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华(前右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道战是抗日战争中冀中军民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一个伟大创举,但是,它在大规模采用之前,却经历了一番波折。

地道战始创于1939年日军进行“五一”大“扫荡”之前。

由于日军大力推行所谓“点线政策”、“新交通政策”,到处修路筑碉,强化交通,在广阔的冀中平原上三里一碉,五里一堡,公路密布,点线相连。然后,他们频繁进行“清剿”,包围村庄,搜捕干部,烧杀奸掠,无恶不作。为了粉碎敌人的“清剿”,蠡县三区军民首先在近敌区的村中开挖地洞。

地道开始是由地洞也叫“蛤蟆蹲”、“螃蟹窝”发展起来的,这种地洞只能藏身,不能战斗,难以适应斗争的需要。以后发展成能通行的带出口的多口小地道。敌人来了,蠡县三区军民能打就打,不能打就钻洞,初步起到了保存自己、对付敌人“清剿”的作用。

但是,在开始的时候,上级领导机关对这种斗争方式存有不同意见。一些人认为,蠡县这样搞是执行“退却路线”,钻地洞只能藏不能打,是右倾思想作怪,并再三追究这样做是不是蠡县县委指示,是哪个人让干的,为此还调走了县委书记王夫。

问题反映到地委,以后到区党委。

可是,冀中区党委对开展地道斗争,也认识不一。一种意见认为在敌人面前应该是战斗,钻地道只能藏不能打,一旦被发现,只好束手待毙。因此地道是消极的,是右倾思想的反映。主张不能用地道。另一种意见认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主要是积蓄革命力量,坚持斗争。挖洞正是毛泽东说的“保存自己是为了消灭敌人”的原则的运用。它是积极的,不是右倾保命,受了损失,说明地道不完善,不能因为受损失把地道否定掉。争议结果还是意见不能统一,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地道斗争的开展。

在此情况下,1941年春,冀中军区政委程子华亲自带工作组到蠡县、高阳做调查。结果,他发现蠡县自从停止了地道斗争之后,敌人有恃无恐,“清剿”更加频繁,县委机关几乎要天天夜间转移,有时一夜要转移三次,三天不动,必遭合围。干部们疲于奔命,无法工作,仅半年左右时间,县委机关和县大队就被合击了三次,不少干部牺牲,许多群众被抓、遭杀害,几十人的县大队被打得仅剩下五六个人。而一些还继续坚持地道斗争的地方,情况则是不一样,那里,不仅没有遭到多大损失,还灵活机动地打击了敌人。

经过综合分析研究,程子华充分肯定了地道斗争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在敌强我弱形势下一种新的斗争形式,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群众拥护我们应充分利用,地道本身是属于地形地物的改造与延伸,是斗争的一种手段,它本身不存在什么消极右倾的问题,是不是消极右倾关键在人而不在地道。检查因地道受损失的情况多是由于地道不完善所致,一旦改善,大都可以避免。

通过调查,程子华肯定了冀中人民的这一创举,并立即向冀中区党委作了汇报,统一了大家的思想。随即以区党委和军区领导机关名义,相继下达指示,要求平原军民广泛开展地道斗争。

这样,冀中人民所创造的这一游击斗争形势才在全区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起来。

随着地道战的广泛开展,地道逐步发展成为户户相连、村村相通,能生活、能战斗和有秘密装置的较完善的地道网。既便于人自为战、村自为战,又便于户与户、村与村间的相互配合。一村有事,村村可以支援,在敌人的鼻子底下,想打就打,想走就走,即使敌人用水灌、火攻、烟熏和施放毒气,也无可奈何。于是,地道战成了冀中平原上打不烂摧不垮的“地下长城”,把无险可守的冀中平原变成了敌人攻不克的要塞。

地道战的广泛开展,不仅保障了冀中党政军民的安全,而且在敌人碉堡林立、路沟如网的平原上,我军既有了隐蔽的后方,又有了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坚固阵地,冀中军民依托地道在与日军作战中创造了许多闻名中外的奇迹。

这期间,冀中全区到底挖了多少地道,恐怕谁也说不清,但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程子华在领导和组织冀中军民广泛开展地道战上是立了大功的。(原创,禁止转载和复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