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夕大火
1938年11月12日深夜,正在熟睡中的长沙人民,纷纷被门外的叫喊声吵醒。当他们穿上衣服,睁着惺忪的双眼看向窗外,只看到了一片火的海洋。
这场火灾来的蹊跷,又烧的迅速,很快全城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建筑就陷入了火海。人们为了逃命只好带着家眷向城外奔逃,一时间整个长沙城痛哭,喊叫声乱成一团。
尽管很多人因为吵闹声被惊醒逃出生天,可是也有不少人没有及时撤离建筑,被活生生的烧死在了大火中。
本来日军来袭之前,全城百姓就逃得所剩无几,可仅在这次大火中丧生的人就超过了2000人。大量的房屋和人民财产被烧毁,侥幸逃脱的人们最终难逃贫困的命运。
这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震惊全国的“文夕大火”。
先不谈大火造成的损失,单就火灾发生的原因就有很多值得推敲之处。不过此时的国民党政府似乎并不关心起因,而是急于找到一个替罪羊。
当时正任长沙守备司令的酆悌成了合适的背锅人选,他第一时间就被关押了起来,即将送往军事法庭接受审判。
听说了这个消息急坏了一个人,他正是周总理。原来这位酆悌曾经救过总理的性命,而且还屡次营救我党人士,正因如此总理急忙出面向蒋介石求情。
这位酆悌究竟是什么人?长沙大火之中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酆悌
文夕大火
多年以后,一份当年在长沙大火发生期间,由长沙警备司令写下的《酆悌遗著:焚余日记》进入到公众视野。在这篇不足一周的日记之中,清楚的记录了这场灾难的来龙去脉。
原来整个的火灾并非意外所致,而是有预谋的人为纵火。
蒋介石在1938年10月武汉沦陷之后,对长沙当地的官员下达了一个秘密命令:
一旦长沙可能沦陷,必须在日军进城之前放火烧城,不给敌人留下任何物资。
当时的日军在中国崇尚“以战养战”,而蒋介石的这个命令则被叫做“焦土政策”。
由此可见这把火必然是因此而起,不知道是下面的士兵公然抗命,还是调度出了问题。日本人还没打过来,长沙城就已经被付之一炬了。
在酆悌的日记中看来,他并没有直接参与这次纵火。因为在大火燃起的时候,他仍在睡梦之中。
在被家人喊醒后他看着滔天的火势,一时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他本想调来消防队扑灭火势,可是由于为时已晚对于灭火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事情发生以后,手下的守备人员告诉他,看到了城内的保安大队拿着汽油和茅草等物在城中出没。
这样一来是谁放的火也就呼之欲出了,可是酆悌知道,那支部队是湖南省最高长官张治中的嫡系。无论是否是他们干的,最后的责任也大概率落不到这些人的身上。
而他们背后的张治中恐怕必将挺身而出,平衡各方面的证词之后,甩锅给其他人。
作为长沙城的守备司令,自己难逃其咎,即使闹到蒋介石那里恐怕也没有脱罪的可能了。
事实证明事情的走向也正是这样,随着纵火的真凶逍遥法外,酆悌也被押入监牢,等待军事法庭的审判。
本来蒋介石听说此事虽然震怒,可是却没有杀掉酆悌的打算。
不过此时的蒋介石忽然收到了特务头子戴笠的情报,酆悌当年多次靠着人际关系解救共产党人的历史被告发,他便动了顺势除掉酆悌的念头。
世人皆知蒋介石最忌讳的正是身边人“通共”。张治中本来就有心严查严办,加上蒋介石的松动,酆悌的罪行没费多大力气就被定下来。
快速审判后紧接着快速处刑,无论是国民党内还是酆悌在其他势力中的关系网,都没来得及解救他的生命。
11月20日,长沙警备司令酆悌和警备二团团长徐昆被判死刑。罪名是“辱职殃民,误信谣言,惊慌躁切,罪无可逭。”而作为张治中嫡系的保安处长徐权,仅仅是撤职查办。
听到酆悌即将被判死刑的消息后,周恩来急忙发动自己的关系网,争取解救酆悌的机会。可惜他还是慢了一步,听说周恩来为他求情,反而激发了蒋介石的戒备之心。
就这样,酆悌被执行死刑。
酆悌之死让周恩来十分悲痛,他的死让我党失去了一位好朋友,也预示了蒋介石政府不分青红皂白,只讲裙带关系的作法,势必会迎来失败的未来。
酆悌跟周恩来究竟有着怎样的过往?他解救了包括周恩来在内的我党人士是怎么一回事儿?
