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一位帝王,在春节前夕,竟然放走了三百九十名死囚。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不但让这些死囚回家过年,还约定他们秋后回来受死。

这个看似荒诞的决定,不仅震惊了整个朝野,更在千年之后的今天,依然让人感叹不已。这位帝王,就是被后世称为"贞观之治"缔造者的唐太宗李世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贞观十三年腊月,长安城笼罩在凛冽的寒风中。街头巷尾飘着零星的雪花,行人都裹紧了衣服,匆匆赶路。

大理寺少卿魏成德在寒风中快步走向太极殿。他的手中紧紧捧着一摞厚厚的案卷,这些都是待处决的死囚资料。按照惯例,年前要对这些死囚进行最后的审理和处决。

一路上,魏成德的心里五味杂陈。作为大理寺少卿,他经手过太多案件,见过太多生死。每到年关,处决死囚总是最令他困扰的事情。

"魏大人。"守门侍卫看到他,恭敬地行礼。

魏成德点点头,快步走进太极殿。殿内的温暖让他冻僵的脸颊稍微缓和了些。

"陛下,今年待处决的死囚共有三百九十人。"魏成德将案卷呈上,"请陛下过目。"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接过案卷细细翻阅。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开口:"魏爱卿,这些人都是确定要处决的?"

"回陛下,这些都是已经定了死罪的重犯,按律当处以极刑。"魏成德恭敬答道,"大多是杀人、强盗等重案。"

李世民站起身,缓步走到殿门前。远处,长安城的街道上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街边小贩的吆喝声隐约传来,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马上就要过年了啊。"李世民若有所思地说,"这些人,想必也有家人吧?"

魏成德一愣,不知该如何回答。他忽然想起昨日审问一个死囚时的情景。那人跪在地上,不停地叩首,说家中还有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孩子,求他网开一面。

02

"陛下,确实都有家眷。"魏成德轻声答道。

李世民转过身,目光炯炯地看着群臣:"朕有一个想法,不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大殿内的大臣们屏息静气,等待皇帝的下文。殿外的风吹动着檐下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声响。

"不如,让这些死囚回家过年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言一出,殿内哗然。许多大臣倒吸一口冷气,有几个甚至不自觉地后退了半步。

户部尚书封德彦第一个站出来,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抖:"陛下,此事万万不可!这些都是死囚重犯,若放他们回家,岂不是纵虎归山?他们必定会逃往四方,到时候祸害的可是百姓啊!"

"是啊陛下!"刑部侍郎杜如晦也急忙进言,"这些人作恶多端,早已丧尽天良。若让他们逃脱,恐怕会酿成大祸!更何况,这与我朝法度不合啊!"

李世民抬手示意众人安静:"诸位爱卿且听朕说完。朕想让他们回家过年,但要他们立下重誓,秋后必须回来受死。"

殿内再次陷入一片寂静。群臣面面相觑,显然都被这个前所未有的决定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兵部尚书李靖踏前一步,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陛下,老臣斗胆直言。这些人既然已是将死之人,让他们回家,他们必定会珍惜这最后的生机。到时候四散奔逃,我们上哪里去找他们?"

"正是!"吏部尚书高士廉也开口道,"这些人若是不归,朝廷的威严何在?法度何在?恐怕会引起天下人的非议啊!"

李世民却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诸位以为,人性当真就如此不堪吗?"

这时,一直沉默的魏成德突然说道:"陛下,依臣之见,此事或可一试。"

群臣震惊地看向魏成德,仿佛他说了什么大逆不道的话。

03

"请陛下明示。"魏成德继续道,"若真要施行此事,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安排?"

李世民点点头:"朕打算亲自召见这些死囚,与他们立下重誓。让他们回家与亲人团聚,待到秋后,必须按时返回受死。"

"这......"群臣更是惊诧。有人甚至发出了倒吸冷气的声音。

御史大夫韦贵妃站了出来,他的声音略显颤抖:"陛下,您要亲自召见这些死囚?这恐怕于礼不合啊!而且万一有人心怀不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礼不合?"李世民反问,"朕身为天子,难道连给这些将死之人最后一个机会的勇气都没有吗?"

就在这时,太子李承乾从殿外快步走进来。他显然已经听说了这件事,脸上带着忧虑的神色:"父皇,儿臣刚刚听说此事,特来进言。父皇此举虽是仁慈,但若这些死囚不归,恐怕会动摇国本啊!"

李世民看着众人焦虑的表情,忽然问道:"诸位可知,朕为何要做出这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