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奇思妙想闪闪发光,一些优秀的创新成果有机会实现落地转化,变身新的生产力。10月30日,东南大学第十八届大学生创新成果展示会暨表彰大会在九龙湖校区举办,各学生团队的优秀作品一一展出,从探索极地的蛇形机器人,到通过AI识别面部疼痛表情的智能化分析方案,再到类似蝴蝶的仿生蝴蝶飞行器,这些优秀作品关切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有意义的是,这些学生团队还在持续对作品进行迭代升级,期待未来能够应用到各多场景。
各种形态的机器人现场亮相
当天,刚参加完RoboMaster2024机甲大师超级对抗赛全国赛的东南大学3SE战队再次亮剑,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机甲大师赛。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卢钟瑾指着他操作的轮腿自平衡机器人说,它能应对台阶、高坡等传统轮式机器人难以处理场景,能应用于各种复杂的地形,未来有望应用到智能巡检中。
机甲大师赛中展示的机器人多数具有竞技性,另一边的一款蛇形机器人,也有它的独特应用场景。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这款机器人是模拟蛇的步态,通过多关节的结构拥有上下和左右移动能力,能够进入管道等狭窄的缝隙环境,适用于地震救援、生命探测、军事侦察及极端环境科考等场景。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周自豪介绍,该机器人配备摄像头,能远程传输图像并评估灾区情况。“这只是1.0版本,接下来我们准备再升级,加入智能AI算法,提升目标识别、路径规划和智能避障能力。”
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吸引眼球,现场还有一款超拉风的赛车引人驻足。这辆赛车来自东南大学方程式车队,近两年频频亮相创新成果展。今年有啥特色?队员翁定楷自豪地说:“这款车是我们自己设计研制的一台纯电动方程式赛车,在2024年大赛中获得全国三等奖。相比于之前,这款车采取了四轮独立分布的驱动,可以对每个轮胎进行更精准的动力分配。同时它整体的加速能力以及过弯转向特性,都比之前有质的飞跃。”
升级了哪些?翁定楷介绍,这款赛车整体动力比去年提升30%,0到百公里加速时间约3秒。此外,四轮驱动技术在民用车辆中应用潜力巨大,可增加摩擦力避免打滑,提升安全性和操控性。当前,该团队计划进一步研究驱动算法,探索更多传感器应用,实现更精准的动力分配控制。
177件创新作品展现东大学子的学术理想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加入AI已然是标配。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李邦华与团队共同开发了一款“基于深度学习的大鼠面部疼痛表情智能化分析方法”,并建立了一个公开数据库,用于药物研发领域评估止痛药效果。相较于传统人工和行为,这一方法能够自动化、高效、准确地识别大鼠面部表情的疼痛状态。“原先是人工通过量表进行观察,我们希望用现在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方法,让这个过程更加智能化。”
据悉,本届展会由教务处主办,土木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共展示作品177件,主要包括2024年结题的国家级、省级、部分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获奖作品,以及学生自主研学优秀作品。
东南大学副校长金石表示,通过东南大学多年的创新实践教育培养,涌现出了一批学术涵养优秀、创新能力突出的青年生力军。他希望同学们传承“以学术立校、以学术报国”的历史使命,以“学术之星”“科创之星”为学习榜样,敢于面对挑战,勇于突破常规思维,勤于探索科学前沿,不断涵养面向未来、服务国家、造福人类的学术情怀和创新精神。
展示会现场还设置了游园打卡集章投票抽奖的活动,除了东大的师生观展,还吸引了南京东南实验学校的同学们组团打卡。
通讯员 任亚梨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楠 文/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