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2月8日,天气晴朗,深圳的冬天连刮到脸颊上的风好像都是轻柔的,邓颖超恍惚间以为是已故的爱人又陪伴着自己踏上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0岁的她,终于在这个冬日登上深圳水库右副坝。

在她从高处俯瞰这片水库时,一路上的疲惫好像也随着眼前的景色消散殆尽,只余下满腔复杂交错的情绪。似欣喜,似感慨,又似了却万事后的心满意足。

于此处,恰好能让她将整个水库连同周围的建筑、树木尽收眼底,只见水流清澈,倒映着粼粼波光与蓝天。任谁看到这一幕景色都会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深怕惊扰了这片静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颖超自下车就未曾掩饰她此程的目的:

“我要了却周总理一个未了的心愿,代表他来看望大家,看深圳水库。”

亲眼看看香港供水工程,一直是周总理的一个心愿。

那么,当年是什么始末缘由下开始了这项工程?

为何周总理如此看重这项工程呢?

这一切还需从改革开放前的香港供水问题说起...

周恩来与东深供水工程

1963年,对香港人而言是极其艰难的一年。

已经连续九个月滴雨未落的香港陷入绝境,香港方的限水政策不断更新,也将香港居民逼迫到更为艰难的境地。

最严重的时候,香港居民要两周才能洗上一次头,刷牙也只能以吃苹果的方式代替。

用水危机,伴随着严苛的限水政策,一度成为那时香港人的噩梦。

严重缺水情况下,人民群众的日常用水已经无法得到保障,甚至时常发生因抢水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于,香港当局以商会与工会为代表,向广东省政府发来求救信息。

对此,广东方面没有犹豫,当即以船运的方式为香港供水,这一举措显然解决了香港人的燃眉之急,但水运的方式不可能长久为续。

一方面,这一方式所输送的水源终究有限;另一方面,也对人力物力造成不可忽视的消耗。

后来,出于对时势的反复揣摩,香港政府向广东政府提出引东江水供香港的请求。

发源于江西省的东江会从西南部进入广东,是一条稳定的、水量充沛的、距离香港最近的自然河流。

可以说,东江是为香港供水水源的最佳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显然,修建供水工程,并非直接选择东江就可以一路顺遂地解决问题。

之所以供水问题会成为一块长久卡在港粤之间的“硬骨头”,一方面在于香港眼下尚处于英国控制中,工程开启势必需要同港英当局进行交涉。

而另一方面,由于地势问题,要引调东江水势必要将其支流的石马河水流抬高,实现河流倒流以达到“南水北调”的目的。

由于工程难度重大,当时工地上甚至张贴着“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这样气势磅礴的大字标语,以鼓舞广大工程建设者。

因际工程问题牵涉重大,关乎多方区域的民生问题,广东省政府未敢耽误,第一时间将这份请求报送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曾想到,这份与往日一样报送的文件会引来周总理的亲自批复。

周总理十分重视这项工程,并在6月10日当天就对文件作出批复,5天后由中央正式发文——《关于向香港供水谈判问题的批复》。

这份批复不仅是开启这项工程的重要根据,更是改变香港民众生活的关键。

周总理本人对这项工程同样极为重视,在处理工作期间,他不忘时时关注着工程施工进度。

而邓颖超作为人民总理的爱人,才会在后来尽己所能地想要了却总理的心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年底,周总理途径广州期间,在听取广东省水利电力厅领导对这一工程准备的详细报告后,经过多方讨论研究,正式同意并批准了工程建设方案。

不仅如此,总理也竭尽所能地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各项问题。

例如,通过统筹全国多方力量集中建设供水工程;亲自批示向工程建设所调运的800吨钢材;从援外经费中拨出专款,由中国政府负担此工程的全部费用,总计3800万元。

由此,全称为“广东省东江—深圳供水灌溉工程”的东深工程正式开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项用时不到一年的东深工程,在定下工期的时候并不被各方看好,包括香港政府。

因为此工程的难度大家有目共睹,要在一年内解决可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广大的工程建设者就是顶着这样的压力,夜以继日地投入到其中。

简陋的环境、相对落后的设备、巨大的工作量,都不足以阻拦工地民工们的积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什么在支撑着诸多工程建设者呢?

在后来的采访中,符天仪、何霭伦、陈韶娟几位首期工程建设者争相发言:

“当时,我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尽快让香港同胞喝上充足的水!”