酆悌
1903年酆悌出生在湖南省一个贫苦的家庭里。由于幼年丧父,所以他的童年一直生活在困境之中。因为家庭的原因,他幼年辍学到布店当学徒补贴家用。
然而这段经历并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起色,年纪稍长他就来到更加繁华的广东谋生。
在广东的日子里,他从事过各种工作,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他认识了此生最大的贵人许崇智。
许崇智是粤军司令,也正是靠着他的关系酆悌得到了报考军校的机会。
许崇智
1924年5月,酆悌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在军校之中他认识了同年的陈赓等人,这也成为了他日后加入军队的契机。
毕业后酆悌留校,很快就加入了校内的孙文主义学会。
在学会中酆悌很快成为骨干,这些政治活动锻炼了酆悌的组织能力和演讲能力。
在一次精彩的演讲之中,他的表现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
当时的蒋介石被称为“黄埔校长”,所以对他盲目崇拜的青年很多,酆悌就是其中之一。
蒋介石对这位身带书卷气却不迂腐的年轻人也很喜爱,几次叫他去单独面谈,还送了他不少的礼物。
1926年酆悌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一师的政治部主任,这个职位非同小可,尤其对于刚刚年满23岁的酆悌来说更是如此。
也正是在此时,他认识了很多共产党中的骨干,包括周恩来在内。
提到酆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在国民党内十分重要且神秘的组织——复兴社。
这本来是一个仿照法西斯国家创办的一个特务组织,不过这个组织的创始人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
这个组织最初有十三人,为了效仿法西斯德国的“盖世太保”称呼,这些人也被称为“十三太保”。
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臭名昭著的戴笠了,身处其中的酆悌自然也是蒋介石的亲信。
截至1932年,酆悌作为蒋介石最信任的人之一,不但先后参加了两次东征和北伐,还担任着国民党内的实权人物。
在他出国镀金以后,就爬上了国民政府军厅长的位置,还被授予少将军衔,一时间风头无两。
可是在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候,将来的不幸结局似乎也埋下了祸根。
酆悌与周恩来之间的情义,让蒋介石对他的信任不断消磨,除掉他的想法也日益强烈,最终一步步走向悲剧。
1927年4月12日,北伐战争节节胜利之时,蒋介石政府却掀起了血雨腥风。史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此时的上海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很多我党的关键人员都成了反对派缉捕的对象。
当时的酆悌虽然是蒋介石的心腹,可是他自身对于清剿共产党人的作法,还是不认同的。
不过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很多事情他只能按照命令行事。
但当听说手下的士兵抓住了一个“大人物”时,酆悌还是忍不住询问了具体的经过。、
听到这个人名叫“周少山”,酆悌的心脏猛地一跳,似乎发生了自己最不想看到的一幕。
他急忙去见了这个囚犯,刚一见面他看着那张熟悉的脸,很快就意识到这就是曾经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两人的关系即使老师和学生,也是好朋友,如今见对方身陷囹圄,自己不能见死不救。
青年周恩来
此时的周恩来被关押在一处教堂,酆悌前去探望的时候,在警卫中发现了一个熟人。
这人名叫鲍靖,同是黄埔军校的同窗,也是一位共产党人。看到这个人,酆悌意识到他是混进来营救周恩来的。
只要当时的酆悌出声示警,那么无论是周恩来还是鲍靖都难逃一死。不过重情义的酆悌在劝解周恩来的过程中,从始至终都没有发出警报。
第二天他就接到了消息,周恩来在被押解到监狱的途中逃脱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酆悌松了一口气,他虽然因为违抗了蒋介石的命令而心中有愧,但却因为自己的好友逃出生天感到由衷的高兴。
本以为这件事神不知鬼不觉,可是没想到他因为放任周恩来被救走这件事,成为了戴笠向蒋介石举报时口中的叛徒。
这件事以后,蒋介石虽然没有马上和酆悌翻脸,可是在他的心中对这个人已经产生了怀疑。
不久后又一件事让酆悌给蒋介石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蒋介石开始反共以后,国民党中的很多人对他的行为看不惯。其中就有一位名叫华克之的人,他公然反对蒋介石的卑劣行径,在公众场合不止一次的宣传倒蒋。
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华克之曾被蒋介石下令逮捕,后经民主人士解救出狱。
酆悌对于华克之仗义执言的做法比较欣赏,为了保护他,便让他在自己的手下工作。
后来华克之再一次被特务抓捕,这次酆悌以上司的名义,又一次把他救出监狱。
然而此时的华克之对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的痛恨,仅仅靠着酆悌的安抚已经无法平息。他精心策划了一个刺杀汪精卫的计划,他选择的场合正好蒋介石也在场。
汪精卫
虽然因为最后遇到了意外,刺杀失败,可是却也竟出了蒋介石一身冷汗。
事发后华克之潜逃,作为屡次三番保全他的酆悌自然受到了牵连。
蒋介石免去了他的一切职务,痛骂一顿后将他暂时放过。但这可能是酆悌最后的机会了,蒋介石对于他的怀疑已经到达了接近顶峰的程度。
虽然蒋介石打算放弃酆悌,可是由于他曾经是国民党内的一个核心成员,了解很多党内机密。如果贸然处置他而无法除掉他的话,恐怕会把他逼向共产党阵营。
如果这样一位了解己方底细的人投向共产党,带来的损失是蒋介石无法承受的。
因为这个原因,蒋介石首先以“失职”为理由,把酆悌调离了核心部门,减少了他参与重要工作的机会。
其他人见到酆悌失宠,当然逐渐拉开了和他的距离,怕自己受到牵连。在酆悌不经意间军统特务也开始了对他的监视。
官职一降再降,酆悌距离南京也越来越远。等他被调到长沙守备这个位置上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被蒋介石彻底放弃了。
此时的酆悌已经是一个可以随时牺牲的小人物了,悲剧的是他本人心中其实是没有全然背叛蒋介石的。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此时的蒋介石手下集中着一批腐败无能,只会党派倾轧,争权夺利的人物。
他们虽然不能富国强兵,可是在蒋介石看来只要是对他“死忠”,替他整人杀人的就是心腹。他并不需要手下人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只需要无条件的支持他就可以。
正因为做不到这一点,才导致了酆悌悲剧性的结局。他含冤被杀也预示了这个腐败的政府必将被推翻的命运。
假如酆悌能够早些觉醒,或许弃暗投明的他会迎来不一样的人生。
可惜人生无法假设,在他执迷于蒋介石幡然悔悟的幻想的时候,就早已被死亡的绞索套牢了。
对此,各位读者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