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新中国的首任外交部长,周恩来凭借着过人的学识和风趣幽默的语言,闪耀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世界外交舞台上。不管在何种场合,不管面对如何刁难的提问,他总能机智应对,不落下风,让初生的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

更有意思的是,周总理一些幽默的外交辞令,今天看来竟然有几分"预言"的味道。有一次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对方仗着对中国文化的一知半解,故意向周恩来"求教":"尊敬的总理,请问在你们中国,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呢?"。说罢,他笑容玩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没有跟这位不怀好意的记者解释马路一词的来历,这无异于对牛弹琴,他略一思考,说:"因为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美国记者一看自己别有用心地提问被周总理一句话随口化解,像一把刀子捅在棉花上,赶紧抛出了准备好的第二个问题:"在我们美国,大家都抬着头走路,为什么你们中国人喜欢低着头走路呢?"

周总理看着气急败坏的美国记者,微微一笑说:"很简单,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把头抬得高高的;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所以要低着头。"短短两句话,说得这位"找茬"的美国记者哑口无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站在2021年初,回顾总理的"上坡"和"下坡"比喻。疫情之下,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用最小的代价赢得了抗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一步一步坚实地迈向伟大的"中国梦"。反观美国,特朗普煽动国内情绪,加剧了美国社会的撕裂,堂堂一国国会大楼被人民群众"攻占"纵火。

一边是安居乐业,一边是乱象横生,周恩来总理一句无心之语,短短几十年后,就成了现实,让人唏嘘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内瓦会议:首次站在国际舞台上的新中国"外交部长"

1. 风采初现

新中国建立伊始,在美国的暗中挑唆下,朝鲜半岛发生了内战。由于台面上的南朝鲜李承晚军不堪一击,美国只好借"联合国军"的名义亲自下场,纠集了一帮跟班盟友,出兵朝鲜战场。

面对美帝国主义在家门口的挑衅,为了援助被压迫的朝鲜人民,中共中央经过深思熟虑,派遣人民志愿军越过鸭绿江,开启了新的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4年4月,为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一次重大的国际会议将在日内瓦召开,英勇奋战的志愿军战士为新中国赢得了坐在谈判桌上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掰手腕的机会。周恩来率领中国外交代表团,首次以大国的身份参会。

对于这次会议,周恩来做了极为细致的准备,希望通过会谈的方式,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使朝鲜人民尽快摆脱战乱和分裂。然而杜勒斯带领的美国代表团和身后所谓的"十六国"盟友们,根本不在意朝鲜人民的死活,他们想要的只是在外交舞台上打压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保障其国家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会一开始,杜勒斯就展现出了霸道无理的一面,在朝鲜代表提出外国军队撤军、举行自由选举和恢复朝鲜和平统一的正当诉求以后,他将矛头指向苏联,称苏联的目的是将北朝鲜变成其在远东的"卫星国",甚至想把这一影响扩大到整个朝鲜半岛。而美国根本无意在南朝鲜"无限驻扎",只是帮助其进行不含侵略目的的防御而已。杜勒斯甚至提出,应该由所谓的"联合国军"来统一朝鲜,让中国军队撤出战场。

在认真听取了杜勒斯颠倒黑白的发言之后,周恩来总理大步走上讲台,他没有按照原定的发言稿发言,而是根据杜勒斯的发言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反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先阐述了新中国对亚洲地区事务,尤其是此次日内瓦会议的核心议题——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原则和立场,表示支持朝鲜代表的提议,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随后,周恩来话锋一转,一针见血的指出,朝鲜战争就是美国发动的,粗暴干涉朝鲜内政的侵略战争,美国是侵略者,是战争中不正义的一方。

周恩来还说,美国在亚洲的政策就是侵略政策,正是这一粗暴干涉他国内政的扩张政策,造成了亚洲地区局势的紧张和动乱。因此,美国应当停止该侵略政策,尊重亚洲各国的独立和主权,更应该保障亚洲人民的民族权利和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完这些,周总理重申了新中国的外交立场:"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和维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制度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同时,我们也要求其他国家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我们。只要世界各国都遵守这些原则,我们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发言完毕后,会场鸦雀无声,然后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各国代表纷纷被周总理的大国风范所折服。

