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最早重视和引入‘公众参与’的城市之一,这也是‘人民建’的初级版本。
随着城市能级的提升,‘人民建’也应当向更深层次、更全面、更主动、更持久的参与,甚至以引领为特征的‘自下而上’的人民创新进行升级。
赤峰路上,街心花园通过设计更新,色彩更加明快,吸引亲子前来休憩。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衡量一座现代都市的魅力、活力乃至实力,创意设计已成为一个关键指标。日前,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在上海谢幕,以黄浦滨江为舞台,荟聚全球创意的展品生动体现了AI时代的设计正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引擎。"开放、包容、创新",这不仅是这场设计盛宴给中外设计师的深刻印象,也完美契合了大会的主要策划者之一、同济大学副校长、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娄永琪对理想人民城市图景的想象。
"上海这座城市本身就是最好的设计大学和未来实验室。"在他看来,上海通过设计赋能,交出了人民城市建设一份优秀的五年答卷。面向未来,他依旧信心满满,"上海不应该满足于做答题的优等生,而是要勇于代表世界级城市提问题。未来上海如何理解设计、用好设计,不能仅看设计创造了多少财富,而是要从‘算小账’变‘算大账’,助力上海城市创新能级向更高维方向推升"。尤其是在AI时代,上海更应用足人才、制度和场景优势,打造未来城市发展的类型化创新标杆。这是全球城市赛跑过程中,上海领跑的最佳机会。
不满足于做"优等生",要敢于提出更前瞻的问题
文汇报:作为人民城市理念首提地,杨浦区过去五年来的变化令人瞩目。杨浦也是您工作的地方,可否结合您的观察谈谈,上海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和经验?
娄永琪:早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我们就听到过"Better city,better life"(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人民城市理念随着城市发展和实践的深入不断迭代。当然,要想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总目标,离不开设计。设计的本质,就是人类一切有意识创造活动的先导和准备。
近年来,上海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的表现。上海贯通"一江一河",完成黄浦江、苏州河两岸的滨水空间体系化建设,在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等方面也都走在国内前列。尤其是"一江一河"工程的完成,让上海卓越城市建设的能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些鲜活的案例,不仅惠及所有市民,也是让众多来到上海的国际友人印象深刻的部分。
如今,人民城市建设已经到了新的攻坚期或转折期,如何进一步落实好"人民城市人民建"成为上海的一道全新思考题。
上海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最早重视和引入"公众参与"的城市之一,这也是"人民建"的初级版本。随着城市能级的提升,"人民建"也应当向更深层次、更全面、更主动、更持久的参与,甚至以引领为特征的"自下而上"的人民创新进行升级。
因此,上海需要发挥前所未有的实验精神,要努力成为各种创新活动的"摇篮",要培育更多创新孵化器,探索未来产业孵化新范式。
我从2020年起就联合杨浦区发起了"NICE 2035,未来生活原型社区"项目,提出了通过扎根社区的"小而互联"的跨学科整合和逆向创新项目,推动大学知识和资源溢出,创造新模式和新经济,使社区从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末端走向前端的设想。如今,NICE 2035赤峰路国际创意设计街已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迈向千亿级突破提供新思路。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回顾过去五年,上海在城市建设特别是城市更新方面,步入了"优等生"的行列。但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和先行者,上海的雄心应不止于此:上海不能仅满足于做一个能出色答题的优等生,更要勇于、善于、习惯于提出前瞻性的问题,继而先试先行,探索出一套可行的体制机制,为全国乃至全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
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上特设了上海设计100+展区。 本报记者 袁婧摄
城市内外兼修,要从"算小账"走向"算大账"
文汇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您认为上海还面临哪些新的挑战?上海可以代表全球城市提出哪些具有"预见性"的共同问题?
