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是风雨连绵,但在兰心大戏院里,掌声雷动。
11月1日,解放日报第81届文化讲坛在兰心大戏院举办。论坛以“姹紫嫣红开遍”为主题,邀请了十余位上海文艺界的代表,共同探讨上海文艺戏剧“74级”现象的传承与创新。
现场,沪剧名家茅善玉,越剧名家赵志刚、许杰,淮剧名家施燕萍,评弹名家秦建国、倪迎春,著名影视演员吴玉芳,著名主持人陈燕华、张民权等畅谈他们的学艺往事,也用精彩的表演致敬观众。
从艺50年,“74级”如何回望学习的岁月?来听他们的讲述。
共忆“学馆”岁月
1974年,上海沪剧、越剧、淮剧、歌(舞)剧、儿艺、评弹、木偶等7个文艺院团陆续招生,开办了8个学馆。300余名经过层层选拔而来的中小学生,成为学馆学员,并在这里开始了他们学艺的道路。
越剧名家赵志刚回忆说,当年自己是学校的文艺骨干,选拔测试就是在老师们的办公室完成的。进了学馆后,基本功是第一位——为了练出舞台上目光如炬的眼神,他每天早上都要去楼顶看鸽子,头不能动,眼睛要跟着转。
淮剧名家施燕萍被淮剧团学馆录取时,连苏北话都听不懂。当年母亲怕她吃苦,不肯让她进学馆,连户口本都锁了起来,她就天天在家哭,一定要进学馆,“我妈妈说了很多要吃苦的话,想吓住我,我说不会,我很喜欢。”
但和妈妈预料的一样,进学馆第一年,施燕萍练功伤了腰椎,后来,因为不懂得正确的发声方法,嗓子也唱哑了。但她不肯放弃,找音乐学院的老师学唱歌,一年年进步。毕业到苏北演出时,当地观众夸她唱腔正宗是“家里人”。“因为这句肯定,我做了五十年‘家里人’。”
肯学,勤学,是“74级”的特质。为了练好基本功,评弹名家倪迎春有时会躲进厕所里;而考进上海儿童艺术剧院学员班的吴玉芳,不仅学表演,还学了一系列舞蹈、歌唱、毯子功;还有歌剧班的张民权,他的基本功是京剧院的老师给打下的……用吴玉芳的话说,“学过的,就是很有意义的,感谢小时候就有了这么多的功夫”。
学馆的教育,给“74级”的艺术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也影响了他们后来的人生道路。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木偶班的陈燕华,后来不仅是观众心目中可亲可近的主持人“燕子姐姐”,也是荧屏上光彩照人的好演员。她却说,三年的学馆经历,让她知道了要始终敬畏舞台,“头上永远要有紧箍咒”。每逢重要演出,陈燕华会提前一个谢绝社交,为的就是保证演出“万无一失”。
与此同时,还有很多“74级”学员成为了沪上文艺院团的掌门人,成为流派传承的中坚力量。1990年代,茅善玉曾担任上海沪剧院三团团长,当时社会上涌现“下海潮”“出国潮”,剧团的生存环境相当窘迫,她就和团员们一起到江浙沪巡演,想办法渡过难关,“起起伏伏就是50年的人生”。
对此,评弹名家秦建国也深有感触,“‘74级’评弹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坚持了下来,一直唱到退休。他们还培养了许多学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论坛现场,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校长的昆曲名家张军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时隔十年后,今年上海市戏曲学校的淮剧专业开始招生,明年沪剧专业与越剧专业也有望开始招生。”他感慨地表示,”74级”给后来者的启发,就在于这种生生不息的力量,“他们继承了前辈伟大的艺术,把自己生命奉献给了艺术,点亮了艺术,向他们致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