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的那次拉练,本是部队的例行训练,却因一个凌晨的意外发现,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那个替我们站岗的老乡,让我重新认识了军民鱼水情的真谛。
我叫李志强,今年已经75岁了。回想起50多年前那段难忘的经历,仿佛就在昨天。那时候我22岁,是个刚参军两年的毛头小伙子。1971年的夏天,我们连队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要进行一次为期一周的长途拉练。
那会儿我还是个城里来的知青,虽说参军两年,可骨子里还带着几分城里人的傲气。记得出发那天,我把新发的军装穿得整整齐齐,背着半人高的大背包,心里还在想:不就是走几天路嘛,能有多难?
可真正上了路,才知道什么叫吃苦。七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得人皮肤生疼。我们每天要走四五十里山路,没走多远,大家就都累得直喘粗气。我这个城里来的"嫩皮蛋",更是不像样,走得腿发软,磨出了好几个大水泡。
记得第三天傍晚,我们终于到了一个叫青山村的地方。全连队都累得不行了,连长一声令下,大家欢呼着跑向村里。我拖着疲惫的身子,看到村口站着一群村民,他们脸上都带着热情的笑容。
有个姑娘特别引人注目,她扎着两条麻花辫,穿着朴素的碎花布衣裳,手里端着一个大木盆。等我走近了,才看清盆里装的是刚煮好的热气腾腾的米粥。那姑娘叫王小梅,是村长的女儿,也是村里的民办教师。
"同志们辛苦了!"王小梅甜甜地说道,"快来喝碗热粥,解解乏。"我接过她递来的粥碗,喝了一大口,那粥香甜可口,还能吃到几粒花生米,顿时感觉全身的疲劳都消散了不少。
村长安排我们住在村民家里。我和另外三个战友被分到了王大叔家。他家的屋子不大,是那种很常见的土坯房,门口挂着一串红辣椒。屋里放着几张木板床,床上铺着厚厚的稻草,盖着粗布棉被。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很干净。
晚上,我和王小梅聊了很多。她告诉我,她今年19岁,在村里教书已经两年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村里的娃娃们都能读上书,将来有出息。"她说这话时,眼里闪着光。我不由得有些惭愧,想起自己当初参军,不也是为了实现理想吗?怎么这会儿倒有些初心不坚了?
第二天一早,我值夜哨。凌晨三点多,天还没亮,我打着手电筒在村子里巡逻。忽然,我看到水井旁有个人影。我警惕地走过去,发现居然是王大叔!
"王大叔,您这是?"我惊讶地问道。
王大叔笑呵呵地说:"我寻思你们连日奔波,肯定累坏了。我就替你们站会儿岗,让你们多休息会儿。"
我愣住了,心里一下子涌上一股暖流。我连忙说:"大叔,这怎么行,您快回去休息吧。"
王大叔摆摆手:"没事,我这把老骨头还扛得住。你们安心睡吧,有我们村民看着呢!"
我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只觉得鼻子有些发酸。我转身跑回营地,把这事告诉了连长。连长听后,立刻叫醒了所有战士。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说要去感谢村民们。有人提议帮村民干活,有人说要教村里的孩子们读书写字。我们的热情像是被点燃了,每个人都想为这个淳朴的小山村做些什么。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军民鱼水情。这不是写在标语上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我看着周围战友们激动的脸,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份情谊,用实际行动回报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故事发展部分
从那天起,我和战友们主动承担起了帮助村民的任务。连长跟上级申请,让我们多留几天。我们白天训练,晚上就去帮村民干活。有的战友去帮忙收割庄稼,有的去修缮道路,我则主动请缨去教村里的孩子们识字。
记得第一次去村里的小学,那是间破旧的土坯房,门口挂着块歪歪扭扭的"小学"牌子。屋里只有几张破桌子,墙上贴着几张发黄的报纸当黑板。看到这情景,我心里一阵难受。
王小梅领着十几个孩子,他们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有的甚至光着脚丫,但一个个眼睛亮晶晶的,充满求知欲。我拿出准备好的课本,开始教他们认字。那些孩子学得可认真了,有不会的就举手问,我耐心地一个个教。
教完课后,王小梅拉着我的手说:"志强,谢谢你。你知道吗,这些孩子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你来教他们,不仅教会了他们知识,还让他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我被她的话触动了,说:"小梅,应该是我谢谢你们。你们让我明白了当兵的意义。"
就这样,我每天晚上都去小学教书。渐渐地,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份"兼职"。看着孩子们一天天进步,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感。
有一天晚上教完课,我和王小梅并肩走在乡间小路上。夏夜的风轻轻吹过,带着稻田的清香。我们聊起了各自的理想。
"志强,你以后有什么打算?"王小梅问我。
我想了想,说:"以前我只想着在部队立功,早日提干。现在我觉得,当兵不只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保卫咱老百姓。我想继续在部队好好干,将来有机会的话,我想专门从事拥军优属工作。"
王小梅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太好了!我就想留在村里,把这里的学校办好。咱们虽然在不同的岗位,但目标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咱们的国家更好。"
听了她的话,我心里一阵激动。我看着王小梅的侧脸,月光下她的眼睛闪闪发光,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心动的感觉。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几天,上级来电,命令我们提前结束训练,立即返回驻地。这个消息来得太突然,我心里十分不舍。临走那天,全村老少都来给我们送行。
王大叔拉着我的手,塞给我一个布包:"志强啊,这是我们全村托我转交给你们连队的。是面'军民鱼水情'的锦旗,你们带回去,挂在连队里。"
我接过布包,心里一阵温暖。我看向王小梅,她眼圈有些发红,但还是挤出一个笑容:"志强,你一定要常回来看看。"
我点点头,郑重地说:"我答应你,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回来的。"
就这样,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青山村。在回去的路上,我的脑海里不断回放着这些天的点点滴滴。我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表现,不辜负乡亲们的期望。
回到驻地后,我把在青山村的所见所闻向连队作了汇报。连长听后很受触动,决定把拥军优属工作作为连队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我主动请缨,负责这项工作的具体落实。
我开始认真学习有关政策,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展拥军优属工作。我还经常写信给王小梅,向她请教农村的实际情况。每次收到她的回信,我都会仔细阅读,从中学习了很多农村的真实状况。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我们连队在拥军优属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了上级的表彰。我也因此立了功,获得了探亲假的机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