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实现我们的文化自信、文化引领、文化创新,是新时代赋予我们一代人的历史责任。在新时代大潮中,一大批锐意进取的弄潮儿,脱颖而出,郑宏祝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徽文化的传播,依托上海这个多元化的国际大都市,一跃成为徽文化传播的领军人物,为新时代中国梦的文化营造与承担,走出了一条开放性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刻在骨子里的徽文化基因

郑宏祝祖籍黄山歙县,1969年出生于合肥,人生起步阶段历经坎坷。由于父亲很早就过世了,家庭的重担全压在郑宏祝稚嫩的肩膀上。无奈之下,1989年时年20岁的他,只身远离家乡,去上海闯荡。口袋里只有几百块钱,初到上海,又因语言不通,地理不熟,举步维艰。他从跑外销业务这样的最底层做起,可是,鞋子跑破,腿跑肿,收入还是入不敷出。但他不后悔,就当锻炼,了解社会,了解上海。为了找到一份差不多的工作,他不知跑了多少地方,都无功而返,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份机电设备维修工作。但因初来乍到不熟悉情况,对接业务很不顺利,为了坚持下来,其中的吃苦遭罪是常人难以想象。

郑宏祝说:“那时候,眼看前途渺茫,也曾一度想过放弃回家。”

但是他想,既然来了大上海,就一定要混出个样来,不然绝不回老家。最后他选择了坚守。因为他知道,出来打拼,必须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提高技术,一切都从最基本的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优异的业绩。这期间,只要能做的,他都咬牙坚持做下来。这一切,只为扎根上海。就这样,他慢慢地把心沉在这车水马龙的大上海。

努力付出,终有回报。来到上海的第三年,23岁的郑宏祝终于迎来了转机,他通过与人合作开办一家自己的修理公司,省吃俭用他逐渐积攒了第一桶金,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转身。1999年,已经有了一定财富的郑宏祝并没有迷恋丰富的物质生活,而是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他深知自己文化底子薄,急需“充电”以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以便在竞争激烈的大上海大展身手。为此,他决定自费攻读澳门科技大学MBA学位。他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刻苦学习。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管理实践,他的企业办越办越火。学成后的郑宏祝,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在公司中对照自己,改变以往的不足,不断打拼,很快实现了从小企业向现代化公司的转型。

他自己也实现了从一个打工者,到土老板,再到一家现代化公司的领头人,完成了个人知识修养的彻底蜕变,和企业经营发展的脱胎换骨。

郑宏祝说:“在上海,像我这样打拼的安徽人不少,我感觉我们能吃苦,做事认真,待人诚恳,积累了财富后,不会满足,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这和过去的传统徽商,在精神和气质上,正式是一脉相承。

二、十年磨剑打造徽文化高端传播平台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时候的郑宏祝在考虑这个问题,他要寻找答案。

2001年,他从上海回乡祭祖,了解老家曾经的徽州府歙县郑村的历史。徽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核,迎面而来,如春风化雨,浸润进他的灵魂。他说“这次去徽州,我有一种旷世情缘的感觉,我血液中的徽州因子,似乎复活苏醒了,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我将过去所走的路,以及将来要走的路,都摆在面前,我不断在问自己,我走的对不对?我该如何继续走下去...”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郑宏祝提供了一个全面审视、规划自我的机会,他积极关注上海世博从申办、筹办和举办的全过程。由此,他萌发了一个新的想法,在上海创办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于是,他成立了中禅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他决定要在上海建造一个传播古徽州文化,服务新徽商的大平台——徽文化产业园。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苦于没有合适之地,心中的宏伟大计一度搁浅。彷徨中,他在街上到处转悠。终于有一天,在华漕镇南华街转悠时,忽然,眼前的一家废弃工厂仓库引起了他的注意,这里占地约10亩,建筑面积2400平方,虽然工厂破旧,地理位置离市中心偏远,但它毗邻上海虹桥枢纽中心和规划中的国家会展中心,后面则是潺潺流淌的苏州河,是打造徽派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理想之地。于是,梦想的种子在此落地生根,他毅然决然地埋头在了这片土地。

拿到地后,当时曾有人建议他在这里打造一座上海西郊的“百老汇”,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他不为所动,坚持初心不动摇,又投巨资筹建他心中的这一项目。这是他心中的理想,他心中的蓝图。他亲自主持设计工作,先后换了数十位设计师,不断修改图纸,最后终于设计完成梦想中的《上海徽府平面图》,并亲自监督实施工程。

