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的故事背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从高考刚刚恢复开始。时代的潮水推动着个人命运,个人命运又汇聚成时代潮流。
庄图南要去上海上大学了,同济大学建筑系,棉纺厂家属小巷都沸腾了,红条幅高高挂起,这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以前没有人相信可以考上,因为在这之前小巷里的一鸣失败了。庄图南的成功给了许多人鼓舞,在许多家长和孩子心里种下火种。
甚至有些人,像吴珊珊已经意识到,去了上海的人大概不会再回来,庄图南已经和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
走出逼仄的家属小巷,走出熟悉的苏州,走向更广阔的地方。
都是棉纺厂职工,都住在差不多的小院里,在差不多的学校里学习,庄图南可以,我家孩子也可以。
就算上不了同济,普通大学也是好的,再不济大专中专也是好的。
庄图南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很多人,而受影响最大的其实是远在贵州的弟弟向鹏飞。
黄玲同意让向鹏住到自己家里,向鹏终于可以在苏州上学了。
向鹏飞很开心,但最开心还是他的母亲庄桦林,她和丈夫无法返乡,已经是认命了,只希望向鹏飞可以改变命运。
送到苏州上学,送到大哥身边,好好读书总是有希望。然而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向鹏飞去了苏州,心思都没在读书上。
小的时候乖巧懂事,现在比林栋哲还能闹腾,庄超英督促过,但终究不是自己的孩子,也就没有管太严。
向鹏飞一直在逃课,终于没有上大学,甚至连高中都没有考上,不是他不懂事,而是他看明白了自己的命运。
向鹏飞后来告诉林哲栋,当初被赶回苏州的时候,他心里很怨恨黄玲,但后来也就想明白了。
这是他的命运,不是黄玲的命运,黄玲没有必须帮他的理由,也实在是力不从心。
林武峰和庄图南讲过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为了能活下去,他每年都要从学校回家,和母亲一起去抢水。
其实黄玲做的事情,和庄桦林做的事情没有区别,都是在为自己的孩子抢水。能想明白这些,向鹏飞虽然年纪小,但比庄图南还要成熟。
从前他或许还想读书,但那一次和母亲来苏州回去之后,向鹏飞就清楚自己真正应该做的,从来不是读书。
政策的不确定性太大,他能不能留在苏州高考,回去贵州高考能否顺利,都是未知数。
就算考上了,家里的情况也供不起他读书,仅仅是来苏州读书,哪怕有大舅一家的帮助照顾,也让家里承受了巨大压力。
父亲的辛苦,母亲的劳累,他都看在眼里,几年的上学,结果很可能还是要回去贵州工作生活,这是他无法接受的。
他不能寄希望于别人的怜悯,寄希望于无常的命运会眷顾自己。
他要做的不是像庄图南一样去上海,而是在苏州有一席之地,真正属于他的地方,而不是寄人篱下。
他要把贵州的父母接过来,他要为父母,为自己的家人“抢水”,他不仅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还要改变父母的命运。
所以从一开始,向鹏飞的心思就没在学校,没在读书上。读书或许可以打开人生的上限,但对他来说他等不及。
林栋哲在学校荒废学业,沉迷跳舞的时候,向鹏飞已经交上了社会朋友,去了很多地方。
他每周瞒着庄超英逃课,跟着认识的客运司机打下手。帮忙洗车,帮忙卖票,去了很多地方,看过了不同的风景,见识了不同的人。
初中毕业之后,就自己干起了运输,最后还开上了公司。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经济在飞速发展,当时人流货物主要还是依靠国道,大车司机非常抢手,运输行业发展蓬勃,向鹏飞也算是赶上了风口,挣到了钱。
再后来棉纺厂倒闭黄玲下岗,向鹏飞还带着黄玲一起做了一段时间,帮着黄玲重新振作起来。
可以说向鹏飞的身上能看到林武峰的影子,强者不抱怨环境,努力为自己争取,照顾好家人,再力所能及帮助其它,对世界抱着善意。
向鹏飞才是真正的清醒。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