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险领域我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存在,我自己买保险,每年支付保费大概27万多,我卖保险,已经连续三年COT,当然我也做投资,保险股是我的重仓,三份身份使得我对保险的认知比一般人要更深刻。
我认识几个卖保险二十几年的资深销售,很奇怪他们没有给自己买保险,我还认识几个所谓的保险大V,买了几百万,几千万保险股票,但也没买保险,说到底这些人压根不理解保险的价值,自然没什么专业和忠诚,所进行的就是投机而已。
不理解保险,就无法理解为什么投资保险几乎是必胜之局,不理解投资,就无法理解怎么选择合适的标的。
今天这篇文章我会深度讲解保险,但是因为涉及到的点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我每个点都简单讲一下,我们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想买保险的,想卖保险的,想投资保险的,都可以过来听听,本周天晚上九点直播,有兴趣的预约!
1、保险有什么价值?我们为什么需要保险?
2、保险产品的竞争力是什么?
3、卖保险赚钱吗?报行合一对行业的影响是什么?
4、分级分类监管对行业有哪些影响?
5、什么样的保险公司才是好公司?
6、低利率叠加老龄化,对保险行业有怎么样的挑战和机遇?
7、保险行业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第一、概率性保险的价值是什么?
一个村子有100户人家,每年都会有1户人家失火,失火后救火需要100桶水,那么现在有两个方案:
每家准备100桶水,自己家里着火了就自救
每家准备1桶水,谁家着火了,大家就用村里的100桶水来救火
显然后者是最优策略,整个村子只需要准备100桶水,而前者则需要准备1万桶水,这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这是最简答,最朴素的一种保险价值。比如我来说,我们全家上下所有人都配置了医疗险和意外险,我和老婆孩子还配置了重疾险,那么我们在家庭资产配置里面就不需要再留一份“紧急医疗费用”,不然的话我就要在银行卡里准备50到100万现金备用,这里面其实是一种杠杆。
健康险解决了医疗费用的问题,可以说我们只花了一年几百块钱就实现了半个医疗自由,即使出现了重疾,在重疾险的保护下,我们整个财务不会受到冲击,在选择医疗方案的时候也可以非常真诚的对医生说“请选择最合适的方案,不用考虑费用”。
要知道,但凡人生病了不仅身体痛苦,精神也很难受,容易想来想去,想费用,极少有家庭真的可以随时拿出几百万而且不对家里有影响的。
除此之外,健康险还解决了医疗资源的问题,比如绿通住院,比如专家会诊,比如特效药的采购和报销等等。
所以我们看到即使在全民免费医疗的英国,也有11%的人群选择了购买商业保险,,这意味着大约11%的英国人口拥有私人健康保险。这一比例在欧洲国家中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事实反复证明:优质的医疗资源一定是稀缺的,稀缺资源的分配要不靠权力,要不靠钱,而后者的文明远高于前者。健康险可以解决钱的问题,解决资源的问题,同样我们看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地区也有大量的人群配置健康险,而且人均GDP越高,家庭经济条件越好,中高端医疗险就越成为标配。
第二、确定性保险的价值是什么?
保险的本质是对冲风险,大家都不喜欢风险,风险有两种,一种是概率发生的可能性,一种是概率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确定性保险主要就是储蓄险,它的功能我总结了有以下:
第一、安全价值
第二、杠杆价值(保障价值)
第三、储蓄价值(增值价值)
第四、财富控制价值
第五、婚姻财富规划价值
第六、财富传承价值
第七、税务筹划价值
第八、财产分配价值
第九、债务隔离
第十、现金流管理价值
第十一、利率锁定价值
第十二、强制储蓄价值
第十三、资金融通价值
十四、移民规划价值
综上所述,保险的价值是独一无二的,很多功能只有保险才能实现,这个价值值多少钱?虽然作为三大刚兑产品,保险的收益率相对银行存款和国债具有碾压性优势,但是它的保险价值更是无价的,在保险价值前面,保险的收益率才有意义,否则就沦为一个普通的理财产品罢了。
什么是保险价值?一句话:风险管理和现金流管理。而且我们发现经济越发达,人们对金融的需求越大,而很大程度上只有保险能满足。
在2023年的数据中,日本居民的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中,银行存款、保险及养老金资产占比长期维持在75%-85%左右,而股权及投资基金占比仅为10%-15%左右。这表明保险在日本居民家庭资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美日三国居民资产负责表对比,资产组成差异较大。
中国居民67%是房子,其次是存款20%,证券投资与股权只占5.57%。美国居民第一大资金在证券,股权占比35.24%,其次才是房子27.85%,保险19.66%。日本人居民房子占36.6%,现金34%和保险16.7%。中国居民在证券投资,股权,特别是保险上有极大的增加空间。
财险的发展在我国目前还是以车险为主,随着人均GDP的提高,这块市场也会被逐渐激活。
第三、为什么老龄化社会是保险发展的黄金期
从65 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的轻度老龄化到65 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4%的中度老龄化,日本耗费25 年;欧洲所花时长高于46 年;高收入国家花费超过52 年;美国花费超过65 年,而我国仅用了21 年,老龄化发展进程远快于西方国家。快速老龄化以及平均寿命的延长,对我国医疗保障系统提出更高的挑战。
