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泰安市泰山区严格按照中央及省市各级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部署安排,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聚力打造乡村振兴泰山样板,加快推进共同富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省庄镇“茶香果韵”示范区成功争创省级示范区,并作为全市唯一经验做法入选全省典型案例;邱家店镇“汶水河畔”示范区创建市级提升片区;成功举办了第七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泰山区第五届猕猴桃采摘节、第十九届中国泰山苗木花卉交易会等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省庄镇坚持融合发展,全力推动产业振兴。发展泰山茶1.28万亩,培育了“亓异果”、“未了青”等果品品牌,10家企业获评“泰好吃”或“泰品美”公共品牌。建设养心谷等文旅融合项目6个,打造网红打卡地11处。全镇集体收入过百万的村9个、过50万元村10个。强化支撑,全力推动人才振兴。围绕“茶、果”两大特色,与农大等院校合作,建成示范基地11处,完成成果转化6项。与省出版集团、市文旅集团、市交投集团共建,打造4个高端茶文旅综合体。吸引2名博士、23名技能人才回乡创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00余名,推选齐鲁乡村之星7名、乡村文旅带头人6名。倡树新风,全力推动文化振兴。建成特色文化展馆7处,修复文物、标志性建筑13处。举办全省首届炒茶技能大赛、“茶之旅”骑游大会、艾草文化节、猕猴桃采摘节等活动。研发了7款“艾草”产品,植入“艾健康”文化内涵,为“艾草”产业增加收入100万元。绿水青山,全力推动生态振兴。6个村实施旧村改造,村村通自来水覆盖率100%,10个村完成生活污水改造。西苑庄代表全市迎接环保部“三网合一工程”检查。北部山区60公里旅游路全线贯通,新建农村四好路51公里、公园18处,新增绿化6.2万平。亓家滩获评“省级景区化村庄”,赵庄等5个村获评“省级和美乡村”。强本固基,全力推动组织振兴。11名支部书记获得省级以上荣誉,24个村集体获市级以上荣誉。对“茶香果韵”示范区内的10个村,坚持“四联、四统、四共”,建立了联合党委,擦亮“山水红盟”党建品牌。

邱家店镇坚持组织领跑,把稳发展“方向盘”。实施“跨村联建”融合发展,开展头雁激励、对标提升、擂台比武三大行动,趟出了“党建引领、区域共建、全域振兴、先行共富”的发展新路子。实施“人才回引”工程,探索推广职业经理人模式,经验做法在《中国村庄》《支部生活》刊发。优选828名党员担任中心户,建立“吹哨报到”制度。办好党味、情味、土味三味课堂,形成“村干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村民教育新格局。探索乡村红色物业,风景变“钱景”,培育全国文明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6个。改革助力,增强发展“内动力”。依托股份经济合作社,打造强村公司。先后打造刘家疃村汶元研学公司、王林坡村邱农品公司、五里井村邱农服务公司。通过“协商置换、入股分红、委托经营”等方式,盘活宅基地160处,引入村级项目12个。实行“国有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土地托管模式,以“保底收益+二次分红”等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共富,实现适度规模种植面积近10000亩。产业融合,激活发展“新业态”。品质打造姚家坡针织专业村、五里井中药产业村、刘家疃亲子研学村等,创新开设“河畔夜校”,定制研学游、农事游、民俗游等特色课程,点燃乡村共富“新引擎”。由中国乡村振兴袁家村课题组规划设计,在王林坡村重点打造“乡村民俗生活体验区”和“市民游客休闲娱乐区”两大功能区,激活乡村旅游新场景、新业态。独创“多村联建、共聘共管、资源融合、资金统筹”方式,村级增收300余万元。现代食品产业园对口采购前店、后店等6村农产品,绿色低碳新质印染产业园辐射带动姚家坡、北王庄等传统针织行业,汶水片区、国际花木城共创“赏花木、游汶河、坐漂流、体验汶水人家”文旅格局。

(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贾志群 庞静娴)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