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过度“鸡娃”这一话题引发热烈讨论,父母过度关注孩子学业成绩和未来成就,给孩子带来巨大压力,那句“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更是成为了激励自家孩子的口头禅。但无止尽的鸡娃真的是成功的捷径吗?更夸张的是,这年头,学习不好不是去找补习班,而是直接送进医院了。
From Letsight
微信号:letsight520
据说今年9月份开学不到两周,北京某医院的「拒绝上学普通门诊」就被预约满了。
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首都儿科研究所的「学习困难门诊」自2022年5月开设以来,每年都接诊8000多名患者。
更刷新三观的是,最近有家长发现上海某医院开设了「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首批开诊就已经被全部约满。
这年头,学习不好不是去找补习班,而是直接送进医院了。
但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学习不好、不爱学习真的是病吗?「学习困难门诊」是智商税吗?特殊门诊火爆的背后有什么深层次原因?
01.
数学不好,是病得治
“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是特需门诊,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理卫生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联合设立,挂号费316元。
根据介绍,「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主要针对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容易感到困难的学生。比如:
在数学上,如几何、代数与空间向量相关的知识,特别是涉及图形空间关系和抽象符号的理解;
在物理上,涉及空间运动、力的作用、磁场和电场等复杂物理概念的理解;
在化学上,特别是对化学分子结构和反应过程的空间分布无法建立直观的想象;
在有空间感知、视觉空间障碍或计算障碍的学生,在解几何题或涉及三维空间思维的任务时表现出明显困难。
乍一看还以为是医院把初高中教学大纲搞来了。
但院方表示,这并不是“在医院补课”,而是基于医学上的治疗,因为数学学习障碍确实是一种病。
有研究显示,空间认知能力与数学能力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尤其是在处理几何问题时。
几何问题上表现不佳的学生在大脑顶叶区域的活动较少,因此会导致学生在几何、数学学习上表现不佳。
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赵冰蕾博士提到,在中国的小学生中,数学障碍总体患病率为8.97%。
门诊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这些孩子提升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成年人也会存在这种想象力不足的问题。
数学作为三大主科之一,也是最让家长感到头痛的科目。
因为太多人认为,数学反映一个人的智商,学霸可以举一反三,学渣就算是老师手把手教学都不一定能学得会。
而且“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尤其在如今重理轻文的时代,数学学的好不好几乎直接决定了能不能进入理科班,能不能选择理工科。
正因大家对数学的重视,「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也就吸引了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慕名前来。
事实上,数学学习困难与否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定论,比如某校数学存在超前学的现象,孩子跟不上超纲内容,自然就会感到学习吃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学习不好,更不意味着“有病”。
如果仅仅是因为数学成绩不好就判定为学习困难,实际上就是在给孩子打标签,用单一的评价标准来衡量个性、天赋各异的孩子。
学习困难门诊的存在就变成一种“暗示”:学习不好、成绩差是一种病,需要治疗,结果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02.
学习困难是一种病吗?
在很多家长眼中,学习困难是指孩子不爱学习、成绩不好、注意力不集中等。
但医学上的学习困难指的是,孩子在学习技能的获得或发展上存在障碍而表现为学业成绩明显落后。这包括:
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DHD,是目前门诊中最常见的引起学习困难的情况。
孩子因为神经发育不完善,难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造成在学习的时候容易分心、发呆、畏难,影响了学习成绩。
2.特定学习障碍
特定学习障碍是指,不存在智力上的问题,但在阅读、数学、拼写、计算等方面存在障碍。
特定学习障碍发生率较高,据调研美国公立学校发生率为7-8%,我国发生率为6.6-17.8%。
3.其他发育障碍
比如由于智力障碍、孤独症、语言障碍、运动协调障碍、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等导致学习困难,成绩低下。
除了这些生理上的因素,心理上导致学习困难的原因也不容忽视。
比如情绪问题、行为问题、感知缺陷、文化教育不利因素所致学习状态差、学习成绩不乐观。
相信很多家长都发现这样的问题:小长假一放完,临开学前,孩子就发烧生病;每到考试前,孩子就头痛、拉肚子、恶心呕吐...
到了医院,医生也检查不出什么毛病。
有一部分家长以为,孩子是在装病。
但在心理学上,这种情况称为“心理问题躯体化”。
孩子在特别紧张和高度压力的情况下,会产生一种恐惧心理,而这种恐惧心理又不敢跟家里人说,于是就会通过肚子痛、呕吐、头痛、发烧等症状表现出来。
这其实是孩子潜意识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也是一种求救信号。
孩子们的“心理问题躯体化”会严重干扰到孩子们正常的学习功能,往往在他们无法正常学习的时候,才被家长发现和关注。
一些不了解情况的家长,反而会以为孩子厌学、装病、无病呻吟,逃避上课和学习,反过头来对孩子训斥苛责。
长年累月下,这一情况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发展为更不可逆的症状,乃至引发身体实质性的病变。
03.
疯狂鸡娃,父母卷出病了
有人说,如果一个孩子生病了,那他一定是家里病得最轻的那个。
其实很多时候,病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今年中秋节,这本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是在这一天,广州一名中学生跳楼自杀,年少的生命戛然而止。
事发10天后,妈妈找到了女孩的遗书,遗书中写道:
“感觉现在最累的不是上班,而是学习。”
“三天中秋假,调休一天,光是书面作业就有14个,背书、实验放在一起,就有20个了。”
“大人都不情愿上班,但有工资,学生上学累死累活的只有中高考...”
遗书中写到作业繁重、学习压力、补课压力、未来的迷茫等,这些都是压倒她生存意志的最后稻草。
疯狂鸡娃鸡出病的新闻并不少见。去年有新闻报道,一个杭州10岁的男孩,成绩优异,在班上数一数二,却被父母鸡娃鸡到癔症发作。
疯狂鸡娃的父母已经“丧心病狂”了,孩子的起跑线不断被前置,超前赛跑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已经打响。
小学鸡娃群里,从6点开始就变得很活跃,家长们把孩子的时间安排精确到每分钟。
他们对孩子成才有着难以言喻的执着,对孩子的成绩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不仅要校内成绩优秀,还要托福雅思高分;不仅要在艺术领域有一技之长,还在有体育领域争取荣誉...
还差2分不到满分,数学偏科是不被允许的,疯狂鸡娃的父母无法接受一个不出众的孩子。
他们铆足了劲把孩子塞进一个个补习班,宁愿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让孩子练就多种技能,成为神童牛娃。
如此榨干孩子的潜能,其实就为了满足父母膨胀的欲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逐渐被竞争和成就感取代。
疯狂鸡娃的背后,父母看不见精神世界伤痕累累的孩子,
教育焦虑不仅伤害了孩子的心理和精神健康,也导致了家庭关系变得紧张。
父母的焦虑和社会的竞争压力不断叠加,童年再也没有童年的样子,却成为了一场竞争游戏。
心理学家、大教育家沙法丽.萨巴瑞将东方正念思想与西方心理学理论有机地融为一体,提出了“父母与孩子相爱互助、共同成长”的教育理念。
她的代表作《父母的觉醒》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父母在教育中遇到的各种困境,探索父母与孩子关系的真相。
书中写道:
对孩子的过度关注、期望未达成的焦虑...在不自觉的情况下,父母将自己的希冀强加到孩子身上,使其“负重前行”并代代渗透。
唯有父母自己“觉醒”,意识到一切都是自身的问题,流传在家庭里痛苦的循环才会终止。
如果暂时做不到,请尊重孩子,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成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