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元帅蒙哥马利于一九六零年五月第一次到中国访问,也是专门为了结识中国领导人而来,蒙哥马利一见到我国领导人就寒暄道:“三大战役据说是你一手策划的,这可是太厉害了!”我国领导人笑道:“我最得意的是四度赤水!”那么四渡赤水究竟有何意义?可以被授予这么高的评价呢?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
不了解长征的人一定会嗤之以鼻,三大战役都是决定国家解放的关键战役,可以说是举世闻名,四渡赤水为什么这么重要,凌驾于三大战役之上?这一仗的意义不在于歼灭了多少敌军,而在于它的重要性,不但粉碎了蒋介石想要彻底歼灭红军的图谋,而且保存了红军的战斗力,为以后的主力转移奠定了基础,甚至西点军校这个举足轻重的学校,也把这一战列入了教科书之中,便于学员们更好地学习和研究。
一九三零年到一九三四年,蒋介石先后五次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在头四次围剿战役中,我军均取得良好效果,击溃了敌军的围剿。在这段时间里红军取得了许多胜利,扩大了革命根据地的面积,获得了广大民众基础。但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作出了“保存红军主力,从革命根据地撤离”的决定。
1934年十月红军中央系统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红军在长征前期遭受了巨大的伤亡,特别是在冲破了湘江防线之后,红军的伤亡很大。不管我们如何进行战略转移,都逃不过敌人的包围,如果我们继续往湘西方向推进,很可能会全军覆没。一九三五年一月,伤亡惨重的红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冲过乌江夺取贵州遵义。蒋介石听闻后大吃一惊,当即命令他的直系军队及当地军阀共150余个团,立即向遵义进发,决心把红军主力围困在这里。
这时我军在遵义召开了一次遵义会议,这次救国救民的大会用了三天时间,总结了以往反围剿的经验,从此战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时我国领导人虽然恢复了对红军的领导,但是仍然遇到了许多困难,这时红军已经被蒋介石布下的重重包围打到只剩下三万余人,其中又有不少人在湘江之战中负伤,因此这支残缺不全的部队要突破他们的防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是对我国领导人的作战指挥能力的最好的检验,我国领导人在权衡之后,决定舍弃遵义退到四川,只有与红四方面军汇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取胜。而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斗争很多,不但地方军阀之间,甚至蒋介石的军队也有很深的内讧,为了保存力量,他们当然不会把红军赶尽杀绝,蒋介石虽然派出了数十万的军队,试图将中央红军团团围住,但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可以在包围圈还没有完全合拢之前,找到包围圈的弱点,然后突围而出占据主动。至此,红军四渡赤水正式拉开了序幕。
1935年1月19日红军从遵义出发前往赤水和土城,一月二十四日红军发起了“土城”之战,蒋介石一声令下,国军立即向土城方向进发,双方军队以土城为中心,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战斗。更糟的是,我们在敌人的战俘数口中,得到了错误的信息,对敌人的数量和武器装备都有错误的估计,这时我国领导人建议我们不要跟敌人硬碰硬,要主动撤退,等过了赤水再说。
这次的赤水之战是敌人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蒋介石早已料到红军会过江,因此在赤水河以西布下了大量兵力,以逸待劳只等着敌人往枪口上撞,因此此时红军的形势十分严峻,稍有不慎,就会落入对方的陷阱之中。土城之战后我国领导人观念发生了变化,我们抛弃了沉重的武器,轻装上阵,更能充分利用我们的游击战优势。红军于一月二十九日成功越过赤水河,向四川南部的古蔺、叙永地区进军。
此次红军在赤水渡江胜利后,依然无法摆脱困境,川军密切关注红军的动向,派遣10余个旅在红军可能通过的区域布防,并在长江两侧增设了许多隐蔽的碉堡,以加强军事力量,使红军无法通过长江。我国领导人对蒋介石接下来的行动有了很深的认识,他把中央红军带到了云南东北一个小城镇扎西镇。在大家休息的时候,召开了一次重大的会议,我国领导人在会上提出,我们的前进路线已经被挡住了,我们应当把计划转移到敌军力量较弱的地区去。
现在敌军在长江两边驻扎了大量兵力,等待我们自投罗网,前进必死无疑,倒不如掉头返回黔北,再来一次二度赤水,对方绝对想不到我们会突然杀回来,无法判断我们的行踪,反倒有了脱身的可能。我国领导人的一番话,让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有人说道:“土城一战,我们好不容易逃出来了,怎么可能回头?”我国领导人微微一笑,摆了摆手,“我们这么做,就是为了迷惑对手,让对手措手不及,然后我们就可以占据主动,让他们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我们要去哪里,他们也不知道从哪里调集兵力,到时候他们肯定会慌乱,我们就可以慢慢地磨掉他们的防备力量,冲破包围!大家都听懂了这样的意思,叫道:“好一个二度赤水,一定能让国民党的反动派吃不了兜着走!”
