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76年10月某日,赵光义成功跳过他哥哥宋太祖赵匡胤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直接继承大统,当终于坐上了龙椅百官朝拜的时候,他按捺不住不住内心的狂喜:

“老子终于不用当千年老二了!”

赵光义是一位有“远大理想”的帝王。他觉得,他哥哥的一切都应该是他的,不仅他哥哥打下的江山是他的,他哥哥还没打下的天下也应该是他的。不够,还不够!我不仅要当天下的帝皇,还要当文人的精神领袖,万千少妇的王!

总之,额的,都是额的!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烦恼。

首先,他要解决第一个烦恼,继承皇位的合法性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光义其实也很郁闷。毕竟第一次抢皇位,操作流程不熟悉,他也没有他哥哥当初“黄袍加身”的深思熟虑和条件,他也来不及在他哥死前让他签个字盖个章或者按个手印啥的。虽然实际上他已经坐上了皇位,但他知道,底下的臣民大概率是不认同他这个“非法”天子的。加上皇宫中又传出了他哥哥驾崩当夜“烛影斧声”的“谣言”,更是加深了大家伙对他继承皇位合法性的质疑。

一般来说,在古代,想要合法继承皇位一般有几个途径:

第一,天下大乱,你带着兄弟们拨乱反正,推翻前朝,重塑乾坤。这时候大家都认可你,只需要在完事后拜一拜上天,取得上天的默认之后再制作一份上天许可证明(即位诏书),然后向天下宣告就成了。比如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等开国之君。显然,赵光义不符合条件。

第二,如果此时这个天下已经有主了,但你觉得这个天子很废,你就是想把他干掉,那怎么办呢?还是有流程,首先得获得绝大多数文臣武将的支持,来一套拜相,称公,加九锡的流程,最后强迫前任老板承认自己的无能,“心甘情愿”地把房本换成你家名字,这叫禅让。比如王莽,司马家族等。

第三,如果此时的老板是你爹,恰好你爹生前已经指定了你做继承人(太子),那就简单了,在你爹没反悔之前,等着你爹死或者提前让你爹死就完了。但是如果你爹指定了合法接班人,而你又不服怎么办?那也是能操作滴,只要让你爹重新选你当接班人就成了,这叫夺嫡。当然狠心一点的,也可以让你爹除了你之外没有其它接班人选,比如李世民同志。或者在接班人继位后强夺大位,比如朱棣同志。

第四,还有一种情况,前任老板耍无赖,生前没指定接班人或者生不出接班人,死前也没来得及指定接班人,这种情况一般有大臣按照礼法根据血缘关系远近挑选接班人,再以太后的名义隔代指定接班人,比如嘉靖道长。这叫“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郁闷的是,这位赵老二不满足上述任何条件。但这合法性问题得解决啊,想来想去,赵光义还是选择蹭一波“兄终弟及”的法理性,但是问题来了,人家是皇帝生不出儿子才有兄终弟及的说法,实在不行,你说前任老板儿子太小没能力管理国家,你勉为其难“兄终弟及”一下也勉强说得过去。但问题是,人家赵匡胤不仅能生,还有两个儿子活到了成年,你总得给大家一个说法吧。

有了目标,办法总是比困难多。于是赵光义吩咐亲信太监王继恩捏造了一份传位诏书。当然这虽然有一定的“合法性”但却没有什么说服力的:前老板都没了,公章又在你手上,还不是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呗,糊弄谁呢。

于是,为了让这份“兄终弟及”的传位诏书具有公信力,赵光义又煞费苦心地编造了一个大公无私的故事:

据说,据说啊,他哥哥赵匡胤黄袍加身后,每天都为天下大事劳心劳力,正所谓“抢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他哥哥为了守好这好不容抢来的家产,生怕自己的家业步了前朝的后尘,被外人抢了去,他愁得茶饭不思。

这时候,他们的母亲杜太后看出了宝贝儿子的烦恼,临终前把赵匡胤叫到身边循循善诱地说:

“你一介武夫,却能荣登大宝,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赵匡胤:“咱家祖坟冒烟了。”

杜太后:“扯啥呢!是因为周世宗让未成年的儿子当皇帝,这才给了你机会!如果你想咱大宋千秋万代传下去,就要吸取前朝的教训,等你死后,先传位给你弟弟光义,你弟弟死后传位给三弟光美,光美死后又传回给你大儿子德昭,就这样循环传下去,国家就能永远掌握在咱老赵家手上,千秋万代”

赵匡胤幡然醒悟,果然还是老母亲会玩:“我听妈的!”