他开始马不停蹄连续往返古徽州。无数次的徽州之行,将郑宏祝内心洗礼得通透澄澈。那段时间,他对徽州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与惊叹,无论是古老的徽州文化,还是古老的徽州商人,都像祠堂里的容像一样,一下子变得栩栩如生,充满了活力,那些古老的人和事从未真正消散,相反,真实得触手可及到那种温润的热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趟趟造访徽州古民居,实地掌握徽州建筑中的各种结构和营造法式。无巧不成书,竟然寻觅到了一座600多平方米的古民居,据考证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幢明代的老房子,找到它的时候,已经破败不堪,眼看就要倒掉了。他撤资买下,将每个建筑部件都拆下来,做上标记,装了几个集装箱运回上海,然后挖一米多深的地基,将各部件修好,按原先绘下的图纸一一复位。——他将这座徽州古民居,原封不动地平移到了上海徽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徽府内,除了“平移”的那座古民居,还开辟了徽州古民居馆、灵璧奇石馆、安徽名人馆、徽文化博物馆、皮影馆、红军长征纪念馆等。其中,在灵璧石馆内收藏了大大小小很多的灵璧石。灵璧石产自安徽灵璧县,灵璧石形成于晚元古代震旦纪期间,是经过复杂漫长的地理变化,形成了特殊地质和造型的石头。在安徽名人馆内挂满了安徽各种历史名人的照片故事,特别是如徽商代表人物胡雪岩的家国情怀在这里得到了全面的展示。

从2010年起,历经十多年的建设,凝结着郑宏祝无数心血和汗水的上海徽府横空出世。工程总投资达到了近2亿人民币,建筑面积近20000平方米,成为上海首座重现原始徽派风格建筑商业文化综合体,一个中华古徽州文化与世界交流的窗口。

三、倾心致力徽文化与海派文化融合创新

郑宏祝是一个有心人,在当时,上海徽府还没有堆砌起一砖一瓦的时候,它的雄伟大气的轮廓,就已经在郑宏祝心里树立起来了。从开始建设上海徽府不久,他开始出任上海安徽商会副会长,在建设徽文化大平台的过程中,同时为徽文化的传播做好组织上的铺垫,商会换届后又出任常务副会长。

郑宏祝把上海徽府定义为“三三三分”:徽文化与地域性文化交流的平台、徽商与其他各地域性商业集团交流的平台、古徽州历史文化艺术传承与展示性窗口。他说“还有最后一分就是我要努力”。

2014年,安徽黄梅戏原创大戏《徽州往事》赴沪参加第16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他们震撼于上海徽府的高端大气,情有独钟地选择到上海徽府举行媒体见面会。著名黄梅戏艺术家韩再芬一走进上海徽府,就难捺激动,她说:“这么大一个徽式宅院,要是将《徽州往事》搬到这里来演,肯定珠联璧合呀。”

随着徽府的建设,功能不断提升完善,上海徽府开始打开广阔的天地,也开始在上海、安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商界的招商活动、文化界的交流活动开始不断在这里举行,非遗文化在此得到展示、传承。2018合肥市(上海)投资环境说明会,在这里举行,迎来了众多政商界的精英。它所蕴含的强大气场,不断吸纳着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的聚集。除了本身特有的文化属性外,还衍生出更多功能。会务中心举办高端会议,招商中心将上海的产业园和安徽的地市对接,徽府科技团队也适时打造了便于新徽商双招双引的智能平台,安徽多地与徽府纷纷有了切实的招商合作协议。

顺势而为,徽派文化研究院在这里应运成立。徽府渐渐成为一个新徽商活动的基地和民间交流中心,为沪皖两地的文化交流搭建起了一个民间平台,也让在上海的安徽人找到了家的感觉。

上海徽府没有成为上海的百老汇,却成为了中国沪皖文化的高端交流平台,成为徽派文化与海派文化交融碰撞的交流体验基地,文化旅游教育为一体的核心产业基地。2018年,上海市旅游局公布首批50家“上海市区休闲好去处”,上海徽府赫然上榜。媒体也不断向公众推介上海徽府的文化艺术氛围和极具魅力的独特影响力。

