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何谓女兵,我想大概就是那些集美丽温柔,威武坚强于一身的女子,但她们的身份不仅仅只是一位女子,更是一名光荣的女战士。
她们,明明也都是爱美的姑娘,她们本应该也拥有花一样的美丽人生。
但生逢乱世,在那些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她们同很多热血男儿一样,为了保家卫国,选择从军入伍,毅然拿起枪杆,奔赴战场,奋勇杀敌。
看,她们在战场上忙碌的身影,是那么英姿飒爽,又是那般光彩夺目,像一朵朵盛开的铿锵玫瑰。她正因为有了她们的存在,才让原本冰冷的战场更多了几分温情。
志愿军战士欢迎文工团到来
71年前,在那个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上,又有多少忠骨至今仍埋在异国他乡,又有多少英魂终有幸回归故里。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可歌可泣的英雄,都值得被后人所永远铭记,而这其中,也有不少曾壮烈牺牲的志愿军女战士,她们的姓名也应该被我们所知晓,她们的事迹也理应被更多人所铭记。我们日夜都在期盼着他们和她们的凯旋回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志愿军战士回国奔向亲人
2014年3月28日,在韩国仁川机场,韩方向我国移交了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之后从韩国运回沈阳,正式安葬于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这一消息,一时间也牵动了一位86岁老人的心弦,勾起了他太多的战争往事和回忆,437具烈士遗骸终迎来了回归故里之日,然而他等了这么多年,却依旧没能等到她的归来........
志愿军遗骸回国
这位86岁的老人名叫仇永生,曾经也是一名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而让他这么些年都始终牵挂的那个她,正是他昔日的战友,志愿军女战士王维洁。
每每想到王维洁的尸骸都还深埋异国他乡,无法归国时,他都觉得心痛和遗憾,不忍再去回忆那段历史。
仇永生
但为了争取到王维洁的志愿军烈士身份,他还是选择向人们讲述了关于志愿军女战士王维洁生前最后的那段峥嵘岁月。
初入朝鲜,立军功
的时间回溯到1950年,也就是朝鲜战争爆发的那一年。恰逢解放军20军团到了苏州太仓新塘镇进行招兵,当时的王维洁和仇永生都还只是两个就读于黄渡师范一年级的年轻中学生。
身为校友的二人,最后都有幸被招入伍,并一同编入了20军89师267团政工组,成为了新兵,但主要还是负责一些宣传工作。
同年9月,朝鲜战场,风云再起,随着美军在仁川登陆,北朝鲜军迅速败下阵来,美韩军队将战线一路从南至北不断推进,直至鸭绿江畔。
形势危急,我国在关键时刻决定出兵朝鲜,仇永生和王维洁所在的20军,随后也紧急接到调令。此时的仇永生和王维洁才刚结束新兵训练,不曾想,就这样无缝衔接,直接奔赴了战场。
他们跟随着部队乘坐火车,先是到达了吉林通化,但此时已经是东北的11月了。一下火车,气温骤降,当地的志愿军士兵们都早已披上了厚实的棉衣棉裤和毡帽。
但刚到来的20军战士们此时还依旧穿着单薄的军服。但战事在即,时间已经不够他们再去临时筹集更多的厚衣物,便又匆忙地踏上了前往朝鲜战场的征途,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那鸭绿江.......
这时候的仇永生和王维洁心里也都明白,他们将是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部队之一。
初入朝鲜,由20军,26军和27军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在经过长达一周的紧急行军后,便于11月末在朝鲜长津湖地区与美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冰雪鏖战。
“小百灵”
长津湖的风雪,相比于我国东北还要冰冷刺骨,气温一度只有零下30-40摄氏度。但此时由三个军组成的多达10余万名志愿军战士,却只能昼伏夜行,忍受严寒的残酷考验。
在厚厚的积雪中艰难前行,紧接着解饿,疲惫也随之涌来,时刻考验着志愿军战士们的身体极限,和作战意志力。
据仇永生的回忆,他们刚一跨过鸭绿江,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那凛凛的寒风,还有那美军铺天盖地般的弹药倾泻,狂轰滥炸。
眼看着对面的美军都是飞机坦克大炮的轮番登场,此时的志愿军们所使用的武器,却几乎都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所缴获的“万国牌”枪支弹药,不仅弹药补给困难,也严重缺乏大火力武器,或连仅有的迫击炮也因这酷寒天气,而丧失了原有的威力。
但年仅17岁的小姑娘王维洁不仅没有表现出胆怯和畏惧,反倒还主动用一个自己制作的简易铁皮喇叭,为别的战士们不断加油打气,鼓舞士气。
环境虽艰苦,但是王维洁却总是那么充满活力,那么乐观阳光。只见她一边奔跑,一边拿起小喇叭高唱着《白毛女》与《刘胡兰》。时而还敲起快板,大声唱着:
“人民英雄志愿军,单衣胶鞋抗击美军,我们的意志像钢铁,掀翻美帝坦克旅.......”