老龄化社会确实对医疗需求极大,但是医疗行业未必就能赚钱。因为医疗赚钱就得有人付费,谁来付费?政府、医保、商业保险或者居民个人。
医保没钱了,所以搞集采,所以搞DRG改革,未来的分级诊疗我估计也会推行,三甲医院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怎么质量,开什么药,甚至医生也没得选。
根据WHO数据,2019年我国自付卫生支出占比为35.2%,在国际上属于较高水平,分别超英国/德国/美国18.2pct/22.4pct/23.9pct,超世界平均水平4.4pct,个人负担偏重。
看来看去只能从商业保险下手了,较重的财政与自付负担将为商业健康险发展创造沃土。一方面,随着卫生支出的不断增加以及基本医保基金累计结余增速下滑,财政压力将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基本医疗保险责任范围及赔付比例受限,仍有大量费用需要居民“自掏腰包”,亟需商业健康险的补充报销。
在英国的免费医疗体系中,一方面, 英国的免费医疗资源有限,患者治疗等待时间漫长,同时提供免费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范畴,其报酬与劳动量关联性不大,工作缺乏积极性,因此部分患者会转而选择参加私人医疗保险,医疗资源逐渐向私立医院转移;另一方面,商业健康险费率较高,导致部分患者前期并未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患病后转向私立医院时,只能自己承担医疗费用。
只要对医疗品质有要求的,各项因素限制下恐怕只能选择商业保险了,而较高层级的中高端医疗险,一个产品的利润可能要顶100个普通的百万医疗险,我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健康险利润会大增。
而储蓄险就更简单了,随着创一代和守二代的交接,社会投资性机会的减少以及人口老龄化,整个社会的风险偏好是降低的,如何保全财产,财产分配,财产传承,这些问题会逐步全面摊开,目前我国只有保险这一种金融产品可以担此大任。
而在养老规划、利率锁定等方面,储蓄险的优势那实在是太大了,独一无二。
所以在老龄化社会中,即使经济增速慢下来,但是保险可以通过积压其他资产比例的方式实现增长。
第四、保险的行业竞争格局
保险怕的是价格战,打起来大家就赚不到钱了。
经过多年摸索,我们国家目前一个是报行合一,积压了中小保险公司的渠道费用投放,那同样的费率下,谁愿意去卖中小保险公司的产品呢?
另一个是分级分类监管,这个简直是大杀器,保险行业的分级分类监管是指监管机构根据保险公司的风险状况、管理能力、业务特性等因素,将保险公司分为不同的类别,并实施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对于高风险公司,可能会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措施,如增加现场检查频率和深度,甚至限制展业。
你们公司盈利不佳,就不允许你卖高性价比的产品,彻底封死了价格战的可能性。
但是不打价格战,中小险企在品牌知名度、渠道力、人才建设、产品规模等方面有太大差距了,很难弯道超车。
第五、保险行业的竞争力是什么?
一个是产品竞争力,核心就是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精算模型的准确度、风险定价的差异性,还有就是保险+服务。
想做的企业很多,有能力落地,能全国落地,能妥善管理的企业极少,甚至说我只看好平安。泰康的养老是很好的,你看看泰康养老业务的财务数据。某些保险公司的高端养老社区实在是太棒了,我非常愿意买和卖他们的产品,但是我知道,一定无法全国化,不是好的投资标的。
至于保险+医疗,难度就更高,更复杂,平安也未必能做成,这里不展开讲。
一个是是代理人团队,保险是很专业的,需要有大量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销售能力,还需要有服务的意识。
没有点真本事,是拿不下高端客户的,我们看友邦的产品非常非常贵,但是卖的非常好,就是因为销售人员的圈子,一个高端客户不太愿意和一个学历比较低、能力较差、年龄较大的销售深入交流自己的需求,去信任他的方案,甚至谈的机会都没有。
而要有学历高、能力强、年轻、有耐心的代理人队伍,就需要有培训的能力,有给高工资的实力,有队伍管理的经验,有资源赋能的体系,这些太难太难了。
一家保险公司代理人队伍平均工资1.2万,一家4000不到,你说这两家公司的投资价值得有多大差距啊?这是利润表里面完全看不到的。
说到利润表,保险公司的利润表真没啥意义,持有大量的金融资产不说,资产和负债还是挂钩的,也就是说净利润这个指标和公司给股东创造的价值之间没太大关系。
我们就是要看公司的经营是不是稳健的,它的分红能力怎么样,公司愿意多交流还是有意无意隐藏关键数据,公司的文化是什么样的,这些同样在财报里面看不出来,但是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我认为未来的保险行业整体上成长的空间是比大多数行业好,行业竞争格局优化,就是前面几个大玩家的游戏,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有望提高,整个行业可能越来越高端化,而政府的产品则负责兜底,客户分类,需求分类,价值重塑,一起为稳定、可预期的美好生活奋斗!
郑重说明:
本微信公众号所载的资料均来自公开渠道,刊载的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判断,不代表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不应被阅读者作为对其独立判断的替代或投资决策的依据。
本微信公众号对所载原创内容保留一切权利,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本公众号所载的任何原创内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