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周刊微博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宋杰 | 青海报道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要结合青海优势和资源,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体现本地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党中央对青海的战略部署。
目标明确,青海在培育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持续推进。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奔赴青海实地调研,探寻青海如何聚力打造产业“四地”?如何着力谱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青海湖上翱翔的渔鸥和棕头鸥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I摄
以产业“四地”为统领,突出本地特色和优势
据青海省统计局今年9月发布的数据,新中国成立75年来,青海GDP从1949年的1.23亿元涨至2023年的3799.06亿元。
青海省发改委工作人员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青海特殊的生态功能决定了产业发展必须始终绷紧生态保护这根弦,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路子。“我们着眼国家所需、青海所能,坚持产业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产业‘四地’(即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统领,以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为重点,着力培育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盐湖资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资源,主要分布在海西州。
青海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盐湖中富含钾、钠、镁、锂、硼、溴、碘、铷、铯、氯等元素,青海钾盐、镁盐、锂盐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潜在经济价值达百万亿元。目前,青海省正在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
海西州副州长袁廷运在今年7月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近年来,海西州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产业转型升级,基本形成以钾、钠、镁、锂等资源梯级开发为主,以配套平衡氯气、氯化氢气体为辅的盐湖产业体系,并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取得了积极成效。
“目前,全州建成912万吨氯化钾、500万吨纯碱、10万吨金属镁、14.7万吨碳酸锂等产能,2023年钾肥、碳酸锂、纯碱产量分别占全国产量的77%、21%、14%以上,镁系产品独占全国高端市场,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增强能源资源保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袁廷运说。
“下一步要加快中国盐湖集团实质性组建工作,鼓励国有企业发挥优势,深度参与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支持盐湖股份、五矿盐湖、中信昆仑聚焦钾锂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业生态。”青海省工信厅负责人表示。
西宁市湟中区的一家新能源工厂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I摄
天合光能工厂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I摄
天合光能工厂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I摄
清洁能源大省,创新打造“零碳数据中心”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青海省能源局获悉,2023年,全省清洁能源保持高速发展态势,能源领域投资达509亿元,其中清洁能源投资5年平均增速保持两位数以上。全年新增清洁能源装机983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增长速度历史最高,总装机首次突破5000万千瓦大关,在建规模2000万千瓦以上。
青海省数据局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青海是我国清洁能源大省,清洁能源装机和绿电发电量占比均居全国首位。国家“东数西算”工程鼓励数据中心建设向清洁能源相对丰富的西部地区转移。青海积极把握机遇,充分发挥气候冷凉优势,利用丰富的清洁能源和数据中心耗电量巨大的特点,创新打造独具区域特色、高效低碳、集约循环的“零碳数据中心”,探索解决清洁能源就地消纳难题,为推动算力与绿色电力的一体化融合输出成功经验。
他告诉记者,青海能为全省算力中心提供80%以上的绿电保障,电价保持在全国极低水平,支持绿电、绿证交易,绿电可实现全溯源、全认证。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清洁能源,利用这些清洁能源进行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可以显著降低碳排放,推动数据中心行业的绿色发展。同时,西部地区气温偏低,有利于数据中心的自然冷却,进一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我们年平均气温3.4摄氏度,数据中心可实现全年314天自然冷却,制冷用电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0%左右,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PM2.5平均浓度为18.7微克/立方米。据测算,基于气候方面的优势,在青海布局建设绿色算力中心,PUE(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标)在1.2以内,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投资成本降低20%,运营成本降低30%,投资回报周期缩短两年。”青海省数据局工作人员表示。
在青海省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一条闻名遐迩的“光伏街”。这条长度不足6公里的街道,汇聚了10多家全国光伏制造龙头企业。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光伏街天合光能的生产车间看到,EVA&POE裁切铺设、背板等封装物料环节已经取消了人工作业,取而代之的是全自动流水线。在光伏玻璃铺设第一道EVA后,进行排版作业,该工序也已实现自动裁切、铺设和流转。车间内,各类先进的设备高效运转,精准地完成每一道工序。工人们则在一旁专注地监控着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到,青海大基地是天合光能全产业链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涵盖了单晶硅、切片、电池、组件等关键生产环节,形成了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生产体系。公司于2022年3月14日与青海省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年7月开工建设,在青海省率先开展光伏全产业链及电站建设,25GW单晶硅、各5GW切片、电池、组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全面建成,10万吨工业硅项目在建,1GW光伏电站预计2024年底达到并网条件。
