国的技术和市场,甚至无法离开中国的电池,因为德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已经落后于中国了。
2021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
或许未来的世界,燃油汽车难以彻底退场,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新能源汽车一定是未来的优势方向,尤其是在热衷于推销环保的欧洲。
事实上,现在欧洲之所以要强行拉高关税,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要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欧洲建厂,直白点说,就是想要中国的技术。
以前的中国拿市场换技术,现在的中国,或许燃油车还差不少,但新能源领域却已经远远领先欧洲车企,即便是工业大国德国也不例外。
10月份欧盟出台新能源关税法案时,德国就极力反对,甚至德国的三大车企总裁直接表示要求欧委会撤销这一法案,甚至直言欧盟离不开中国。
大众汽车
而印度呢……
印度是投资乐土吗
印度素来都挺有潜力,尤其是最近,印度已经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经济上也是越发强大,年均GDP增长率甚至已经超过中国。
有人有地,还有资源,当年中国也就是这个水平,按理说印度应该也不会差,但是,那里是印度,一个不能以常理推断的国家。
事实上,现在的印度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外资坟场”。
自从上个世纪开始,很少有企业能在印度赚到钱,不止是最近被印度坑的中国公司,就连英国的企业,也要被坑,要知道印度至今还是英联邦成员国。
2007年,英国跨国公司沃达丰收购香港电信运营商和记黄埔,而后者持有印度电信运营商HEL的绝对控股权,沃达丰就此进入印度市场。
理论上来说,这场交易是英国沃达丰和香港和记黄埔之间的交易,就连印度电信运营商HEL的股份,也是和记黄埔通过开曼群岛的一家公司间接持有,怎么也绕不到印度。
然而,印度税务局却以涉及印度资产为由,要求沃达丰补缴22亿美元税务,自然遭到了沃达丰拒绝。
这场纠纷最后闹到了印度最高法院,根据印度相关法律规定,沃达丰获得了诉讼的胜利。
然而,印度却玩上了盘外招,2012年,印度议会修改税务法案,将沃达丰的这一操作纳入了交税范围,并赋予了税务局“溯及既往”的权利。
这就意味着印度可以对任何行为进行针对性立法,进行管理,无疑与当今世界流行的“法不溯及过往”原则截然相反。
毫无疑问,这一规定让沃达丰极为不满,直接闹到了常设国际仲裁法院(PCA),最终PCA判决沃达丰胜利,并要求印度赔偿损失。
同样的操作还发生在来自苏格兰的凯恩能源公司身上。
但是由于凯恩能源已经缴纳过部分罚金,PCA判决以后,印度又不肯退还罚金,最终闹的凯恩能源只能满世界找印度政府资产,以冲抵罚金。
这两起官司背后,隐藏着是印度立法部门和执法部门联合的事实,今天可以在税务问题上这么做,明天就可以在其他领域也这么做,还有谁敢在印度投资呢?
中国还是印度?
前不久,德国总理朔尔茨带队访问印度,队伍中就有不少德国商业巨头。
事实上,去年7月,德国就已经计划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一来是由于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欧贸易争端可能对德国企业产生的冲击。
2022年莫迪访问德国与朔尔茨举行会晤
而根据权威调查机构的研究显示,德国有八成以上受访企业表示看好印度市场,有一半以上公司计划扩大在印度的投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印度就比中国更有优势。
相比于政府的想法,德国的企业还是更倾向于中国,根据中国德国商会今年1月发表的调查显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访企业表示不会离开中国,一半以上表示会扩大在中国的投资。
印度车展
当然,这份调查是在今年年初进行,可能没法代表现在德国企业的想法,但是西门子CEO的采访,或许可以代表德国企业的想法。
就在朔尔茨发表意见的次日,西门子CEO接受了《法兰克福汇报》的采访,直接表示,德国离不开中国市场,德国企业需要的是“和”而不是“或”。
或许可以扩大在印度的投资,但是不能离开中国市场,因为德国可能难以承受离开中国市场的代价。
结语
或许,朔尔茨确实有想法扩大对印度的投资,但要是说全部去印度,那真的没什么可能,恐怕就连德国自己的企业也不会同意。
因为当今世界,论及工业,谁还能绕过中国,美国也不行,德国更不行,这不是科技优势,这是产业链优势。
参考信息源: [1]官方媒体:参考消息网 2024年10月28日《西门子CEO:将业务转去印度?德企离不开中国市场》 [2]官方媒体:观察者网 2024-10-23《朔尔茨本周率团访印,德官员称:说印度是新的中国过于夸张,但“去风险”用得上》 [3]官方媒体:《环球》杂志 2023-08-01《拨开印度市场重重迷雾》 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