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制铜币历史文化博大精深,铜元名誉品也琳琅满目,每个独立板块都有其具有代表性的铜元名誉品为门面,那么,铜元之王应该是谁呢?其实这些年来对于这个称号花落谁家一直是一个未定数,那就让我们这次,以娱乐的态度,带着自己的理解来投票,评选出你心目中的铜元之王吧。
评价一枚铜元是否符合铜元之王,首先这枚币必须珍惜度极高、其次不应该为套系币,而应该为独立币、再者这枚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最后一定是即使不能完全确定其性质,也要有一定的文献认证的币种。
一、中心淮二十文
存世量:4枚
性质:估为试样或短期搭造
名分:中国近代机制铜币十大名珍、清江铜元门面
丙午户部大清铜币中心“淮”二十文,因为清江浦铜元局仅量产了“阴淮”与“阳淮”十文铜币,二十文面值者目前已知四枚存世,因缺乏史料佐证,因此不能完全定义为样币,普遍认为为试样或短期搭造性质。在存世的四枚“淮”二十文当中,仅两枚品相可达完全未使用状态,一枚为本枚,诚轩22年春拍封面币,另一枚则由著名收藏家孙鼎捐赠入藏上海博物馆,余二枚则为流通品相,“淮”二十文存世稀若星凤,被列中国近代机制铜币十大名珍。
二、四川当三十水龙/飞龙
存世量:红铜各见4枚,黄铜各见2枚,总计12枚
性质:未发行
名分:中国近代机制铜币十大名珍、中国机制钱币之巨星、四川铜元门面
四川省造光绪元宝当三十水龙/飞龙,未发行,清代铜元中的顶级名誉品,铸造精美,存世极罕,素为泉界耆宿汲汲追寻之名珍,各类机制币权威目录均有收录。
根据清代户部的要求,各省制造铜元,须援引广东成法,成色、图案及面值以广东省铜元为标准。四川当三十铜元,可能由于当三十的面值不符合户部关于铜元币制的规定,未被获准发行,在清代的铜元中,面值当三十者,仅有四川一省。
目前已知,四川当三十铜元“水龙”和“飞龙版”各有红铜和黄铜两种材质,均极稀贵。其中,红铜“水龙”与“飞龙版”各见四枚,黄铜“水龙”和“飞龙”版各见二枚存世,总计十二枚。据悉,中国国家博物馆有四枚全套收藏,系罗伯昭捐赠,上海博物馆藏有红铜“飞龙”和“水龙版”各一枚,分别为李伟先和罗伯昭捐赠。
1993年上海博物馆编撰《清代民国机制币》目录即以馆藏四川当三十红铜水龙为封面币,肯定了其在中国钱币中的至高珍品地位,也以此来肯定这枚铜币的地位不只是铜元第一名珍,也是中国机制钱币之巨星。
三、江南甲辰二十文
存世量:2枚
性质:未发行
名分:中国近代机制铜币十大名珍、江南铜元门面
江南甲辰二十文铜元,存世仅见两枚合格品相,现在大部分认为其为未发行试样,也有臆造币之说法。其中一枚藏于上海博物馆,由钱币收藏家孙鼎先生捐赠。另一枚为中国铜元专家邬德华先生(法国人)收藏,归国时携往巴黎。之后出现了不到三枚品相极差者,因为品相极差,且版别特征与流传有序者有差,故而不列入存世量之中。
四、安徽九星铜元
存世量:1枚
性质:不明
名分:中国近代机制铜币十大名珍
安徽九星十文铜币,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被发现,最早得到它的是浙江金华的宋兆松先生,不久之后,转让给钱币收藏家蒋伯埙先生,后来历经币商平玉麟先生和德国籍钱币收藏家汉南先生,直到汉南先生回国,把它转归张璜先生收藏;
在民国时期,泉界对此币的称谓都已约定俗成,但是对于此币,根据马定祥在八十年代初的信件遗稿中,表示,因史料缺载,从而使我们对这枚铜圆的推断,研究无法从史料中得到直接证明。