2. 场下较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只会议期间唇枪舌战,会议间隙周恩来也被频频"挑衅"。在接受各国记者采访时,有一位美国记者主动上前与周总理握手。受朝鲜战争的影响,中美关系已经将至冰点,美国记者此举有点出人意料,但是秉承着"来而不往非礼也"的修养,周总理客气地回答。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握过手之后,美国记者掏出手帕,故作嫌弃地擦拭那只跟周总理握过的手,还故意大声嚷嚷:"我怎么能跟中国的好战分子握手呢?"引起众人的一阵哄笑。

周总理早年出国留学,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处在领导核心,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这种小儿科的把戏根本不值一提。只见周恩来也从口袋里掏出手帕,擦了擦被美国记者握过的手,然后大步走到垃圾箱前,毫不在意地把手帕扔掉。用行动回击之后,周总理还不忘对这位"小丑"说道:"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说完就转身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几天,周恩来又发表了几次讲话,内容直指被美国控制的联合国在朝鲜问题上已经失去了其中立性,已经无法通过联合国渠道解决问题。美国的这一行为,大大削弱了联合国的权威性。因此,朝鲜无法执行所谓的联合国决议。

站在朝鲜人民的立场上,周恩来提出,各国军队应该从朝鲜半岛撤军,从而保证朝鲜人民在不受外国势力干涉的情况下,独立、和平的解决问题。这一提议合情合理,就连加拿大代表都私下找到中方代表,表达了对周总理的赞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正是这一位代表,当他走上讲台的时候,态度立即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他又一次重申了杜勒斯的方案,并照本宣科的继续对中国进行攻击,污蔑中国是朝鲜战争中的"侵略者"。会议结束后,这些加拿大代表又换了一副面孔,主动与中方代表握手,表达歉意。

经过观察,周恩来敏锐的发现,美国所谓的"十六国集团"并不是铁板一块,各国代表尽管同意中方的观点,但迫于美国的压力,在台上不得不大肆污蔑中国。于是周恩来决定调整策略,分化十六国集团,争取大多数,孤立美国。

3. 一锤定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十几天的磋商,中、苏、朝代表和以美国为首的十六国集团仍未达成一致意见。美国代表团在听到周恩来的发言以后,害怕参会的盟友们倒戈,于是进行了一系列幕后工作,威逼利诱西方各国形成了一个所谓的"十六国宣言"。

对此,周恩来和前苏联及北朝鲜代表进行了紧急商议,决定在最后一次会议上亮出底牌,以扭转当下的不利情形。

6月15日,按照约定,北朝鲜代表首先发言,提出了关于保证朝鲜半岛和平的六点建议。紧接着,周恩来和前苏联代表莫洛托夫相继发言,表示完全支持北朝鲜的六点建议,莫洛托夫趁热打铁,提出大会应当发表一份不威胁朝鲜和平的共同宣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让步并没有得到美国方面的积极响应,相反,在十六国开了四十分钟会以后,各位代表不得不上台表示不接受莫洛托夫的提案,比利时代表甚至无奈的表示,这一宣言是可以接受的,但因为美国不接受,所以比利时只能反对。

眼看谈判陷入僵局,十几天的日内瓦会议即将无疾而终,周恩来站起身,走向讲台。他说,我十分赞成莫洛托夫的提案,但是很遗憾,连这样的建议都被美国断然拒绝了,但是,我认为我们有必要针对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形成一种协议。对此,我提出一份草案请大家商议:

"日内瓦与会国家达成协议,他们将继续努力,以期在建立统一、独立和民主的国家的基础上达成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协议。""关于恢复适当谈判的时间和地点的问题,将由有关国家另行商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的发言让与会各国代表的立场产生了动摇,比利时代表率先表示,周恩来的方案并不违背他们的"十六国宣言"精神。看到这个情景,周恩来第三次起身发言,他说,今天来参加会议的一共有十九个国家,为什么只有一份十六国宣言呢?我们应该用共同协议的方式表达与会各国的共同愿望。如果我们来开会却没有一点和解精神,那也太遗憾了。