娄永琪:城市规划学者刘易斯·芒福德说过,"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从这个角度来看,设计对一个城市的贡献,可以从"容器"(即城市的硬环境),以及"内容"(即城市的软环境)两个方面来分析。衡量一个城市的魅力,并不在于其外表有多么靓丽、吸睛,而在于其由内而外散发的活力。城市更新要实现的就是"1+1>2"的增益效应,让城市具有内外兼修的美。
我常在大学课堂上和学生分享,城市更新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关注城市硬环境的建设,即重视物质基础部分;第二层次主要关注城市空间中"人的活动"的创新,包括生活、产业、经济、文化等"内容创新",这是软环境的建设;第三层次则是"社群"的创新,也就是如何凝聚创新社群,既包括如何吸引新人,也包括激发老社群的活力。对上海而言,如何吸引各种顶尖人才来到上海,并且融入这座城市的创新系统和生态,共推城市发展,是当务之急。这三个层次彼此支撑,只有交互影响,才能实现增益的最大化。
其实,无论是哪个层次,归根到底还是聚焦于人。毕竟,一切奇迹都靠人来创造、实现。一座城市汇聚了怎样的人,他们是否有创新能力和活力,决定了一个城市的生命力。就像硅谷和一群来自全球各地的追逐梦想的顶尖人才之间,是相互成就的关系。如果这批人才离开了,那硅谷也就不再是全球瞩目的硅谷了。
过去五年来,上海在城市界面的更新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上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比如,上海把杨浦滨江这一昔日的"工业锈带"转变为如今的"生活秀带";再如,上海推动工业遗产转型升级,将一度失去活力的旧厂房打造成创意人才的聚集地;此外,上海还围绕着几所重点大学打造了环大学创意经济圈。
对上海来说,未来如何做得更好?我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进一步转变观念,特别是在看待城市的发展、更新等大问题上,要有从"算小账"走向"算大账"的视野和谋略。
举个例子。在上海,像老市府大楼这样的建筑精品不在少数。此类建筑的保护与活化,对上海城市能级和品牌价值的提升无可估量。如何通过设计赋能,为优秀的历史建筑注入新内涵,继而发展新产业、新经济?这其实也是包括上海在内的诸多城市都需要思考、破题的领域。诚然,将修缮后的历史建筑出租发展多功能商业体可以在短期内带来一定经济回报,但很难收回改造的成本。但从长远看,城市更新带来了区域创新能级提升的更高价值。如何把这部分价值,融入城市更新的财务测算并实现货币化,是上海值得探索的课题。像老市府大楼这样的项目,在我看来,应该"有花有叶"。就是说,在做好历史建筑保护的基础上,要让历史建筑与周边的街区和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就上海的发展来说,我认为,科创可能是实现这种有机融合最好的"黏合剂"。
当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如果能将科创中心建设与城市更新两篇文章合二为一,变成一篇文章,这就相当于把城市容器层面的设计赋能和内容层面的设计赋能结合在一起,从而真正实现设计与生活、产城、创城的融合。
保持城市的"光泽",很多时候需要"做减法"
文汇报: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城市具有哪些优势,如何做得更好?
娄永琪:上海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一直有开风气之先的传统。同时,上海具有无可比拟的人才、制度和场景优势。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过程中,上海重视设计,主要是看中了其作为驱动创新的新质生产力引擎的价值。这里的设计,其贡献已经从原先的造型美化和价值提升,转变为创造新价值、驱动创新和引领美好生活。
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已经举办到第七届。从2022年起,上海又开始举办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吹响了向世界一流设计之都进军的号角。无论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还是世界设计之都大会,都是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城市的重要举措。
我认为,上海要更好地建设世界一流的卓越都市,需要进一步用好设计和设计思维,围绕城市创新生态和系统建设,出新招、出巧招、出实招。
从管理角度看,要实现"自下而上"的城市高质量发展,"做减法"比"做加法"更重要,但也更难。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打造宽容的环境。越宽容的环境,越容易形成创新的氛围。人民城市建设,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民,但人民的创造力不是靠手把手教出来或者管理出来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创新是容忍出来的。