一时间,这位年纪轻轻,个子瘦弱矮小的小姑娘,也立刻引起了大伙儿的注意,再加上她的歌声嘹亮,鼓舞人心,因此,战士们也亲切地称呼她为“小百灵”。
“雪中天使”
“小百灵”王维洁,除了主动在战场为战士们鼓舞士气以外,她还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安置和照顾伤员。
长津湖之战,既是雪战,也是血战,硬战,所以志愿军方面伤亡人数众多,再加上寒冷天气,因此所造成的非战斗减员人数也不少。
虽然没有投身战场前线,参与战斗。但身处后方部队的王维洁也格外忙碌,她不仅要仔细登记清楚每一位受伤志愿军的姓名,血型等相关信息,还得要帮忙寻找并筹集到尽可能多的救援担架和抗寒的棉被等等。
20军与美军在长津湖交战了多久,王维洁就在冰雪战场上跑了多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
冷了,她就抓一把雪在手里来回搓,纵使自己的双手,双脚和稚嫩的脸庞,因长时间处于低温而导致最后被冻伤,冻烂,她也总是会在第一时间将自己的棉被让出来,拿给更多更需要温暖的志愿军伤员们。
由于冻伤太过严重,也导致王维洁即便在后来春天来临,天气转暖以后,她的手和脸依旧是呈现出令人心疼的紫红色。
还有一次,王维洁好不容易从当地居民家借来了牛车,想要用来护送和转移伤员,但谁知却遇上美军的一顿轰炸,牛车直接被轰散架,没有了牛车,伤员怎么办?
王维洁索性就地取材,用两根木杆子做成简易的担架,在风雪中护送伤员到后方医院。
这样的王维洁,早已让人忘却了她还仅仅只是一个17岁的小姑娘,战场上的她时而化作“小百灵”用清脆入耳的歌声抚慰战士们疲惫的身心,时而又像“雪中天使”一般,带给伤员们温暖,给予他们更多生的希望。
王维洁(中)演出
终于,历经一个月的冰雪交锋,长津湖一战,最终以志愿军取得胜利而结束。
据仇永生的回忆表示,当时20军所面临的主要对手是来自于美军的王牌之师海军陆战一师,但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极端艰难的境地之中,志愿军最后却依然还能战胜强大的美军部队,可以说已经算是创造了一个战场奇迹。
17岁的“小百灵”王维洁,也因在此战中的出色表现,而被记三等功。
再入朝鲜,成永别
长津湖一战结束后,王维洁和仇永生所在的政工组被调回吉林通化,稍作休整,静待任务。
1951年3月,正值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期间,政工组再次接到入朝参战的命令,但这一次,王维洁和仇永生则被分配到了20军第60师的部队之中。
在“打过三八线”的口号鼓舞下,王维洁和仇永生再度奔赴朝鲜作战。然而,不曾料到,这一次的离开,却成为了一次永别,王维洁再也没能回归故土。
3月末,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全部转移到“三八线”以北附近地带。
在前三次战役中,中朝军队虽然取得了三战三捷的大胜,但也正因这持续不断的作战,致使志愿军部队疲惫不堪,后勤补给能力严重不足,在作战物资,生活物资,粮草储备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困难。
后方物资供应不上,致使每个在前线作战的志愿军战士所能使用的枪支和弹药都极为有限,再加上衣物淡薄,致使直接被冻死的情况屡屡出现。
在最艰难的时候,志愿军们几乎是直接睡在了雪地里,口渴了,就直接抓一把雪含在嘴里,饮雪止渴,长时间喝不上一口热水,也吃不上一顿热饭。
饿死的,冻死的,比比皆是,但他们都是一个个同王维洁一样年纪轻轻的娃娃。
激战至4月中旬,最新一批入朝支援作战的志愿军第3兵团,第19兵团已分别在三八线附近区域集结完毕,原处于休整状态的第9兵团也立刻重返战场前线。
终于,经过顽强作战,在歼灭了李承晚近5个师的兵力以后,志愿军部队顺利越过了三八线。
但此时,北汉江河支流昭阳江那刺骨的江水,又成为了志愿军们所要面临的又一大难题。每每回忆到此处,志愿军老兵仇永生的眼泪总是忍不住夺眶而出:“江水及胸,非常刺骨”。
那天过江时,师长也曾劝诫王维洁不要过江,身为女同志可以继续留在“三八线”以北地区的后方工作,但是她却执意要过江,坚持要求跟随部队继续参与战斗。
