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舟双楫》——包世臣

在清朝乾隆至嘉庆年间,随着金石学与考据学的繁荣昌盛,碑派书法亦日益兴旺。当时的艺坛巨匠包世臣以其卓越的著述——《艺舟双楫》助力碑学理论的完善,为新时代的碑派书法添上浓重的一笔。

在书中,包世臣细致地探讨了书法中的技法部分,涵盖了从执笔运锋到结构、章法以及墨法等技法要点。他主张通过深入理解书法技艺的微观层面来提升书写水平,直接明了且易于实践。

因此,此书一经问世,便吸引了众多书学者竞相翻阅,迅速引领起一股北碑文学风潮。

也基于这种原因,包世臣借助其系统详实的技法体系探索出一条具有包氏特色的书法教学之路。

书艺始于指法,终于行间

《艺舟双楫》是包世臣关于文艺方面的论述研究,分为论文和论书两个大部分,其中论书部分收录了包世臣学书历程、书法见闻、书艺见解以及与书法有关的题跋和往来手札。

包世臣论书,首讲法。他的法包括笔法、结字、章法和墨法。

《艺舟双楫——述书下》云:“书艺始于指法,终于行间”,又云:“聚字成篇,积画成字,故画有八法”。

关于笔法,在前人论书之述中比比皆是,但多是晦涩难懂抑或故弄玄虚,若非口传面授,常令后学者茫然不知所从。

包世臣论笔法乃是从最微观的层次去关注书法艺术的学习,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他认为构成笔法的主要因素有执笔和用笔两个方面。只有做到了五指齐力、笔毫平铺纸上、笔断而后起,才能产生中实气满的审美效果。

这在当时是一个极有见地的主张,他已经突破了帖学的一般审美标准,使之与碑学的创作技法和审美取向完美地结合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世臣对于中实气满,着眼点不仅在一个笔画上,而且把它推而广之,认为一字有一字之气满,积字成篇后又有一篇之气满。这也很容易地使他发现了结字和章法中的大小九宫之说。

关于结字和章法,包世臣得于邓石如和王良士。

“完白计白当黑之论,即小仲左右有牝牡相得之意”的基础上,发挥了宋人的九宫之说。

他认为每个字的精神挽结处为整个字的中宫,其余的笔画都要服务于这个中宫,这样以来,整个字的点画安排便会匀称而协调,便能使一个字的气息饱满,此为小九宫之说。

所谓的大九宫,乃是就全篇的章法而言。

中间一字以气息统摄分布在其周围上下左右的八个字,周围的八个字都和中间的一个字处于一种和谐的布局之中,而和谐的布局形成一股看不见摸不到的气,这大九宫中的九个字要是每个字都能做到计白当黑、左右有牝牡相得之意,并且九个字又能够俯仰映带,彼此照顾,便使得这股气在大小九宫中皆得圆满。这实属于包世臣的独见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包世臣还时刻强调以用笔为中心,在用笔的基础上把用笔和结字结合起来。

他认为结字以用笔为基础,但是这种用笔是峻落反收的,而不是像赵松雪那样的平顺之笔。

用笔要是无力,做不到万毫齐力,自然就不会出现王羲之那样矫健有力又极富变化的体势。

至于用墨,古来书家论之者不多。董其昌可谓卓有成就,而包世臣又把墨法和笔法结合在一起论述,他说墨法要以笔法为基础,有了笔法才有可能得到墨法,但是也有人只懂得笔法而不懂得墨法。

因此他主张学习六朝碑刻书法,然而从六朝的碑拓上只能够看到字的笔法,即使在新出土的那些完好无损的墓志铭的精良拓本中,也至多能够得到笔法的来龙去脉和结字的别具匠心以及章法上的浑然天成,对于墨法却无从得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碑派书法核心,“篆分遗意”

包世臣心中的碑派书法以北朝碑刻为中心,继而上溯汉、魏古法。本质在于笔法中的“篆分遗意”,这正是碑派书法的核心价值所在。

文艺的发展似乎都遵循一个规律,大凡当代的文艺者多是对过去朝代的文艺怀有一种憧憬,这种憧憬在现实中往往表现为复古情结。

清代书法也提倡复古,但是清代的复古不同予以往任何一个朝代。由于受西方思想影响,加之明术心学对士人思想的解放已经给予了必要的洗礼,清代的复古思想开始跨越对二王经典的崇拜,转而对被世人遗忘多年的碑刻书法艺术的垂青,具有很强解放性和开拓性。

包世臣继阮元之后进一步“尊碑抑帖”,并且从碑学内部出发对碑派技法作出探寻,推动了清代碑学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并且确立了他书法品评相应的审美标准——“篆分遗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篆分遗意”能寓于真书之中,承继古法传统,须借助于碑派书法技巧要领和审美原则:运笔平铺笔毫,中锋用逆运行,墨色浓重饱满,点画中实气满,遒劲厚重等等。包世臣所心仪的是篆书和隶书那种高古的气息以及道劲峻挺的线条,比起明清以来帖学上的妩媚浮华的姿态更能引起没落封建士人心灵上的共鸣。

于是书法中是否有“篆分遗意”也很自然成为包世臣品评书法品第高低的一个标准。其实,这也正是阮元碑学思想的一个延续,也可以说是对阮元呼唤“颖敏之士”的一个回应。

包世臣对书法史的梳理显示出他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深厚的书法基础,且在很多问题上融入进个人的观点与见解,对书学的发展历史作出重新的审视与描述。但是,由于他对北碑立场的固守造成了其思想上的狭隘性,再加上他受时代所限,在对许多书体、碑帖、流派等的考证上主观臆断,牵强附会,这就导致与书法史史实的扭曲与背离。

虽然包世臣在书法品评上存在着很多的缺点与不足,作为继阮元之后碑派书法重要的实践者与参与者,他的书学理念对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去包派弟子外,其中以表现激进的康有为最为突出,他在《广艺舟双楫》中以纯粹的碑学理念建立的“十美可宗”的审美标准,架构起神、妙、高、精、逸、能的品评框架,将碑学理念推崇到极致。

认真读一本书

关|于|此|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舟双揖与广艺舟双楫

《艺舟双楫》:由清代学者、书法家包世臣撰写,全书六卷。前四卷主要论文,评论古人作法,抒发己见,并录有包世臣自己的书序、碑传等文;后两卷则专为书法理论著作,阐述学书经验与心得,论述汉代以来书法用笔源流,以及为《书谱》辨误等。

《广艺舟双楫》:由晚清时期的康有为所著,又名《书镜》。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大大发展了包世臣著作中论书的部分,继续并扩展了包世臣在书法艺术上的研究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