一座有魅力的城市是有光泽的,就像文物的"包浆"。如何创造和维系这种很难量化的光泽——也是全球城市的共同追求。所谓的光泽,其本质是城市文化支撑下的具有特色的生活方式和人的活动。过度简单的、单一的、标准化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思维,很容易磨掉城市原本的光泽感。给基层更多弹性空间,可以激发、培育更多创造力生长的土壤。在城市管理方面的过度"洁癖",不仅会带走城市的烟火气,还会让城市"泯然众人矣"。
人是一座城市最宝贵的资源。对创新城市而言,不仅是指个体的创新力,更是指一个社群的整体创新力。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城市的竞争力关键是城市创新社群的竞争力。面向未来,一方面,上海要继续守住城市有序的底层框架,同时营造一种和而不同的生态,容纳一批不拘一格、敢于创新的"冒险家";另一方面,上海可以建立面向全球的人才激励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让全民站在科创中心建设的主赛场上,为城市建设做更多贡献。这是我心目中更高阶段的"人民建"——在未来,人人都是设计师,让创新成为城市的底色。
之所以再三强调创新生态,是因为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全球城市都处于开放竞争的状态。如何从中脱颖而出,关键就在于城市吸引了怎样的人才。
这里,我想到了今年上海文艺界几件让人津津乐道的事。一是在热播剧《繁花》里,繁华、时髦的南京路勾起很多人的回忆;二是今年暑期,作为本次中国唯一一站驻演,柏林爱乐在上海的八天之旅收官,让不少乐迷为之兴奋。由此,我也在想,作为上海的地标,南京路步行街能否继续成为全国最时髦、看未来、有引领的街区?上海能否不仅以引进了多少一流演出为豪,而且不断支持创生自己的原创演出,到柏林、纽约、伦敦连演一百场?对设计而言,如果未来有一天,人们想去感受全世界最新的设计潮流,首先能否想到去上海看看?未来想了解中国最先进的设计,如果只去一个地方,这个答案是否就应该是:上海!
理想城市,既是生活场所,也是创业、创新的实验室。这也是为何我常和身边的同事、朋友们说,上海这座城市本身就是最好的设计大学和未来实验室,应该产出更多世界一流的创新。我很期待,这座崇尚创意、充满包容的城市,未来将持续吸引更优秀的设计师、科学家、企业家、创业者、人文学者、艺术家、投资人等多领域的创新人才,创造更多前无古人的新事物。
"驭"AI于无形,抓住领跑全球的最佳机会
文汇报: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涌现,在大模型加持下,智慧城市建设将有哪些新变化?向"新"求"质",AI时代,如何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娄永琪:对一座城市而言,如何把科技味和城市本身应有的人情味相结合是一道难题。在这方面,上海要敢于迎难而上。在我看来,这是上海最容易寻找到答案,为全球带来类型学贡献的地方。这是AI时代,上海领跑全球的最佳机会。
首先,在人工智能、元宇宙、双碳行动等领域,中国已经走到了世界最前沿。中国在发展中面临的许多新问题和新需求,是其他国家没有遇到的。其次,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国家特别是长三角的创新引擎,上海正在下大力气打造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未来产业,将有大量全新的应用场景涌现,优势明显。以城市管理为例,上海正在致力于通过AI实现城市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供需的精准匹配。城市的智慧交通系统、公立医院的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赋能的社区治理都是典型案例。这也是上海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体现——把人的感受放在首位。
同时,我们也发现,AI时代的人民城市建设,可能比过去需要更加多元的社群营造和更深层次的协同创新。放眼未来,进一步推动"人民城市人民建",意味着将有更多自下而上的AI应用场景被创造,而这些都需要以人为本的设计驱动。如何通过设计产生突破性的思路,把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成就运用于城市创新社区的营造,这需要一个过程。
过往经验证明,科技型企业的生长高度往往受限于城市高度的"天花板"。要想让更多具有引领性的创新企业在沪生长,上海的科创氛围还可以更浓厚。对此,我也有个大胆设想:如何让大学实验室、孵化器、众创空间、路演空间、文化设施等各类创新资源集聚滨江,将滨水空间打造为上海最酷炫、最潮流的科创和文创梦空间、24小时潮流生活的不夜城以及AI赋能未来城市的场景原型集合地,从而形成吸引全球创新者的强磁场?有理由相信,AI时代的上海大有可为。
作者:樊丽萍 吴金娇
文:本报记者 樊丽萍 吴金娇 编辑:施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