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16年,肯尼亚突然叫停中国企业承建的机场工程,并拒绝支付高达176亿肯尼亚先令的违约金,声称自己是“受害者”。
这一决定令国际舆论哗然,因为双方本已在该项目上投入数年,且工程接近完成。
肯尼亚为何在项目临近尾声时单方面终止合作?
他们真的是“受害者”吗?
中国帮助肯尼亚基建
肯尼亚与中国的合作历史悠久。
自1963年建交以来,两国在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尤其是基础设施方面。
肯尼亚作为东非的重要国家,长期以来面临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不足的问题。
2013年,肯尼亚想要对本国机场进行扩建。
这个机场名叫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通过修建它以解决首都内罗毕机场的旅客压力,提升国际运输枢纽地位。
此项目总投资640亿肯尼亚先令(约合37亿人民币),由中企联合体负责承建,并得到中国的低息贷款支持。
新建立的机场准备承接2000万人次,预计将极大提升肯尼亚的交通网络,为该国经济注入新动力。
开工仪式上,肯尼亚国家领导人还对中国的支持表达了高度赞扬。
项目启动顺利,为中肯关系增添了信心,也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非洲合作的标志性工程。
然而,工程进入尾声时,肯尼亚却单方面宣布叫停,声称财政状况变化以及实际需求调整导致项目难以继续。
这一决定令中国企业陷入被动,已经投入的大量资金和资源面临巨额损失。
肯尼亚方面不仅拒绝赔偿176亿违约金,还认为自己才是吃亏的一方,自己才最可怜。
肯尼亚认为自己吃亏的原因
首先,肯尼亚国内的政治斗争让项目面临巨大压力。
肯尼亚官员奥廷加批评该国政府过于依赖中国,宣扬中国的贷款是“债务陷阱”。
这种说法不仅影响了民众的看法,还让政府内部对与中国的合作产生分歧。
西方国家也在这场争端中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美国、欧洲媒体多次发表文章,指责中国对非洲国家进行“债务殖民”,称中国以贷款换控制权的意图不言而喻。
甚至有媒体声称,如果肯尼亚违约,中国将接管肯尼亚的基础设施和资源。
这种未经证实的报道在肯尼亚引发恐慌情绪,公众对项目的支持度逐渐降低。
由于内外压力增大,肯尼亚政府更加强硬地坚持“受害者”身份,以舆论为盾,希望通过这一策略避免违约赔偿。
这场分歧不再局限于合同条款,而成为一场影响中肯关系的舆论拉锯战。
尽管肯尼亚方面的态度坚决,但中国企业始终坚持索赔。
2019年,中企要求肯尼亚机场管理局赔偿220亿先令,肯尼亚不仅拒绝支付,还反诉中企,要求退还此前支付的43亿先令。
肯尼亚认为,中方在合同中存在“漏洞”,比如未明确增值税,支付方式未符标准,提前开工等问题,这些都被视为肯方拒绝支付赔偿的依据。
中方则认为,这些指控缺乏合理性,因为合同的各项条款均在肯尼亚官方审查通过,开工时间也是在肯尼亚批准后确定的。
肯尼亚的“漏洞”说法让人疑惑,似乎更像是为逃避赔偿责任寻找借口。
这种僵持状态持续了几年,直到2020年全球疫情暴发才出现转机。
肯尼亚对中国态度改观
疫情时期,肯尼亚作为发展中国家,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疫情加剧了其卫生系统的负担,紧急情况下需要国际援助。
中国在这时伸出援手,提供了大量防疫物资和疫苗支持,并将肯尼亚列为优先援助国之一。
这种雪中送炭的帮助让肯尼亚重新认识到中国在危机时刻的可靠性,许多肯尼亚民众开始对中国援助有了新的认识。
肯尼亚政府的态度也随之发生变化,一些官员公开表态支持中肯合作,认为西方的“债务陷阱论”缺乏依据。
肯尼亚政府顾问甚至指出,实际数据显示,中国仅占肯尼亚外债的20%左右,且中国的贷款利率较低,这与西方国家的指责明显不符。
此后,肯尼亚社会逐渐意识到中国的合作意图并非“新殖民主义”,而是帮助其实现发展愿景。
2021年,肯尼亚机场项目负责人主动提出恢复合作的请求,承诺支付部分违约金,并希望与中国继续完成项目。
中方对肯尼亚政府的求和姿态积极回应,但也表现出谨慎。
前次合作遭遇突然叫停让中方深感无奈,因此中方提出在新合作协议中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完善争议解决机制,防止再度出现类似纠纷。
经过多轮沟通,双方最终达成一致,乔莫·肯雅塔机场扩建项目得以重启。
项目重启后,中国团队依旧投入了大量资源,帮助肯尼亚在项目中完成技术转移和本土人才培养。
许多肯尼亚工人在项目中积累了技术经验,为该国未来的项目管理和运营打下基础。
乔莫·肯雅塔机场项目的重新启动,不仅让肯尼亚的基础设施得以改善,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随着机场扩建完工,内罗毕作为区域航空枢纽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成为东非地区的重要交通节点。
肯尼亚政府也逐渐摆脱了西方“债务陷阱”的舆论影响,更加理性地看待与中国的合作关系。
随着乔莫·肯雅塔机场、蒙内铁路等中方参与的基础设施项目陆续落地,肯尼亚的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
内罗毕的加里萨太阳能发电站,风能项目和农业技术推广等一系列新合作的推进,不仅丰富了中肯合作的深度,也让肯尼亚的能源供应更加自足。
减少了对进口能源的依赖,推动了肯尼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方面也从肯尼亚的项目中汲取了宝贵经验。
中方意识到,在全球基建投资中,单靠技术和资金并不足够,还需建立互信。
乔莫·肯雅塔机场项目的波折提醒中方,国际投资不仅是“硬实力”的竞争,也需要通过更多沟通来化解文化和舆论的隔阂。
这场波折让双方认识到,国际合作不仅依赖技术、资金和协议,也需相互理解和信任。
未来,随着更多领域合作的深化,中肯关系将继续发展,成为中国与非洲国家合作的典范。
参考资料
肯尼亚要求中国公司停止运营该国铁路?官方回应:并未给出此建议 环球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