聚焦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推动更高水平保护
9月26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刚走出曹家堡国际机场,就被眼前开阔的高原土地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的美景所吸引。远处的山脉连绵起伏,虽然山体植被并不十分茂密,但那一抹抹绿色点缀在山间,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在去西宁市区的路上,同行的袁女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讲述起20年前她刚来青海时的场景,“2003年,我大学毕业,响应号召从湖北来到青海参与西部大开发。当时山体上的绿色还不多见,这两年经过南北山绿化等工程,山脉逐步披上了绿装,可见当地生态和林草部门做足了功课。”
《2023年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提到,2023年青海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6.6%(扣除沙尘异常超标天后为97.7%),圆满完成国家和省定目标任务。而“聚焦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奋力推动更高水平保护”则是今年青海省政府位列第一的工作重心。
青海的高速公路两旁,山上绿意盎然。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I摄
抓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汤宛峰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说,近年来,省政府发布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结合实际完成了动态更新,将全省超过69%的国土面积识别为生态空间,实现了对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源头区,以及青海湖、祁连山诸河源区自然生态系统全范围覆盖,通过环境管控单元划定和准入清单编制实现生态环境差异化精准管控。
汤宛峰说,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青海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必须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立足自然生态禀赋,坚持生态保护第一。今后将继续实施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扎实推进湟水山水项目,加强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后期监测管护。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统一外部监督,严格对自然资源所有者、开发者和监管者的监督,持续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当好生态卫士。修订发布青海生物多样性战略与行动计划,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党的十九大提出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青海省委、省政府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出台《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为天然林保护管理工作开启新篇章。
天然林资源作为森林资源的主体和精华,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陆地生态系统。青海省林草局天保中心副主任冯永盛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说,为了进一步加强天然林的保护,2023年,青海下达天然林管护任务6021.82万亩,财政为47个县级单位下达林业恢复资金7.96亿元。
“目前正在积极编制完成青海省天然林保护条例,天然林保护修复规划也已编制完成,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与工程结束后的制度性衔接奠定基础。”冯永盛介绍说。
青海省林草局生态修复处三级调研员汪西荣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自2021年以来,青海省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累计完成国土绿化面积2035.72万亩。今年,全省计划完成国土绿化550万亩,截至目前,完成国土绿化540.3万亩,其中营造林100.3万亩、种草改良440万亩。
然而,在青海造林并非易事。青海省林草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向记者举例道:“在青海,由于地处高原地带,气候和土壤条件特殊,树木成活率极低,造林难度极大。因此,在青海造林需要更加精细的管理和科学的技术支持。”
尽管面临诸多困难,但青海省并未停止前进的步伐,比如西宁实施的“南北山绿化工程”就探索出了高寒半干旱地区大规模国土绿化建设的成功模式。
青海省林草局“三北”工作专班四级调研员孙慧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随着国家对“三北”防护林工程的新一轮定义与扩展,青海省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该区域的生态治理工作,旨在构建更加稳固的绿色生态屏障。同时,防沙治沙、光伏治沙等新技术、新模式的探索与应用,也为青海省生态治理带来了新机遇。
目前,当地正有力推进防沙治沙工作和“三北”工程,为巩固发展祖国北方绿色生态安全屏障贡献青海力量。
全国唯一一个三个国家公园在建省份
青海是全国唯一一个三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湖国家公园)在建省份。
2016年6月7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成立后,在三江源一期、二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基础上,6年内先后又投入62亿元,实施了一批巡护道路、环境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黑土滩治理、沙漠化土地防治、退化草场改良、湿地保护、有害生物防治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与此同时,为了保护好水源地,青海注销了三江源地区全部49处矿业权和水电站。
“玉树曲麻莱大场金矿黄金资源储量超过300吨,属于超大型金矿。为保护好长江源头,青海坚持生态保护第一,我们关闭了矿床并进行生态修复。现在远远望去,绿油油一片,基本看不出开矿痕迹。”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工作人员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举例说。
据介绍,当地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6%以上,草地覆盖率、产草量分别比10年前提高11%、30%以上。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藏羚羊由20世纪80年代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过去难得一见的雪豹、金钱豹、欧亚水獭频频亮相,兔狲、藏狐、白唇鹿、野牦牛、黑颈鹤争相出镜。三江源头碧波荡漾,重现千湖美景,“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