红军休息了一夜,从扎西出发,向贵州疾驰,这段时间红军的行军速度很快,而敌方军队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敌人还在扎西一带消灭中央红军的时候,我们已经到了二郎滩,蒋介石和他的部下,对我们的进攻大吃一惊,他们说我们的动作很奇怪,我们的移动速度很快,而且还在不停地移动,根本看不出我们的意图。红军过了赤水河,趁敌军防守松懈,数日之间,便一举攻克了黔北桐梓镇的战略要地,贵州的王家烈大为焦急,他派出了大量的兵力驻扎在娄山关,这里地势陡峭,道路狭窄自古以来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形势。
而那时红军兵力不足,又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攻打这里,若不能尽快攻下这道关口,蒋介石的增兵就会把他们团团围住,那将是一场灾难,而我们经过三天的努力终于在28号的时候,夺回了遵义。遵义战役虽使敌人伤亡惨重,却没有动其筋骨,我军在战场上的不利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蒋介石为挽回颜面,又把军队调到遵义一带,使红军四面受敌,情况十分严峻,本来是一场大胜,现在却被敌人团团围住,我们被敌人逼到了绝境。
蒋介石不相信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军阀,所以他自己坐飞机去重庆,亲自指挥战斗,命令部队采取碉堡战术,企图把红军逼入乌江以北的狭窄地区,我国领导人自然看穿了蒋介石的意图。三月十日我国领导人在会上说:现在我们必须从遵义撤退,全军三过赤水河,以游击战来消磨敌人的力量!
但这样的提议却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有些人认为越打越消耗我们的力量,我们就应该尽快离开,也有人认为我们应该去攻打其他地方,只有这样可以扭转战局。可是我国领导人觉得,照这样下去,纵然侥幸取胜,也难逃敌军的包围圈,吃不到一点好处,对于整个军队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不负责。我国领导人经历了激烈的讨论和游说,终于说服了其他成员,一九三五年三月十六日,我们在茅台镇成功地第三次越过赤水到达川南,暂时脱离了敌人的包围。
蒋介石原以为红军折腾的目的是要过长江,立即调集大量兵力,对红军进行围剿,而红军主力部队已经关掉了无线电,所有人都躲到了赤水河边的一片林子里,然后又派出一支队伍,把指挥部的无线电信号调到了古蔺,蒋介石果然上当了,立即在古蔺布下了埋伏,后面的援军也正在赶往这里。
于是大量的敌军进入了赤水河的边境线,而我军的主力则占据了上风,他们第四次越过赤水,向贵州进军,此时蒋介石太过自信,我国领导人乘着敌人主力向古蔺进军的机会,轻而易举地过了乌江接近贵阳。在前进的过程中,我们还让士兵把“进攻贵阳,抓蒋介石”的标语,传播得很广。当时蒋介石驻扎在贵阳仅有两个团,听说红军正往贵阳进攻,吓得魂不附体,当即命令第三纵队的孙渡出兵贵阳,孙渡则率大军长途跋涉400多里直逼贵阳,蒋介石大为感动,当众称赞他忠义。
但是红军并没有想要生擒蒋介石,夺取贵阳,这样的攻城战必然会造成很大的伤亡,这与我们提出的保留有生作战力量、进行战略转移的目标相矛盾,我们的意图仅仅是要把孙渡从云南调走,好让红军进入云南。四月十八日中央红军渡北盘江,数日后直抵云南路上一帆风顺,云南的防御部队早已十分薄弱,无力与中央红军抗衡,当红军快要抵达昆明时,便打出了“进攻昆明活捉龙云”的横幅,把滇系军阀们吓了一跳,纷纷调兵遣将救驾,但红军却借着这个机会,从金沙江上冲了过去。
红军主力四渡赤水时九师在乌江一带为我们提供了掩护,在这段时间里,红9师先后歼灭了敌人5个团总计2000人,五月六日在云南省洪门渡等渡口,我军成功地渡过了金沙江,同红军主力会合。蒋介石得知自己上当,既愤怒又佩服,四渡赤水虽然不能说有多大的功劳,但确实是神来之笔,它的战略意义很大,首先我们完全打垮了敌人在川黔滇包围中央红军的妄想;其次这对我国领导人重新建立领导地位,并取得指挥权具有重要的意义。不知道大家是否也认同这样的观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