其次,在铸造地点的问题上,此币虽标明“安徽铜币”,但实际上它的铸地并不是安徽省。据史料记载,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政府为改变铜圆泛滥成灾的局面,对全国的造币厂进行裁撤归并。其中,安徽省造币厂归并于江宁(今南京)户部造币分厂。民国期间,安徽省也未重建造币厂。所以,安徽省铸造此币的可能性是可以排除的。因此,我们别无选择地(的)定它为他省代铸之品。那么,此币究为何省所代铸呢?根据实物资料来看,运用这种图案设计铸币的,尚有江西和胡南二省。按地理位置来看,湖南省与安徽省分别有湖北和江西二省相隔,距离较远,而江西省与安徽省接壤,所属南昌造币厂和九江造币厂与安徽省非常接近,且此种图案设计又是江西省首创。因此,将安徽九星十文铜圆定为江西省所代铸,也许是较为合理的。当然,对这一问题还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
根据马老以上的这一段记叙,可以看出此币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五、中心宁二十文
存世量:5枚
性质:估为样币
名分:中国铜元著名珍品
丙午户部大清铜币中心阳“宁”二十文,中国铜元著名珍品,铸额甚少,素为泉界耆宿珍视,目前存世仅五枚,现在一共有三枚在民间。博物馆的两枚:其中有一枚为原马定祥先生旧藏,后转让李伟先,六十年代初,李氏将其藏品全部捐赠上海博物馆,先为上海博物馆馆藏;一枚为中国钱币博物馆收藏,应为存档样币。
民间的三枚:一枚为陈吉茂、刘蕴宏递藏;一枚为江西所出,币面有锈斑,现归海外资深藏家收藏;最后一枚为台湾著名收藏家何代水先生收藏,购自于山东,除钱币博物馆存档一枚之外,那枚为所见品相最佳者。
六、共和纪念袁世凯大面像十文
存世量:4枚
性质:估为样币,未发行
名分:民国铜元重量级珍品、中国铜元十大名珍
袁世凯像共和纪念十文铜币大面像版,武昌造币厂试铸,王少贤雕模,未发行,目前已知存世屈指可数,其中二枚分别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为民国铜元重量级珍品,“大面像”位列中国铜元十大名珍,国内外机制铜元权威目录中,皆将其珍罕度标注为最高级,为无数藏家梦寐以求。
据钱币大师马定祥回忆,在其从业的半个多世纪以来,袁世凯大面像版铜样所见仅有四枚,分别是:1、上海著名收藏家陈仁涛旧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购藏;2、钱币收藏家李伟先珍藏,六十年代初,李氏将其藏品全部捐赠上海博物馆;3、法国籍中国铜元收藏家伍德华(Woodward)藏品,后售让诺曼·雅格斯(Norman Jacobs),2008年8月于香港“诺曼·雅格斯集藏中国银币、铜币与纸币”专场拍卖会亮相,入台湾藏家何代水藏箧;4、近代钱币鉴赏家张璜曾有一枚,据前辈币商传闻,张氏生前将其售予香港知名钱币收藏家黄华枢。
七、开国纪念币五十文
存世量:2枚
性质:试样
名分:民国铜元重量级珍品、中国铜元十大名珍、开国系列门面
开国纪念币五文、二十文、五十文均属试样性质,未正式发行,民国铜元中的顶级名誉品,据考,为武昌造币厂试制,因当时财政部没有同意量产,所以未推广发行,存世极稀,五十文目前仅见两枚。
八、辛亥大汉铜币中心赣十文
存世量:5枚
性质:发行稀少
名分:民国铜元重量级珍品、中国铜元十大名珍、江西铜元门面
辛亥大汉铜币中心“赣”十文,为铜圆大十珍之一,此币源于张璜先生旧藏,后为丁张弓良女士收藏。
江西省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二月设造币局于南昌,称谓“江西南昌府局”简称“昌局”,辛亥年(1911年)革命军为推翻满清专制政府,全国各地掀起革命浪潮,响应武昌起义,江西省为最早发动革命,而后由革命份子设计在造币局铸江西省造“大汉铜币”一种。铜圆两侧用“辛亥”二字代表年份,中间以阴刻“赣”字代表江西省份,铜元背面以大小十八个圆形,代表全国十八行省,中间用太极图代表生生不息,中华民国永久生存之象。整个图案代表团结全国十八革命同志,复兴大汉民族,建立自由、平等、独立的中华民国。当经发行,通行市面。自发行用,引起清朝官员愤怒,认为未经报备,革命份子自铸选钱币,扰乱金融,乃即禁止通用,并将现品销毁,以致流通市面者极为稀少。据钱币专家调查结果载至目前为止,全世界所发现者,计日本东京银行一枚,英国及西德博物馆各藏一枚,香港藏家一枚,台湾收藏一枚,共仅此五枚而已。
