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红四军政委,新中国成立后未被封将,后来吞药自尽
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那是无数革命先驱用他们炙热的生命血战沙场换来的,有多少英雄豪杰征战一生,马革裹尸,没有他们我们便无法享受如此安逸快乐的生活。
这些革命先辈们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成就了不可磨灭的辉煌战绩,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就是红四军政委陈昌浩。
陈昌浩,又名陈海泉,曾用名苍木,1906年8月18日,出生于武汉市汉阳县永安堡戴家庄,早年入武昌大学学习过,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5月任共青团湖北省委宣传部干事,同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后来慢慢地销声匿迹,他的人生开始了一大转折,最终导致西路军的惨败。
党中央对北上的红二、四方面军极为关怀,电讯往来不断,询问和指示两军的行动,并令红一方面军做好一切迎接工作,同时派两个特别支队南下,先后攻占了会宁城、隆德的将台堡等地,以迎接红二、四方面军。
那时的西北,正是秋高气爽之时,在这个宜人的季节里,古老的会宁城披上节日的盛装,五颜六色的标语贴满了大街小巷,鲜艳的红旗在城头迎风飘扬。城内路上,为会师搭起的彩门格外引人注目。"来了!来了!"随着阵阵欢呼声、鞭炮声、锣鼓声,红一、四方面军终于在会宁会师了。整个会宁城沸腾了,处处是欢歌笑语,喜气洋洋。在两部举行的庆祝会师联欢大会上,红一方面军指战员把早已备好的大批慰问品--毛衣、毛袜、手套等赠给红四方面军的战友。两军战友含着激动的泪水,抛下肩上的背包,紧紧拥抱在一起,互致问候话语。掌声、笑声、欢呼声,像一阵阵春雷,响彻会宁上空。
正在北进途中的红二方面军指战员闻知红一、四方面军已经会师的消息,心情分外激动,他们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行军的速度。红一、二方面军又在将台堡会师,在规模盛大的联欢会上,欢乐的气氛再一次弥漫在红军指战员的心头。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了从1934年秋开始的战略大转移的历史任务,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围追堵截聚歼红军阴谋的破产,证明了任何雪山草地般的自然险阻都无法阻挡红军北上抗日的步伐,并为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的思想财富--长征精神。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密切协同,取得了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最后一战--山城堡战役的胜利,使陕甘革命根据地更加巩固,同时对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起了重要促进作用。
在那时陈昌浩为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后来与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因为当时装备落后,虽然取得了战役的胜利,但是损失太大,最后仅剩下数百人到达新疆,还有几千人返回延安,剩下的不是牺牲就是流亡西北。
后来陈昌浩辗转来到武汉。此后,陈昌浩人生的轨迹与自己的老搭档徐向前迥然相异,这恐怕是两人分手时所无法料到的。
陈昌浩来到武汉的第二天,就来到革命老区湖北英山县,打算在这儿重举义旗,建立一支抗日武装。但当地的反动武装非常嚣张,陈昌浩感到自己的愿望难以实现。此时的陈昌浩思念亲人的心情更加强烈,于是给他在汉阳老家的亲友写了一封信,约他们见面。在汉口,与阔别10年的老母和妻儿见过面后,陈昌浩了却了一桩心事,然后赶赴陕北。回到延安后不久,他因患有严重的胃溃疡,被批准到苏联治病。从此,开始了他长达10多年漂泊异国的生涯。
1941年,德国突袭了苏联,陈昌浩被紧急疏散到一个名叫科坎加的小镇。在这时,没有人知道他曾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局委员和红军最大的一个方面军的总政委。他的昔日战友们在国内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时,陈昌浩则在采石场做苦力维持生活。
后来在抗日战争结束后,远在国外的陈昌浩多次给党写信,希望回国工作,后来,蔡畅途经莫斯科,专门看望了陈昌浩。通过蔡畅,陈昌浩再次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表达了回国服务的请求。
陈昌浩回国在之后,因为中苏关系恶化,他与妻子格兰娜感情破碎,他的幸福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因离党多年未被封将,最后由于进入特殊年代,陈昌浩感到绝望,在一天晚上吞食了大量的安眠药离世,享年61岁,他的尸体也被弃之荒野,如今的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里也只是空空的骨灰盒而已。
后来,在1980年8月20日,党中央为陈昌浩举行追悼会。由军委副主席徐向前主持,王惠德同志致悼词,李先念、王震、陈慕华和陈昌浩生前好友,以及群众代表500余人参加了追悼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