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战争是二战结束后在亚洲发生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战争,但也是一场奇特的战争,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投入了65万人,8000架飞机,对越南北部和柬埔寨红色高棉阵地投掷了550万吨炸弹,将越南北部和柬埔寨红色高棉占领区炸成了平地。

就是在这样的军事绝对优势下,美国却始终不跨过北纬7度线一步。就在这种所谓的“南打北炸”的军事部署下在越南耗了近20年,在投入了近5000亿战争经费后,最后又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从越南撤兵。

要知道,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投入远远高于朝鲜战争。军队投入比朝鲜战争高10万人,战机及弹药投入是朝鲜战争的3倍以上,而军费投入更是朝鲜战争的5倍之多。这样巨大的投入,这样漫长的战争周期。最后竟然是一个不尴不尬的战争结果,实在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越战记者著名的新闻照片:小女孩

更让人奇怪的是,在越南战争后中国、美国似乎对战争的结果都很满意,两国间的关系也完全没有受越南战争的影响。反倒在1970尼克松宣布将从越南撤兵后仅仅两年,中国就迎来了尼克松的访华。

随后两国共同发布了《中美联合公报》,美国甚至还正式承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刚刚结束了一场战争的两个国家为什么能够如此默契,并在外交关系上迅速升温呢?

其实在战后世界各国对越南战争有很多的分析,有人说越南战争是因为北越军队的强悍让美军始终无法彻底压制,最后只能停战。有人说是因为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使美军始终不敢迈过北纬17度线,导致越南战争只能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战期间,美军始终坚持“南打北炸”的军事策略

也有人说美军之所以始终不扩大战果,是因为国内的反战声浪过于强大,美国政府无法应对最后只能退兵收场。

其实这些都只是越南战争的表面原因,越南战争之所以如此奇特,是因为它的焦点并不在战争本身。越南战争实际上是中、美、苏在东南亚地区的一场复杂的政治博弈,越南战争所争夺的绝不只是越南本身,而是对东南亚地区二战后政治格局和未来走向的一场大较量!

20世纪的东南亚,红色力量的崛起与扩张!

越南战争的一切其实都源于二战后东南亚的复杂政治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各国的政治格局就是一个字“乱”。在苏联和中国的影响下,二战后东南亚各国的共产党普遍的都发展了起来,并在东南亚各国的独立运动中积蓄了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战后,东南亚共产主义力量崛起

当时的东南亚已经是东欧外共产主义力量最集中的地方,强大起来的共产党组织同各国的传统势力之间展开了一系列政权争夺战。1948年9月,印尼共产党率先发动了茉莉芬起义,到50年代时已经成了世界第3大共产党组织。

菲律宾共产党在1948年也发动了武装起义,建立了红色高棉武装力量。泰国共产党则是在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扶持下稳步发展,不但谋求政治权力还在军队中扩展力量。

而越南共产党更是在1945年就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可以说二战后的东南亚地区已经处在“全面社会主义革命”的边缘。在这种背景下由中国、美国、苏联出手干预的越南战争,其真实目的是围绕东南亚整体格局的一场政治大博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志明与他的越南民主共和国

而在这场军事和政治博弈中,中、美、苏三国也是各有各的政治目的在。

美国的目标:防范多米诺效应,决不允许出现第二个东欧!

在二战结束后,亚洲战略一直是美国国际战略中的重中之重,而东南亚地区北接中国、南控南海及印度洋,是亚洲地区的战略性要地,对东南亚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的。

1954年3月29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纽约海外记者俱乐部发表题目为《红色亚洲的威胁》的演讲:

“在今天的情况下,共产党俄国和他的盟友共产党中国试图将他们的政治制度强加给东南亚,不管他们使用的是哪种手段,这都是对民主和自由的威胁。我们不应该消极对待,而是要以联合行动来对付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右)