最早发现并拥有辛亥革命大汉铜币的是曼尼柯夫(DoMELNIKOFF),他当时侨居中国汉口,是一位名不经传的外国收藏者。而首先披露辛亥大汉铜币的是邬德华特(AoMoTRACEY WOODWARD),他是当时研究中国当十铜元的外国收藏家。一九二八年邬氏在上海出版的[中国美术科学杂志]中首次发表了辛亥大汉铜币图案,而该图是从曼尼柯夫处描绘而来。几年后,曼氏将该币归于邬氏,故在一九三五年出版的[中国美术科学杂志]补遗篇中,邬氏重新披露了该币的实物照片。后闻邬德华特返回本国时,已将其全部归于法国巴黎某博物馆。第二枚拥有者为当时侨居上海多年的汉南先生,他原籍德国,是一位蝴蝶专家。我与中国银铜币专家张璜先生会应邀共往观赏他的全部中国铜元,其藏品之丰富不亚于邬德华特氏,在汉南处,使我有幸第一次目睹了辛亥大汉铜币实物。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纳粹德国战败,德侨迁返时,汉南将其所藏全部中国铜元悉归吾挚友张璜。近闻张璜生前已将辛亥大汉铜币转归其妹丁张弓良女士,遗憾的是当年未便追问汉南所有的那枚辛亥大汉铜币得自何人耳。第三枚为古钱大收藏家张叔驯先生所有。张氏一品系得自宁波慈董弢庵,董乃钱商。当年,董氏与张叔驯贸易古钱,以其大汉铜币作为嫁品,正如朱晖后来在一篇文章所写[辛亥大汉铜币董氏以收古钱而收得,复以售古钱而赠去]。我会见过张氏珍藏的钱币三万余种之多,但叔驯生前素忌其钱币拓本外流,直至张氏在美逝世后,其助手杨廷康会以高价归我一批张氏秘藏钱拓,惟其中缺了铜元部分。故张氏的一枚,辛亥大汉铜币难见实物,而未获其拓的遗憾。第四枚是上海币商王守谦得自杭州汇古斋书店店主朱晖(嗣闻王氏系受大收藏家陈仁淘之托,专诚来杭州收购辛亥大汉铜币)。朱君索值千余元,令人咋舌,因当时尚在行用银元,然终仍以千元成交。杭州藏家翁其斧庆其所获,后设家宴以贺之,我亦作为座上客,作陪者尚有邮币集藏家蒋伯埙君,惜当年未留该币拓图。其时,我已爱好收集中国铜元,古语云:[楚弓楚得],则应[杭币杭得],奈力不及,覩物艳羡,徒与浩汉。惟吾有幸于由杭迁沪后几年,一日收藏家许小鹤先生来售一批铜元于我,内竟赫然有一辛亥大汉铜币在焉。此币归我亦会珍藏多年,后周转割让于大藏家李伟先先生。李氏爱国,于六十年初,举其所藏,尽献国家,此则为第五枚辛亥大汉铜币矣。由于辛亥大汉铜币珍贵,稀少,和它的知名度高,导致有人假造以售高价。四十年代初期,上海的杨成麒和平玉麟合伙经营麒麟钱币社时,会先后三次仿制辛亥大汉铜币,始达逼真程度。第一版伪品始根据描样而制,离普甚远,故赝品铸后,即弃毁而未会外流。第二版伪品的文字,图案虽已逼肖,但币面的阴文[赣]字,背面中的太极图均未铸出,露了破绽,我会在张璜先生处见过此种赝品。第三版伪品可谓成功之作,当时大藏家罗伯昭先生亦一度信以为真,确可乱真。由于本人会目睹多枚辛亥大汉铜币真品,故分辨真伪亦不难矣。现将辨伪要点提供如下:一,真品直径为二十九毫米,重七点五克;伪品则轻而小。二,真品铜质色泽淡红;伪品则铜质为深红。三,真品文字自然,币面中某些字则略有隐约不显现象;伪品则文字呆板,字字过于清楚。四,真品背面后九星之衔接处线条呈明显之坡形状,而伪品则呈隆起状。
九、浙江喜敦当十水龙样币
存世量:数枚
性质:未发行、试铸
名分:工艺中国机制铜元最高境界
1902年浙江省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币样币一枚,英国著名雕刻师艾伦·韦恩(Allan Wyon)刻模,伯明翰喜敦造币厂试铸,是该厂代中国试铸的四款铜币之一,未发行,目前已知存世仅数枚,各大权威铜币目录均将此币列为一级品,足见其名贵非凡。样币以镜面版底精铸,图文浮雕感极强,细节毕现,工艺精美绝伦,具丝绸感光洁版底,亮丽铜光摄人心魄,完美状态堪称中国机制铜元最高境界。