于是,赵匡胤就在他妈面前亲自写下来兄终弟及的传位诏书,由太监王继恩亲自保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光义编好故事,正陷入自我感动之中,可是转念一想,不对劲!还是不对劲!这证明合法性的“物证”是有了,可还没有“人证”呢。老哥和老妈也不能从棺材里爬出来当人证啊,你总不能亲自出来做证明吧,这不就成了贼喊捉贼了吗?至于王继恩,可太监,他还算是个正常人吗?还是那句话,公章都在你那,还不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办法还是比困难多!这个问题好解决,只要找一个“人证”不就成了。但这人证可不好找,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德高望重,他说的话必须能得到所有人信服。

第二,深受他哥赵匡胤的信任。

第三,忠于他哥,但又很识相,能及时把忠心给自己。

第四,虽然是墙头草,但又得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会到处乱说。

根据这些要求,他锁定了赵普。没错,就是那位“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同志。

首先,赵普是他们的发小,跟赵匡胤关系情同兄弟,深受赵匡胤的重用。不仅是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主要策划人,还在赵匡胤时期长期担任宰相,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他说的一定有公信力。

其次,赵普的论语学得很到位,深谙为官之道。作为官场不倒翁,老混子,赵普为人处事滴水不漏,见官说官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他比谁都清楚。

于是赵光义让太监王继恩把“传位诏书”拿给赵普,赵普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二话不说马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美!于是在修订版“金匮之盟”中就多了一位人证:

杜太后病重,宋太祖赵匡胤在旁侍疾,老赵一点也不担心杜太后身体支撑不住,专程把非亲生好兄弟赵普召到宫中,在赵普的亲自记录之下,老太后不急不缓地跟儿子交代了“兄终弟及”的嘱托,并得到赵匡胤的认可。

有了人证物证,赵光义迅速把这个感人的故事大肆传播,总算暂时压下了此前“烛影斧声”的谣言,给自己继承皇位赋予了”神圣”的法理性。

当然,这个“兄终弟及”的故事虽然美好,但却有一个大坑。

既然“兄终弟及”是你老赵家的优良传统,又被你赵二赋予了优先继承顺序的法理性,而他本人又是“兄终弟及”的最大受益者,那他死后就不能把皇位直接交给他儿子,只能先给他弟弟赵光美,赵光美之后还得先轮到赵匡胤的儿子,就这么一直轮下去。虽然说“皇位轮流坐,迟早还得轮到他儿子”,可谁能保证他弟弟不耍无赖,占了茅坑就不走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个问题也是难不倒他的:

只要这些合法继承人全都没了,没人可以“兄终弟及”了。为了天下苍生,国家太平,那就只能“子承父业”了嘛。

于是,三年后,公元979年,他的大侄子,宋太祖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在跟随他北伐之后,因为赵德昭帮军中将士争取封赏,被他喝斥,退朝自杀,年仅29岁。赵光义哭了。

公元981年,宋太祖的四儿子赵德芳,民间传说中“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八贤王原型,在家中突发疾病,暴毙而亡,年仅23岁。赵光义又哭了。

公元982年,“兄终弟及”的第一继承人,他的亲弟弟赵光美,被赵普告发意欲谋反且屡教不改,被一贬再贬。984年,被贬到房州,当年,又死了,年仅38岁。赵光义再次例行痛哭。

至此,所有满足“兄终弟及”的合法继承人全都没了,按顺序,也只能轮到他儿子了。

于是,公元995年,他的儿子赵恒被册封为太子,就是那位以一己之力让后世所有帝王没脸到泰山封禅装213的宋真宗同志。这也算是为后世省下了一大笔财政支出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解决继承皇位的合法性问题对于赵光义来说只是紧急但不太重要的事,对他来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

比如,超越他哥,完成他哥都没能完成大一统功绩,这是武功。

比如,他要当文坛领袖,开创千古未有的文治。

再比如,他还要玩最漂亮的女人,这是业余爱好。

他啥都想要。他哥能做的,他也要做;他哥做不到的,他更要做;他哥的女人,算了不好意思上手,那就毁了吧,虽然玩不了前皇帝的女人,但可以玩前朝皇帝的女人嘛,都一个味。

总之,新朝新气象,我赵光义,就是跟你赵匡胤划分界限!

于是,赵光义别出心裁地干了一件事:改名。

赵光义原名应该叫赵匡义,在赵匡胤夺得大统之后,为了避讳,于是改名赵光义。这是常理,毕竟皇帝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他的三弟,大哥当皇帝时,赵匡美改成了赵光美,轮到他二哥当了皇帝,又得改名赵廷美,也够费劲的。

按理说,赵光义登基后完全不需要改名字,可人家就是要与众不同,于是改名赵炅,太阳底下一团火,新朝该红红火火的嘛。

赵炅不仅自己改名,还要把族谱也得改了。按照他老赵家的族谱,他这一辈属于匡字辈,那么他们几兄弟的儿子就是德字辈,比如他哥的儿子赵德昭,赵德芳,他的儿子赵德明,赵德昌等,他弟弟赵光美的儿子赵德恭、赵德隆等。

这怎么能行呢,我赵炅是太阳底下最大的一团火,我赵炅的儿子也应该是你们儿子老大,我赵炅的赵就是跟你们赵不一样的存在!

于是,赵炅给自己的儿子们也改了名字,把原本他这一脉德字辈的儿子全改成了元字辈。元就是第一的意思。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