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峰(1922-2015年),山东泰安人,共产党员。闯关东来到东北,是牡丹江市基础教育事业的开创者之一,牡丹江市青梅小学创办人。历任牡丹江市第四完小、清福小学、师范附小、先锋小学等多所小学校校长,连续多年被推选为区、市人大代表。离休后,担任西安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长达20多年,曾多次荣获区、市、省、全国级“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先进个人”的称号。

(张秀峰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秀峰像)

(整理/陈达张秀峰在其著作《回首与期盼》中回忆道:“我的降生地与泰山比邻,是山东省泰安县东南乡的寨山前村”。而他出生的日期却成了一个谜,连其母都无从记起,只是含糊的告诉他在盛夏时节。长大后,张秀峰将其自定义为:1922年农历六月初七。

在旧中国,对于绝大多数贫苦家庭而言,为了家庭生计而奔波的父母,令孩子能够温饱、健康成长已属不易,耗费极大精力好不容易将四个儿子养大成人的张秀峰父母,无暇顾及孩子的出生日期也在情理之中。

求生闯关东

在1928年(即民国十七年),中国正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齐鲁大地军阀割据,战火连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一年,天灾人祸接踵而至,旱灾导致庄稼歉收,使得原本就分外困苦的生活更加艰难,仿佛连一丝希望的曙光都变得遥不可及。

乡亲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寻求一线生机。自张秀峰的二哥被军阀抓去充当“壮丁”后,家境也每况愈下,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全家生活陷入了绝境。

万般无奈之下,张秀峰的父母也告别了亲友,带着一家人踏上了充满艰辛的“闯关东”之路。

那一年,张秀峰只有六岁。他依稀记得自己坐在柳条筐里,手把筐沿,随着家人的担子一路颠簸。其父亲及两位兄长轮流挑着担子,艰难地行走在望不到尽头的路上。

年幼的秀峰还不太懂得生活的艰辛,对于风餐露宿的无助和煎熬还懵懵懂懂。每当渴了饿了,他仍是毫无顾忌地会向父母伸手要吃要喝,而父母和哥哥们总是将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食物和水留给他。

(闯关东 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闯关东 来自网络)

当全家人走到吉林柳河县时,小秀峰突然听到了父母的争吵,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惊恐。原来,为了减轻旅途的负担,父兄们商量着要把他送给一户好人家。这样,既能让小秀峰有活下去的机会,也能让家人的负担减轻一些。然而,家母坚决反对,哽咽着说:“一家人走到这一步不容易,怎么能想着把孩子卖掉呢?无论生死,一家人都要在一起!”就这样,张秀峰幸运地留在了家人身边。

一年多的风餐露宿和艰难跋涉之后,他们终于抵达了梦寐以求的目的地——宁安县沙兰镇三道沟屯。并找到了张秀峰的舅父家,总算有了一处可以安身立命的之地。

起初,为了维持生计,张家的三个成年男人不得不在当地的两大家族——张俊山和刘才的家中做长工,以换取微薄的收入。幸运的是,这两家坐地户对待干活从不偷奸耍滑的他们还算友善,从不打骂和克扣劳金。一年后,8岁的小秀峰也开始为刘才家放猪。刘家的二儿媳妇对秀峰很是照顾,在秀峰帮她做饭烧火时,她则会偷偷地经常将煮好的鸡蛋送给秀峰吃,这是小秀峰在家中亦难以享受到的美味。

经过几年的辛苦劳作,张家人境况得以显著改善,便开始自己去开荒和租地。好在老天爷赏饭吃,连续几年的好收成,不仅让张家人衣食无忧,而且也开始盖了新房,养起了牲畜,张家大哥还娶了家住在三块石的李姓姑娘当媳妇。

闯关东的张家人在东北的好日子,终于有了盼头。

在当时,东北的土匪多如牛毛,沙兰镇三道沟的张俊山和刘才家的两个大院,都雇有炮手看家护院,那些四处横行的“小线”(五人以下的小股土匪),他们不敢招惹那些有枪的大户人家,便专挑那些相对富裕些的家庭下了狠手。

张秀峰至今还记得,在那年中秋节的前夕,父亲用一根烧火棍成功吓退了三四个土匪。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夜里,一位住在岭南的老乡急匆匆地跑到张家报信,告诉他们有三四个土匪闯入家中,正在用烧红的铁棍折磨人。土匪们还放言:得到的财物太少了,他们还去打劫下一家。

听到这个消息,父亲张文忠立刻拿起一根烧火棍,悄悄躲在牛圈旁,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时近中秋,那晚的月光格外明亮,不久后,张文忠便看到前方出现了三四个人影,他大声喝问:“你们是谁?不说话,我就开枪了!”对方听到这话,立即停下了脚步,胡乱放了几枪后,便逃之夭夭。躲在屋内的张家人都屏住呼吸,揪心地牵挂着张文忠的安危。

实际上,当张文忠看到土匪被吓跑后,也担心土匪意识到自己是在虚张声势杀个“回马枪”,于是,他便快速地跑进了张俊山家的大院内寻求庇护。

当父亲张文忠确认安全后,才返回家中,这时全家人才松了一口气。

(东北土匪 来自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北土匪 来自网络)

第二天清晨,当家人来到院子里,看到眼前的景象全部惊呆了——土匪留下的三个子弹头全都打在了牛圈的立柱之上,略有不慎张文忠就可当场丧命。

回想起来,那晚的经历确实让人感到后怕。(未完待续)

感谢张智强先生对本文做出的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