从这篇讲演中我们就能够明白,美国之所以强势介入越南战争决不仅是针对越南一国,而是要借助越南战争整体扭转东南亚的政治局势。

中国的考量:有限对抗、稳定局势,避免卷入大的政治、军事乱局

在新中国建国后,稳定国内、改善民生,加快进行国家建设是我党的战略任务。这一点从朝鲜战争结束后,我党马上借助苏联力量开始10年工业化建设上就可以看出。

在越南战争时期中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已经开始恶化,这时的中国绝不愿意做苏联的马前卒,去越南打一场对自己没有战略价值的战争。而且在朝鲜战争后,美国重新调整了与中国间的关系。

中美关系虽然还没有明显向好的趋势,但也没有持续紧张下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是不可能主动卷入越南战争这个政治乱局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3年后中国开始了156个重点工程的建设

所以对中国来说,处理越南战争的关键就是尽量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避免中国被迫卷入全面战争的风险。

苏联的野心:策动东南亚革命,挽回战略劣势、染指印度洋!

1959年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弹道导弹系统,从此掀起了与苏联间的争霸对抗。在1962年苏联也试图在古巴架设中程弹道导弹,却在美国的压力下最终放弃,古巴共产党也在此之后与苏联渐行渐远。

在这一系列的失利下,赫鲁晓夫急需寻找到下一个战略焦点挽回劣势和颜面,而东南亚地区恰好符合这一需要。而且苏联一直梦想统治印度洋,却始终没有找到机会,东南亚的地理位置给了苏联实现这个梦想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巴导弹事件后,美、苏对抗达到高潮

在这一系列的背景下,苏联的企图决不仅仅是越南战争的胜利,而是希望借助越南战争彻底推动东南亚的“社会主义革命”。实现控制东南亚,进入印度洋野心。

但苏联当时的军事力量无法直接支持越南战争,所以支持越南、鼓动中国,借力打力成为了苏联当时的战略计划。

这就是较为真实的越南战争前的东南亚政治格局,和中、美、苏三国在在越南战争上的真实战略考量。围绕着各自的战略目的,在越南战争中美国、中国、苏联也都采取了各自的行动。所有的这些行动就造就了这场表面“很奇怪”,实际“很复杂”的越南战争。

美国,“不打不退20年”,只为了扭转东南亚政治局势。

在对越南战争的一系列分析中,最奇怪的就是美国在越战中投入巨大,在占据了绝对的军事优势的情况下却始终坚持着所谓的“南打北炸”的军事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始终不向北越境内迈进一步,硬是将这场战争拖了20年。如果我们仅仅分析越南战争本身这确实奇怪,但如果我们关注下美国在越南战争过程中的一系列行动就会发现,在越南战争前后美国一直在针对东南亚政治格局展开一系列的行动。

在越南战争前夕美国与菲律宾签署了《美菲军事基地协定》;《美国对菲律宾军事援助协定》两大条约,之后又与菲律宾签署了《菲美共同防御条约》。稳定了菲律宾的政治局势。

随后年美国与泰国签订了《泰美军事援助协定》而泰国政府也借助美国支持成功压制了泰国共产党力量。到了1955年9月美国发起了由: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基斯坦、泰国、菲律宾八国组成的东南亚条约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1年由美国参与推动的“东南亚联盟”

进一步将泰国、菲律宾拉入了自己的政治集团中。到了1961年美国大力支持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成立东南亚联盟,借助泰国和菲律宾之手将马来西亚拉上了自己的战车。

到1963年美国又再次支持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成立“马菲印多”组织,借此将印尼的政治局势也稳定了下来,同时1965年在美国的军事援助下,印尼军方制造了“9.30事件”对印尼共产党进行了血腥的镇压,从此印尼共产党彻底土崩瓦解。

到1967年美国又积极推动了东南亚国家成立东盟组织,借助东盟组织向东南亚各国提供巨额的军事援助。根据数据资料,到70年代中期美国对东南亚各国的军事援助高达1370亿美元,占其全世界军事援助的3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南亚联盟”旗帜

同时为了巩固军事影响,美国与菲律宾达成协议在苏比克湾建立了克拉克军事基地,不但控制了中国的南海地区,还建立了通往印度洋的前哨军事基地,扼杀了苏联染指印度洋的可能性。