浙江省铜元局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二月申请开制当十、当五铜元,次年经上海瑞生洋行向英国伯明翰喜敦造币厂购得造币机器,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正月正式在杭州旧军装局内开制铜元。James O. Sweeny著《伯明翰造币厂史》一书中,即有伯明翰喜敦造币厂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供应造币机器给浙江杭州造币厂的记载,同时还载有喜敦厂留存的当十铜币样币及模具图片。此版样币由英国著名雕刻师艾伦·韦恩(Allan Wyon)设计制模,图文与后来大量铸行的浙江当十水龙流通版颇为不同,应是当时杭州造币厂未采用的试样品或浙江铜元的原型(最初版),后经雕刻师多次修改,成为如今常见的浙江当十水龙流通版。
十、河南省造五百文
存世量:十余枚
性质:未发行、试铸
名分:中国现存尺寸最大,面值最高的机制铜元、河南铜元门面、民国铜元重量级珍品
1932年中华民国河南双旗嘉禾伍百文铜币,河南铜元局试铸,未发行,是中国现存尺寸最大、面值最高的机制铜元,目前统计存世仅约十余枚,乃泉界公认的铜元珍品。
民国时期河南最早铸造铜元始于1913年,起先面值仅有当十、当二十,1920年开始出现面值当五十的铜元,甚至还发生了因铸造铜元的铜料不足而熔毁佛像的事情。1928年,《银行周刊》第12卷第10期刊载《河南造币厂加铸当百铜元》的消息,真实原因是铜元的滥铸及其价值的跌落造成“匪惟现洋不敷流通”。河南铜元的铸造量很大,早先日产可达80万枚,加之外省铜元的不断流入,1914年,已是139枚铜元才能兑换银元一元。况且,当百铜元既然可以铸造,再铸当二百铜元也就顺理成章。当1930年当二百铜元发行之时,铜元已贬至每800枚才换得银元一元,一时深陷恶性循环,物价飞涨,而河南省当局除了继续铸造更大面值的铜元,并无其他出路。果不其然,据1932年《中行月刊》第5卷第1期报道:“豫铜元局造当八百文大铜元,出省即不通用,至各县充斥,月来价格大跌,各县乡民纷拒使用,或打折扣,由每元换五千文,跌至每元七八千文,外县竟换十五千文,一日数变,极不一致,小商叫苦连天,纷纷停业,勉强支撑者,亦加倍索价……。”
现存河南铜元实物中,面值最大的是伍百文铜元,也是所见最少的一种。从其正面装饰的双旗图案,可以确定它的铸造时间不会早于1932年。我们观察河南省铜元的铸造,发现当二百铜元发行时,每800枚兑换银元一元。按照一般逻辑,当二百铜元之后,应该铸造面值当三百、当四百或当五百铜元,但河南省则干脆跳过当三百、当四百和当五百,直接铸造面值八百文的铜元流通,结果“成全省金融极恐慌严重事件”,商民呈请收回,尽数收毁。接下来省府命令换铸相对面值较小的伍百文铜元,但面世后“事实尚未奏效,商民有呈请继续收回”。从铸造时间上分析,河南伍百文铜元实际铸造和流通的时空相当窘迫。由于铸造时间短暂,铸量本身也不可能太大,加上不受市场欢迎被收回,到了今天,河南伍百文铜元便成了珍贵之物,我们应该感谢当初的“商民有呈请继续收回”和八百文铜元的尽数收毁。
十一、哈尔滨军舰一分
存世量:3 枚
性质:试铸
名分:中国铜币大珍
哈尔滨兵舰壹分铜币为红铜质,直径:23.5毫米;厚度:1.4 毫米;重量:4.4 克。正面中央铸G·M·D党徽图案,外环铸双线连弧形纹饰,上缘铸纪年文字“中华民国十九年”,下缘铸纪值文字“壹分”二字,左右两侧各铸一五角星;背面主图为一兵舰图,上缘铸“哈尔滨”三字。此币设计新颖,制作规范,其形制与东三省一分铜币非常相似。