当时,所有的男战士们都脱下衣物,将其顶在头顶上方,不至于完全弄湿。但身为女战士的王维洁就不同了,她只能身穿厚棉袄淌过这寒冷湍急的江水。
当好不容易到达江对岸时,此时的王维洁,早已全身湿透,但偏偏却没有干的衣物可以更换,为了不让战友们担心,王维洁始终坚持说自己不冷。
虽然嘴上说不冷,虽然在人前总是那般坚强,但是再强壮的身体也会有被压垮的那么一天,就在王维洁跟随60师部队进行后撤的途中,王维洁生病了,高烧不退。
为了不给战友们添麻烦,即便身体难以坚持行军,王维洁也坚持不坐担架。
她总是如此,总是为别人着想,于是她的病情再次加重,几度陷入昏迷的状态,但战场环境恶劣,更缺乏相关的医疗物资和药品。
由于没有药品,因此战场卫生员也只能不断烧热水给她喝,尽量缓解她的不适,但却无法治疗她的病情。
白天,战友们轮流抬着王维洁进行撤退,夜晚休息时,则将她放在树下并为其盖好被子。
这一次,上天没有同情和怜悯这位善良温柔,坚强勇敢的志愿军女战士。
5月24日的这一天,天阴沉沉的,还飘起了小雨,雨水不断从树叶间滑落,有的还滴在了王维洁的脸上,此时的王维洁虚弱不堪,甚至连一口热水也无力再喝下,一旁的仇永生呆呆的望着她,因为他也无能为力,他知道救不了她了。
第二天下午三点左右,王维洁再也没能睁开双眼,她的生命被永远定格在了18岁。
但由于当时前线的战争还在继续,战士们无法将王维洁的遗体带回国内,因此只能无奈地选择将她就地安葬。
仇永生和其他的几名战士,一起抬着王维洁的遗体至一处山沟中,由于没有体面的棺材,因此仇永生只能找来一条白布,小心翼翼的盖在了王维洁的遗体上。
又担心王维洁的遗体被敌军所发现,于是大家又不得不找来更多的一些树叶和枯树枝一起盖在王维洁的安葬之处,为其做掩护。
迟到45年的阵亡通知书
时隔多年,仇永生依旧还记得王维洁是被埋在韩国江原道北部麟蹄郡的一座山坡上。
由于始终放不下这位昔日的女战友,在战争结束后,仇永生还连同其他几位战友一起前往当初埋葬王维洁的地方,想要寻回她的遗体。
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王维洁当初的安葬之地或许早已被青青绿草所覆盖,就算是面对地图,仇永生也已经无法准确的记起究竟是埋葬在哪座山了。
王维洁的去世,除了他的战友仇永生等人,最伤心的莫过于她的父母了,在王维洁去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王维洁父母都始终不愿相信女儿葬身异国他乡的这一个事实。
直到1952年,民政局主动给王维洁家里送去了相应的抚恤金时,此时的王维洁父母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女儿真的回不来了。
曾经,为了保家卫国,王维洁同其他志愿军战士们一样,舍弃了小家,保大家。但令人无奈的是,我们最终最亏欠的人依旧是父母。
后来,在王维洁的家乡苏州太仓新塘镇,人们为了纪念在战场牺牲的志愿军烈士们,为其建造了一座烈士陵园,但同样牺牲在朝鲜战场的王维洁却遗憾的未能进入烈士的行列。
虽然人们都知道她在战场牺牲,但是由于始终未见她的战场阵亡证明,所以她也未能进入烈士陵园。
这也让王伟杰的父母深感痛心,王 维洁的哥哥也曾向仇永生讲述道,自己的父母临终前依旧还心存遗憾:
“女儿17岁参加抗美援朝,牺牲在异国他乡,最后却进不了烈士陵园。”
于是,自那时起,仇永生便下定决心要找到相关的资料证明,来为王维洁争取到烈士的名分。
于是他和曾经的一些战友们一起致信给了20军的前军长余光茂,这才从余光茂那里得知原来王维洁的阵亡通知书早在1954年就已经签发,并送往了她的家乡太仓。
直到1996年,仇永生才和战友们最终在太仓市民政局找到那份迟到了45年之久的“王维洁战士病故证明书”。
结语
王维洁,一位花一样的18岁女孩儿,她的歌声曾回荡在朝鲜上空,激起了战士们的作战士气,她的身影曾穿梭于长津湖的冰雪之上,只愿为战士送去温暖,而后,她却长眠于异国他乡,深埋于那冰冷的泥土之中。
王维洁遗像
如果你能看到今天祖国的一片繁荣之景,不知你是否会会心一笑,你的牺牲没有白费,虽未魂归故里,但是你却不曾被遗忘,人民依然记得你,也会一直记得你,“小百灵”。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