这番演讲终于打动了所有人,但是迫于美国方面的压力,与会各国代表只能用沉默来代替对周恩来的赞赏,最后,美国代表以"未请示本国政府,无法同意"为由,拒绝在宣言上签字。最终,历时51天的日内瓦会议,不得不在没有任何关于朝鲜问题的正式宣言下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如此,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外交代表团用有理有据、一针见血的发言,展现了首次登上大国博弈舞台的新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上不卑不亢、充满智慧的外交艺术,周恩来更是赢得了与会各国代表的尊重,在他们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大国形象。

此后,中国积极地参与到地区事务中来,帮助亚非拉人民赢得民族独立和自由,周恩来总理作为新中国的代表,屡次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光彩,引来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建交潮。

·万隆会议:"拨乱反正"、"力挽狂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克什米尔公主号"刺杀

1955年,印度尼西亚总理代表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和印尼五国,邀请周恩来参加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共同促进亚非国家的合作。周恩来欣然应允。

这时的国际形势对于幼年的新中国来说依然十分严峻:一方面美国对中国继续实行封锁,另一方面又积极扶持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企图通过暗杀领导人等方式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于是,如何安全地去万隆参会成为了一个重大问题。

经过深思熟虑,周恩来决定乘坐印度航空公司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从香港启德机场出发,前往万隆参会。但是在出发前几天,缅甸总理邀请周恩来先到仰光,与印度、埃及和阿富汗首脑提前商议关于亚非会议的有关问题,然后再前往万隆参会。于是周总理改变了行程,取道云南前往缅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几名工作人员需要提前到达万隆,所以按照行程,他们仍然乘坐"克什米尔公主号"从香港飞往万隆。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国民党特务买通了启德机场的清洁工,将爆炸物安装在了飞机上。飞机起飞五个小时后爆炸,机上人员除了三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如果周恩来没有接到缅甸总理的邀请,将会是乘客中的一员,后果将不堪设想!

听到噩耗之后,周恩来强忍住痛失身边工作人员的悲伤,为了国家利益,决定不顾危险,仍然按照预定安排参加万隆会议。

2. 面对发难,"求同存异",拨乱反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在万隆举办的亚非会议没有邀请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参加,所以他们只好通过唆使一些参会国家进行挑拨,使各国分裂,最终让会议在争吵中走向失败。

于是,在第一天的会议中,伊拉克发言人率先跳出来,疯狂攻击共产主义,在他的发言中,共产主义被形容成"新形式的殖民主义",并号召非共产党国家对共产主义采取"防御措施"。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伊拉克发言人的带头下,几个国家也加入了对共产主义的指责,大会的气氛从刚开始的一片和谐急转直下。

眼看各国就要在意识形态的问题上开始互相指责,周恩来站起来发表了演讲,第一句话就镇住了在场的各国代表:"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接着,周恩来并没有在"共产主义是否是最好的制度"上纠缠,而是抛出了著名的"求同存异"方针,认为各国应当抛弃成见,从被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和压迫中找共同点,从而加强合作和交流,促进亚非国家的发展。一席话使会场原本针锋相对的气氛温和热烈起来,确保了大会在正常的航向上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二次发难,深入交流,冰释前嫌

在秘密会议阶段,锡兰总理再次发难,他要求台湾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并建议让其处于联合国或亚洲国家的共同托管之下。在他的引导下,科特迪瓦代表提出要反对苏联的殖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大会的气氛又一次变得剑拔弩张起来。

周恩来认为科特迪瓦代表能有这样的发言,显然是受到了煽动,于是在当日正式会议结束以后,主动找到科特迪瓦代表深入的交流了意见,进一步向他阐述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1. 科特迪瓦代表主动改变了之前的语调,承认他不应该用自己的发言将大会引向分裂。周恩来又一次用自己出色的外交才能化解了一次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冷静面对争吵,促成最终结果

会议结束前,中立国和亲西方国家在对西方的态度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双方言语激烈,一直未达成共识。这时候,又是周恩来站出来,他重申求同存异的会议精神,建议将"共处"改为"和平共处"。会议在他的推动下圆满闭幕,最终形成了万隆会议十条原则和"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

· 伟大的外交家——周恩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外交舞台上,只有一位耀眼的人物,那就是周恩来。在多年的外交生涯中,周恩来为世人留下了博学机智、风趣幽默的形象,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在国际社会上赢得了尊重。作为后人,周恩来举手投足间的大国风范,让我们无限憧憬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