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1879—1964),原名伯循,字诱人,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他是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作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于右任在政治、教育、书法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
于右任早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活动,是近代民主革命先驱。他在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交通部次长,国民政府常委、军委会常委、审计院院长,后长期担任监察院院长。
作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于右任曾任上海大学校长,并担任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为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于右任在书法上的成就尤为显著,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与王羲之、颜真卿并称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三个里程碑。他的书法造诣深厚,风格独特,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于右任的书法早年取法于魏碑,后精研草书,将碑学书体的笔意和审美融入到草书中,形成了气势磅礴、自由烂漫的独特书风。他的草书融合了魏碑的刚健与草书的灵动,线条犀利、柔韧、潇洒、遒劲,被誉为“于体”。
于右任在书法上的最大贡献和成就在于“引碑入草”和创建“标准草书”。他首创的“标准草书”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整理成系统的草书代表符号,集字编成《标准草书千字文》,影响深远,至今仍在重印。
代表作品有:草书作品《枫桥夜泊》以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为题材。于右任通过草书的笔法和布局,展现了画面中的静谧夜景和人物情感。他的笔画狂放豪迈,极富个性,将原作中的意境完美地表达出来。这幅作品不仅展示了于右任深厚的草书功底,更体现了他对诗歌意境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行书作品《翠亨村纪事诗中堂》节录自古诗。于右任用行书的形式,将古诗中的情感与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的笔迹流畅自然,字体饱满,给人以舒适而愉悦的视觉体验。这幅作品充分体现了于右任行书艺术的魅力,既有古拙之美,又不失现代审美趣味。
林语堂曾评价于右任的书法和人品为当代最好模范,认为他的书法成名是其地位的重要支撑。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也对于右任的书法极为赞赏,称赞其书法作品名副其实、上乘之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