祁连山是我国重要的冰川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深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腹地,祁连山国家公园内,一处隐秘于崇山峻岭间的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静静诉说着生命的奇迹。在这里,被救助的蓝马鸡、藏原羚、黑颈鹤等珍稀野生动物悠然自得地享受着自然的馈赠,觅食于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
青海湖流域是青藏高原的“基因库”,生物多样性丰富。9月30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来到青海湖边看到,湖面如镜,山峦、蓝天相映成美景。岸边、草原上,牦牛、骏马、羊群共同勾勒出一幅和谐共生、生机盎然的画面。
当前,青海湖景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力推进青海湖国家公园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青海湖示范区建设。
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科技合作宣教处处长陈德辉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说,青海湖是世界高原内陆湖泊湿地的典型代表,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形成了高原独有的“草—河—湖—鱼—鸟—兽”共生生态系统。每年,青海湖景区都要举办生态环保徒步等一系列活动,让游客们和志愿者们一同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见证者和亲历者,让青海湖这颗大美青海“皇冠上的蓝宝石”熠熠生辉。
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里,一处绿树环抱的小村庄。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I摄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
青海既有终年积雪的冰峰,又有一望无际的草原;既有坦荡无垠的茫茫戈壁,又有桃红柳绿的湟水谷地,构成了一幅幅原始、纯净、神奇的大自然秀美画卷。在青海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出了众多品质卓越的农产品。
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提供给《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有机草原监测面积已突破3亿亩,占青海全省草场总面积的50.3%,较2023年提高一倍。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覆盖85%的县级行政区域。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总量达到1200个。青海高原冷水鱼正式获准向蒙古国和新加坡出口,鲑鳟鱼养殖获得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认证和出口欧洲许可,成为国内唯一获准出口的省份。
青海省生态学会理事金文峰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介绍道:“青海的枸杞、沙棘质量堪称一流。提到羊肉,人们往往先想到内蒙古,然而青海的藏羊实则极为出色。四川和西藏虽也有牦牛,但很多人并不知晓青海省被誉为‘世界牦牛之都’,这里的牦牛存栏量稳居全国之首。”
金文峰如今频繁往返于上海和青海之间,并在上海搭建了私域电商平台,发起了寻找“100位大自然最美推荐官”行动,他的目标只有一个:要把青海的优质农产品借助上海这个国际消费之都推广至全世界,促进青海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带动生态经济发展。
他提到,自2010年起,上海便开始对口支援青海省果洛州,在此过程中,电商平台发挥了巨大作用,助力“青货”出青。
以本来生活APP为例,自2020年上线来自青海果洛的帮扶农产品,通过以销促产的方式,有力带动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截至目前,累计销售额已超过1200万元。这一数字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是上海与青海携手共进、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此外,青海还在打造“西部优品”电商平台和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推动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通过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元素,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形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大美青海·高原足球”超级联赛平台载体助力农畜产品产销对接。截至目前,共宣传推介农畜产品6438种,线上线下总销售额达1317.02万元。
青海湖边的牦牛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I摄
青海湖生态环保徒步活动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I摄
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据青海省文旅厅提供给《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的数据显示,2023年,青海全省接待游客447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07.4%;实现旅游总收入430.64亿元,同比增长196.3%。
青海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了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具体做法——
一方面,安排文旅专项引导资金,采取以建代补、贴息贷款等方式,扶持文旅企业参与青海省乡村文化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积极扶持乡村旅游经营主体20家,丰富文旅产品市场供给。“春和景明——赏梨花堆雪之旅”“交旅融合——天境祁连绿色生态之旅”“乡村新体验——海东市烂漫时光赏花踏春之旅”3条乡村旅游线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大美春光在路上”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名单。
实施青海传统工艺振兴和“青绣”提升工程。青海组织文旅企业开展新春非遗展演暨非遗大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活动,设置“青海手造”展示展览专区,开展产品展示推介、传承人现场展演、互动体验等。
青海组织省内文旅企业赴香港、深圳及援青六省市展示展览,助力“青字号”生态农品、文旅商品“出海”。通过展览展示,企业累计销售额达320万元,农畜产品销售额140万元,意向订单1360万元。
青海鼓励引导全省各地利用村集体经济建设用地入股、利用农牧民闲置房屋等资产形式,因地制宜,积极打造具有文化业态旅游民宿产业集群。海晏文迦牧场星空民宿、蕃域火山温泉酒店、达玉火山温泉度假村,祁连托茂旅游民宿、茶卡小镇民宿、漠河驼场民宿、大柴旦孤独星际野奢民宿和红涯旅游民宿群已成为青甘环线旅游“打卡”热门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