为使沪皖交流、文化融合不断向更深更广推进,郑宏祝先后出任了国际徽商交流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民进企联会副会长,上海国内文化创意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上海嘉定古建筑与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众多群团组织的负责人,依托这些组织,开展各种学习、交流、考察、推广活动。

郑宏祝说:“将海派和国际文化推向安徽,将安徽地域文化推向上海——这样的梦,已经越来越多地变成现实。”

四、长三角一体化的新时代文化承担

凡成大事者皆有家国天下的情怀。在上海徽府打开的广阔天空下,郑宏祝俨然成为了一个思想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最爱老宅的这方天井,坐在客厅里,就着一壶清茶,抬头是四四方方一块天空,四季都在这一方天里:有时候,是瓦蓝瓦蓝的底色,有时候,有白絮般的云朵飘过;下雨天,晶亮的雨丝纷纷而至,落进来,滴答有声。最妙的当然是下雪天,沪上的大咖显贵们,不约而同齐齐聚来,一盆炭火升的猩红,炉上的水沸起,泡出一壶上等的黄山毛峰,大家围炉而坐,要事也谈,闲事也谈,很多不仅影响沪皖两地,乃至影响整个长三角商界、文化界等等大事,就在这里定了下来。在徽文化和海派文化的深度融合的基础上,郑宏祝不断地反刍融合文化,并不断创新,向安徽、浙江、江苏等整个长三角地区辐射,向全国范围辐射并直面海外。长三角产业发展联盟工作委员会、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孙中山中兴基金会等一批开放性组织、机构相继在徽府落户。不仅承担国内外文化艺术各种门类、各种交流活动,还引进了海外留学、移民等项目。——上海徽府的触角已经从上海伸向了整个长三角地区,伸向了海外更广阔的天地。

“皖风徽韵是你的根,海纳百川是你的魂,朋友的福地宾客的家园,天南地北一家人,啊……上海徽府,天南地北一家人……”这是《上海徽府》这首歌的歌词。作为一张非凡的徽文化名片,上海徽府已然成为广大中外游客全面了解徽州文化的一个平台。上海徽府开放以来接待了一批又一批国内外顶尖的音乐家、演奏家、画家和一大批艺人,来这里进行才艺展示,艺术交流。这里还相继举办了台海两岸文化艺术交流、新中式服饰定制文化开发运营、精武武术、皮影非遗等各种研讨、交流、展示活动。

著名二胡演奏家马晓晖第一次来时,就对徽府感到很震撼,她说:“这么大一个上海,这样的地方是平生仅见。”那一次,在朋友盛情邀请下,马晓晖临窗而坐,为嘉宾们拉了一曲《梁祝》,拉完后她说:“这老房子回声竟然这么好,完全是在剧院里演奏的感觉。”第二年,马晓晖又来了,她还邀请了数位获得过格莱美大奖的音乐家们,一起来到了上海徽府,举办了一场小型音乐会,那一次就太热闹了,来自各界的嘉宾有一百多位,连二楼的闺房窗户边也挤满了人。这场高端艺术雅集,成为上海滩的一段佳话。

如今的上海徽府,总是好戏连台。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几乎一两天就有各种门类的艺术展和雅集,著名书法家、金石篆刻家高式熊,日本著名书法家师村妙石,空军中将、抗美援朝二级战斗英雄韩德彩等一批海内外文化名人,相继来到徽府举办活动并给徽府留下作品。

郑宏祝和他的上海徽府,正以徽派文化的光芒为新时代中国文化的融合与创新赋能。近年来,冠军瓷砖徽州印象新品发布会,长三角民进企业家联盟峰会等一批高端活动先后在徽府举行;江南吃货节,徽府被主管部门点名提供美食资源清单;郑宏祝也马不停蹄参加华东进口商合作联盟交流大会及走进安徽活动的签约仪式,世界制造业大会国际徽商论坛等高端论坛、活动,在接受记者约访时,郑宏祝正在中国黄山徽派建筑发展大会上作主题演讲……

当偶有闲下来的时候,人到中年的郑宏祝,总喜欢站在他的徽府老宅里,在古色古香的木格窗旁,看天井洒下的缕缕阳光。这时候的他,就是一个思想者,他的思绪在远方……(图文:刘鹏程 编辑:刘玉磊 责编:韩同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