就是时时铭记着的这个念头,成为鼓舞着无数建设者持续奋斗的无限动力。

但这项工事难度颇大,其建设过程也注定无法一帆风顺。

由于广东近海,因而不可避免的,在建设阶段中遭受了数次台风的侵扰。

最严重的一次,是当年10月份的一次超强台风,引发的东江支流石马河大洪水。

当时,台风把整个工棚吹翻,有人在风雨倾盆时越过一片汪洋关闭泄洪闸,有许多人为了抗洪而冒险修建堤坝,更有人在狂风暴雨中坚持工作,献出年轻的生命...

皇天不负苦心人。

1965 年 2 月 25 日,是值得港深双边铭记的一天。

这天,历时近一年,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设安装的东深供水工程如期全线竣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此,远在香港岛的港人拧开水龙头时,无数的人对着流淌而出的涓涓清水喜极而泣。

这意味着,缺水将不再是悬在他们头顶的一把危及生命的铡刀,更意味着他们并未被祖国所遗忘!

也是由这天开始,源源不绝、奔腾不息的东江江水,越过绵延的数座大山,经过石马河,在注入深圳水库后为香港供水。这水,犹如雨后甘霖一般滋润着干涸许久的香港。

后来,东深工程又经历了兴建与多次改建,在今天仍然成为为香港供水的主要源流。

只是遗憾的是,与众多工程建设者一样牵挂着供水工程的周总理,由于晚年仍一直为国事而操心费力,未能在竣工后亲赴深圳了解这一重大建设的成果。

因此,这桩心事也成为总理生前不时挂念在心的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涓涓清流润紫荆,共同托起家国情

“患难见真情”,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人用以形容于困境中所看到的真感情、真善意。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东深工程对香港与内陆之间关系的写照。

无论是周总理长久对此的牵挂,还是参与这项工程倾注磅礴之力的无数人,哪个不是盼望着尽早解决香港严峻的缺水危机?哪个不是期待着香港同胞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即使那时的香港仍处于英国的控制下,但祖国仍义无反顾地将解决香港人民的问题放在首位。

东深工程建造期间,我国竭尽全力地守护工程落地,集结全国力量为工程保质保量,无不体现了中央以积极的态度解决香港与内陆的问题。

而正是在此过程中,粤港交往增多,进一步深化了双方关系,也为后来香港的回归起到不可忽视的奠基性作用。

正如香港经济学会顾问刘佩琼,在谈及东深工程时感慨的那样:

“祖国永远是香港的靠山,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央都是急港人所急、想港人所想,全力维护和增进香港市民的福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管是在香港尚未回归的上世纪,还是在本世纪初珠江三角洲出现的严重枯水期,都未曾动摇过祖国向香港供水的决心与行动。

历史变迁,却不会改变香港永远归属中国的事实,而祖国也永远会是香港最可靠,最坚固的后盾。

香港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祖国的支持,香港的安定也离不开祖国的护航,而东深工程也将会长久地与粤港澳大桥、与一系列“挺港”措施一同,成为连接香港与祖国的牢固纽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12月,邓颖超在登上副坝时,曾满怀深情地对随行工作人员说:

“周总理生前没有来得及视察这项供水工程,我代表他来看望大家。

希望你们继续努力,把工程建设和管理好,为促进香港繁荣稳定,为密切香港同胞同祖国人民的联系作出新的贡献!”

而今,距离东深工程首期的完成已过去半个多世纪,随着这一工程的不断发展升级,一代又一代的“香港送水人”接过时代的接力棒。

但如奔腾不息的东江水一般,不会改变的始终是粤澳间的拳拳真情,也是不同时代里同样秉持着守护香港同胞生命水的“东深人”的心。

祖国与香港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深情无论置于何种时代背景下,都不会改变!

结语

今天,历史仍然铭记着周总理,人民也仍然怀念着周总理。

与周总理一样,邓颖超也用她的一生,诠释着何为为人民服务,何为为中华复兴而奋斗。她将自己终身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国家与人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邓颖超同志离世后,当她的遗体运到八宝山革命公墓时,街倒两侧都站满了自发前来送别的人民——党不会忘记,人们同样不会忘记这位无私奉献、辛勤工作的好干部。

淮安市的周恩来纪念馆中,每天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而周恩来与邓颖超的骨灰便静静地陈列其中,在无声中将他们的故事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