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历史上,曾出现不少卓尔不群、令后世或惊叹或折服的杰出女性,但如果要搞一个民国奇女子排行榜,有一个人的名字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

她才华绝伦、文采飞扬,一生写下了大量锦绣文章和精彩诗词,被誉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是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

她风华绝代、姿容秀丽,被誉为“民国第一名媛”,连刻薄的女作家苏雪林也称赞她“美艳有如仙子”;

她特立独行,绝不苟且,她是一朵孤绝的花、一枚骨灰级“剩女”,找不到称心的男人就宁愿一辈子单身,也决不肯违背自己的内心;

她成名于文界,也曾短暂进入政界(当过袁世凯的花瓶秘书),又曾游弋于商界,是一位经商有道、达则兼济天下的富婆,能赚会花,经济上高度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就才貌双全却终身未嫁、文界政界商界通吃的民国传奇富婆——吕碧城。

吕碧城祖籍安徽旌德,1883年出生于山西太原。其实她本名吕贤锡(一个很男性化的名字),字遁天(逃到天上去做天外飞仙?好霸气的字),碧城只是她的号而已。

她是家中四朵花之一,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另有两个哥哥幼年即夭折)。

吕碧城虽非出生于什么豪门大族,却也是不折不扣的书香世家。他爹吕凤岐是清末翰林院庶吉士,做过山西学政。这人有才有识,这里藏了三万多卷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吕碧城的母亲严士瑜也是一位出身名门的才女。爹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教出来的四个女儿当然也个个知书达礼、秀外慧中,号称“一门四才女”,连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章士钊都大加褒赏。

在四姊妹中,吕碧城无疑是最优秀的。她5岁能对诗,7岁能作巨幅山水画,后来还练出一手绝活——填词。据说吕碧城12岁时写的一首词让当时最牛的评论家樊增祥大为惊异,还专门写诗赞扬。

1895年,59岁的吕凤岐因病去世,在严氏夫人和四个女儿悲痛万分之际,族人却蓄意侵吞她们的财产。万般无奈下,严氏放弃了所有财产,带着四个女儿投靠娘家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庭劫难未平,吕碧城又经历了一件在当时堪称耻辱的事——或许是嫌弃吕氏母亲太穷,或许是忌惮未来的媳妇太出风头,原已与其订亲的同乡汪家要求退婚。这无疑让年仅12岁的吕碧城再次遭受巨大的心灵煎熬,也为她后来的终身不嫁埋下了伏笔。

后来,吕碧城跟着大姐寄居舅舅家中(大姐嫁给了表哥),从此手不释卷,发奋苦读。如果吕碧城就这样下去,就不可能造就其传奇的一生了。真正改变她命运的是一次离家出走。

1904年,吕碧城想去天津探访正蓬勃兴起的新学,却被舅舅大骂。倔强的吕碧城便两手空空、孤身一人踏上了开往天津的火车。

抵达津门时,她身无分文,人生地不熟,幸了被一位好心的旅馆老板娘收留。

为渡过难关,她写信到《大公报》向舅舅同事的妻子方夫人求助。没想到这封信被《大公报》总经理英敛之看到,被她的文笔惊艳到了,竟然亲自陪同方夫人去探望她。吕碧城又即兴作了一首词,再次震撼了英敛之,他当即聘请吕碧城为见习编辑。她由此成为中国新闻史上首位女编辑。

有了《大公报》这个大舞台,吕碧城的满腹才华真正有了用武之地。她连续刊发了一系列鼓吹女子解放或宣传女子教育的文章、诗词,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响,不少社会名流、文人雅士钦慕不已,纷纷与她诗词唱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人将吕碧城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有的更肉麻,竟然捧上“三千年彤史中发此英杰”之类的高帽子,连吕碧城自己看了都不好意思。据说秋瑾本来用过“碧城”的笔名,看了吕的文章后,自愧不如,就再也不用这个笔名了。

随着阅历、眼光、才识的提高,吕碧城已不再满足于《大公报》这个立足点,她开始谋求更大的事业发展空间。1904年,袁世凯支持下的“北洋女子公学”成立,吕出任总教习。

虽然吕碧城的知名度、影响力与日俱增,可她的感情世界仍是一片空白。或许才识越高,越有男子能入其法眼。

追求吕碧城的人不但多如牛毛,而且有很多都是高官、巨贾、才子,可吕碧城却颇有些惊世骇俗地直言不讳,这世上能得到她认可的结婚对象就那么四个人,而且各有不足:梁启超、汪荣宝(曾担任驻比利时、瑞士、日本公使等职)早就有了家室,汪精卫(号称民国第一美男子,其实他比吕还大一岁)稍嫌年轻了点,诸宗元也还过得去,可惜的是头发胡子都白了,有点不般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吕碧城有知遇之恩的英敛之虽有妻室,也曾一心思慕她,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后来二人闹僵,吕碧城果断与其绝情断交。

另外,吕碧城曾担任袁府女眷的家庭教师,与袁世凯次子袁克文经常谈诗论词、互相酬唱,交往颇为密切,给世人留下了不少想象空间。但袁克文比吕碧城小了六岁,再者文学上的地位也无足谈起,自然进不了吕的“候选名单”。

其实她的择偶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文学上的地位,其它如金钱、门第都不重要。可放眼这世上,却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伴侣,她只好“于文学自娱了”。

值得一提的是,吕碧城虽经历了轰轰烈烈的“五四”时期,却并不赞成白话文,而是终身坚持文言文写作。决不随波逐流,哪怕是时代的大潮流,这正是吕碧城身上最鲜明的个性。

辛亥革命后,北洋女子公学停办,吕碧城被袁世凯聘任为总统府机要秘书。但在袁大头这个奸猾的政客面前,吕碧城这种特别有个性的人不可能干得称心如意,或许是不满于自己的花瓶角色,她于1915年炒了老袁的鱿鱼,从此不再踏足政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鲜为人知的是,吕碧城还是一位成功的女商人。她自离开政界后就在上海经商。或许缘于其在京津上流社会旺盛的人气、广泛的人脉,吕碧城经商的收益是非常可观,她自己也不无得意的称“略谙陶朱之学”。

事实上,吕碧城在消费观念上是非常开放和超前的,如果没有稳定且丰厚的经济来源很难支撑。

她在上海自建了一幢豪华的小洋旅,而且热衷旅游,多次游历欧美各国,长期住豪华酒店。此外,她还喜欢跳交谊舞、着华服、学英文……总之,吕碧城虽一辈子打单身,却活得无比潇洒、无比自在。在她眼中,爱情从来就不是必需品。

吕碧城也颇具家国情怀,1920年曾一次性捐出十万巨款给红十字会,抗战时期也多次捐款赈灾或用于保护环境等,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吕碧城中年后致力于宣扬食素、保护动物、戒杀生。从1928年底开始,她就完全食素,1930年正式皈依佛教。此后,她撰写了大量佛学著作,也翻译、印刷了许多佛经。

1943年1月24日,吕碧城在香港溘然长逝,享年60岁。她在遗嘱中要求将存在各处的20多万港元全部取出来,用于弘扬佛法,同时要求把遗体火化,将骨灰和面粉制成小丸,抛入海中,供鱼吞食。

最后,有两个问题供读友探讨:

1、吕碧城一生如此传奇,却鲜有与之相关的影视作品,这是为什么?

2、不少人认为,吕碧城的照片看上去与现代人对美女的定义不太一致,有些照片甚至有点搞怪,你觉得她是美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