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在越战中的战略布局,说白了就是:“军事防守、政治进攻”。在越南战争中美国不惜投入巨额战争资源,通过高强度、长时间的战略轰炸对越南民主共和国和柬埔寨红色高棉组织进行持续打击,成功的压制了东南亚最危险的两股共产主义军事力量。

与此同时,美国利用越南战争所换来的近20年时间通过外交、联盟、军事援助等一系列手段,彻底将东南亚各国拉上了自己的战车,也彻底压制了东南亚各国的共产主义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在菲律宾苏比克湾建立的“克拉克军事基地”

到1970年美国退兵后,除了越南民主共和国力量还存在外,东南亚的政治格局已经彻底稳定了。所以说美国虽然“输了”越南战争,却实实在在地“赢得了”东南亚!

中国,“高调警告、低调参战”,与美国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中国对越南战争的态度和策略其实在周恩来总理和刘少奇主席的讲话中就能够明白,1965年4月,越南劳动党第一书记黎笋、政府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武元甲等访问中国,要求中国扩大援助规模并向越南派出支援部队。

中央副主席刘少奇明确表示:援助越南进行抗美斗争,“这是我们中国应尽的义务,我们的方针就是,凡是你们需要的,我们这里有的,我们要尽力援助你们”;“你们不请,我们不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志明访问中国

4月12日,周恩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主张晚一点提“援越抗美”的口号:我们是支援越南反美斗争,还是以越南为主。”

在这两段讲话中已经可以明显感受到,在越南战争的立场上,中国是有所保留的。

而后中国政府突然高调向美国发出警告“如果美军进攻北越,中国军队将会参战。”随后又在华沙中美大使级会谈中与美国达成了北纬17度线的共识。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美国就已经明白了中国的底线在哪里,中国不会真正介入越南战争和东南亚政治格局。中国的底线就是要求美国控制越南战争不至于失控,避免成为中美间的全面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南劳动党第一书记:黎笋

而后中国向越南派出的35万军队几乎全部是工程兵和防空兵,基本没有派遣大规模陆军进入越南。而越南战争的最后结果也如同中国、美国间的默契一般,20年的越战美国没有跨过北纬17度线,而中国也始终没有强势介入越战和东南亚政治格局。

双方都达成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对中国来说只要赢了越南战争,就是中国的战略胜利。

苏联:“大力援助、暗中指示、鼓动中国”,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越南战争中苏联的战略目标是很大的,利用越南战争一举推动东南亚的“社会主义革命”并彻底控制东南亚,进入印度洋是苏联的战略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与赫鲁晓夫

但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苏联无法直接干预越南战争及东南亚政治局势,所以只能采取军事援助,暗中指示和鼓动中国做马前卒的方式来进行。

早在1950年斯大林在莫斯科对同时来访的毛泽东和胡志明就曾说过:“越南战争、越南革命,苏联是大力支援的,但具体的和切实的还是要靠中国来管。”这就是典型的期望通过借力打力解决东南亚问题。

在越南战争爆发后苏联对越南提供了4亿卢比左右的军事援助。同时从1960 年初开始向越南提供了里-2和伊尔-14运输机,帮助越南运送士兵和军事物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与斯大林

1961 年,苏联第319 红旗直升机独立团赴越南执行军事任务。1964 年第339 空军运输团向越南运送了大量军事物资。1961-1964 年,第11 防空军的飞行员都在越南协助工作。

在这些支持的背后苏联曾多次暗中指示越南要求他们不怕牺牲、不怕打打仗,要跟中国一起打败美军并让革命点燃东南亚。不过可惜的是,在越战开始后,苏联与中国的关系已经进入冰点。

没有了中国的出头,苏联也只能看着东南亚的局势发展而毫无办法。在越南战争结束后,苏联并没有死心。1972年苏联与越南签署了《苏越互助条约》,而越南也将自己的金兰湾提供给苏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联在越南金兰湾建立军事基地

在1979年苏联更是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企图再次影响东南亚的政治格局。但可惜的是越南在入侵柬埔寨后就失去了控制,反倒使苏联与东南亚、尤其是中国的关系更加恶化!

而金兰湾的占领也在美国的压制下毫无用处。可以说在越南战争中苏联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输掉了所有的梦想和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