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这个发生在八十多年前的故事,仍在激励着无数人的心灵。那一年,红军正处于最危急的时刻。几万将士浩浩荡荡越过无数重重山岭,来到贵州境内的乌江边。眼前是汹涌咆哮的乌江,对岸是敌人的重兵把守。就在这个危急关头,一位年仅19岁的小战士挺身而出,提出了一个大胆而明智的计策,帮助红军渡过滚滚乌江。这位勇敢的小战士不畏艰险,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毛主席为之动容,赞叹"军中有神人"。那么,这位小战士究竟是如何献计的?他的计策又是什么?当年的那一幕又是如何上演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热血沸腾的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红军陷入绝境,乌江之困扼杀

1935年1月,在整整一年的长征行军之后,红军3万余名将士来到了贵州境内的乌江之滨。他们曾以为,在这里可以喘口气,休整补给后继续前行。谁曾想,更为艰难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乌江遥望去,宽阔的江面上水流湍急,阵阵狂澜直冲云霄,发出振聋发聩的怒吼声。江面宽达250米,两岸悬崖陡峭,高耸入云,形同一道天堑巨壑横亘于前,将红军的去路完全切断。就在红军疲惫不堪之时,一股60万重兵的国民党围剿大军已经迅速兵临城下,距乌江仅有咫尺之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形势陷入了绝境,危机四伏。红军目前仅存3万余人,战斗力几近全无,伤亡更是遍及各路。如果强行渡江,势必会遭到国民党重兵的疯狂扫射,将会付出惨重的牺牲。但若就此止步,也定会被围堵的大军一网打尽,从而使革命事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眼见着前有狼后有虎,红军上上下下无不心急如焚。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毛泽东主席更是夜不能寐,在江边踱步沉思,他清楚地意识到,此战一败即万事付阙,必须想个妙计。

就在这时,一个年仅19岁的普通战士挺身而出,他来自乌江一带的当地农民,熟知乌江的地形地貌,瞬间灵机一动,提出了一个大胆而巧妙的计策。只见他径直走向毛主席,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军礼,随后便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小战士献计,提出新颖渡江方案

那位19岁的小战士名叫石长阶,是一名普通的红军战士。他出生于贵州乌江一带的农民家庭,自小就靠打鱼为生,对乌江的地形环境了如指掌。

石长阶见过不少次江水暴涨,亲眼目睹过无数船只在汹涌澎湃的乌江中遭覆没。他知道,想要顺利渡江,仅仅依靠普通的渡船根本行不通。于是,他主动向毛主席献计,提出了一个大胆而新颖的渡江方案。

他说,虽然江水湍急,但乌江两岸却生长着大片的野竹林。这些竹子足可以用来编织成结实的竹筏,比起小船来说,竹筏的浮力更强,抗浪能力更佳,正适合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渡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长阶的建议立刻引起了在场指战员们的热烈讨论。有人担心竹筏承载力不足,无法装载大量人员和物资;也有人质疑,就算能渡过去,但是如何在敌人的火力严严实实的监控下安全渡江。

面对种种质疑,石长阶并没有气馁,而是耐心解释道:虽然单根竹子的确承重有限,但只要将数量足够的竹子紧紧编织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个面积极大的竹筏,从而提高浮力和载重量。至于敌人的火力,可以先派出小分队掩护,伺机渡江,随后再陆续调集大部队过河。

石长阶侃侃而谈,掷地有声,令在场的指战员无不折服。经过反复的权衡,毛主席最终拍板决定:采纳石长阶的建议,利用乌江两岸的竹林,编织成大量的竹筏,分批次潜移渡江。

决策一旦定下,红军便迅速行动起来。战士们赶往林地,只砍伐雄竹,谨慎使用当地资源,且按照村规民约,事先与村民们商议赔偿数额,以示对民众的敬重。不久,一个个结实的大型竹筏便在战士们手中渐渐成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仅仅制作出竹筏还远远不够,关键是如何安全渡过湍急的乌江。毛主席亲自部署了详细的渡江计划:首先派出少量先锋力量,乘着夜色掩护,悄悄潜渡到对岸,卫生侦察,为主力部队的渡江扫清道路。

一切准备就绪,危险渡江行动就要拉开序幕。这个艰难的决策,注定将改写红军长征的命运...

三、惊心动魄一幕上演

夜幕低垂,乌江两岸一片肃静,只有江面上汹涌的水流在咆哮。这是1935年1月的一个寂静夜晚,红军却没有片刻可以歇息。

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先锋小分队开始悄悄行动。他们乘坐着事先编织好的竹筏,在黑暗的掩护下,缓缓离开江岸,朝着对岸艰难前行。一排排挺拔的战士身影在湍急的江面上时隐时现,每个人都竭力掌控着自己的动作,生怕惊动了敌人的哨兵。

先锋小分队由年轻勇猛的战士们组成,石长阶就在其中。他手持长矛,肩负起一路引导大家前进的重任。尽管江水湍急,寒风刺骨,但他丝毫没有迟疑的神色,目光坚毅,显现出一股子英勇的战斗意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他们的动作还是引起了敌人的注意。江对岸的国民党士兵突然发现了异常,顷刻间,火力就向先锋小分队猛烈扫射过来。炮火在夜空中闪现出一道道火光,随之而来的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面对突如其来的炮火袭击,石长阶当机立断,大声命令战士们:"小心回避!你们继续前进,等主力部队空运过来,就能顺利突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罢,他便挺身而出,高举长矛,做出一个又一个防御的动作,为其他战士争取宝贵的时间。与此同时,乌江另一端的红军阵地也开始反击,数十门大炮齐鸣,给予敌人有力的火力掩护。

在互相的炮火交织之中,惊心动魄的一幕随即上演。一枚敌人的炮弹正中石长阶的身体,他应声倒地,殷红的鲜血瞬间在江面上绽放开来。

"前进!继续前进!"石长阶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对着远方的战友们大声呼喊。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只留下一地鲜血在江面上逐渐扩散开来。

在石长阶等先锋战士的不懈努力下,数十个竹筏终于抵达对岸,为红军后续的全面渡江扫清了道路。可是,英勇就义的石长阶却再也看不到这一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红军取得关键胜利

先锋小分队成功渡江,为红军后续的全面行动扫清了道路。作为交火的第一线,他们可谓是用鲜血和生命为大家开辟出了一条突破口。

曙光初现,随着夜色的渐渐消散,江面上的景象也变得清晰可见。乌江水面上,数十个大型竹筏正在波涛汹涌中左右摇曳,船上密密麻麻全是身穿军装的战士。他们正是主力部队,在先锋小分队的掩护下,趁着夜色悄然抵达了对岸。

江对岸的敌人虽然发现了渡江行动,但为时已晚。他们连番猛烈的炮火,被红军多路兵力的火力压制住,无法奏效。更何况,当大部分红军渡过江面后,敌人的火力攻击反而会转而伤及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军主力一旦抵达对岸,便迅速摆开阵型,展开了新一轮的战斗。枪炮声、炸弹声、呐喊声在山谷间此起彼伏,硝烟Four四起。国民党军队凭借人数和火力的优势,企图重新将红军逼向绝境,但红军将士纷纷重拾希望和勇气,个个斗志昂扬,奋勇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