哈尔滨兵舰壹分铜币的铸地曾有争议,最初有人认为是天津厂铸,后按其形制、图案推断为沈阳造币厂所铸。沈阳造币厂纪念建厂100 周年时,于1996年出版发行《沈阳造币厂图志》第107 页,披露了在该厂仓库保存有“哈尔滨壹分铜币原模”,此币的出身地才水落石出。原模图附有文字说明:大致在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 年)前后, 哈尔滨银行公会鉴于当地辅币缺乏情况日益严重,报请东三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铸造哈尔滨大洋和铜币,未获批准。此间,其曾委托工厂试铸“民国十九年哈尔滨壹分”铜质样币等。
哈尔滨壹分铜币图案独特,存世稀少,在中国铜币中是可望不可及的大珍品。就目前所知存世仅见3 枚。披露最早一枚是民国三十四年(1945 年)十二月八日上海泉币学会第172 次例会上,由机制币收藏家张璜先生出品展示,后来张璜将它带至香港,卖给从事酱油生意的黄先生,后来由台湾陈吉茂先生所得,上世纪末转由何代水先生珍藏;第二枚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据传系征集于钱币收藏家陈仁涛先生;第三枚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由钱币收藏家李伟先先生捐献。
十二、奉天中花立龙/坐龙
存世量:坐龙2枚、立龙2枚,总计4枚
性质:初期试铸样币
名分:铜元大十珍
奉天省造光绪元宝中花水龙/立龙十文,红铜,极为罕见,位列铜元大十珍之列。
中国铜元,珍品济济,可谓凤毛麟角者,屈指难尽。旧时的泉界,曾试图就珍稀而言来列陈,中国铜元前十名,并冠以“十大金刚”之称,然终因不相伯仲者屡现,不可以“十”而概之。顾此失彼,一时间,诸说并起,不同的“十大金刚”版本鼎足而立,当仁不让,互不替废。不过无论在何一“金刚”版本,“奉天中花”铜元,均无一例外的被择入其中,成所公认的大珍品。根据背面龙图不同。可分为“立龙”和“坐龙”两大版别体系。其中,“坐龙”者,又以背面英文字的形体大小不同,进而分为“大字版”、“小字版”两种。
“奉天中花”铜元,系“奉天制造银元总局”最早的铜元出品。据记载,“奉天制造银元总局”的前身,是“奉天机器局”,其面奉天将军依克唐阿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奏请设立,主产军工品。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1898-1900年),曾先后附铸银币和机制铜钱。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奉天机器局毁于战火,后来应市面之需,奉天省在机器局原址重建造币厂,名为“奉天银元总局”,专产银币铜元。光绪二十九年七月,厂竣开工,铸发银币及铜元。
“奉天中花”铜元即为初期试铸样币。“奉天中花”铜元,传世极罕。其“立龙”版者,存世仅见二枚,一枚为上海博物馆收藏,系大藏家孙鼎先生捐赠;另一枚旧说为钱币专家张璜先生收藏,现下落未明。而“坐龙”版者,仅见“大字版”、“小字版”各一枚,均为孤品。以前曾传其中一枚为法籍中国铜元收藏家邬德华先生收藏。后人经细读邬氏所著《中国当十铜元》记叙,方知其对此币仅知有存世传闻,未见实物。而其藏有一枚,实乃误传。2003年6月,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编纂《钱币学大师马定祥》纪念集,内中辑录诸多马老倾心汇集之精品,有些甚至是首次公诸于世者。而“奉天中花”坐龙版大字、小字二品,作为马老藏品亦赫然并列。至此,人们方知此两枚国之瑰宝铜元,尽在马老的掌握之中。困扰人们已久的有关传世之谜,亦顿然冰释。同年7月,中国嘉德主持的马定祥钱币藏品专场拍卖在北京开拍,“奉天中花坐龙大字版”铜元也为拍品之一。虽然当时的币市尚显低迷,但此币最终也以人民币二十三万六千五百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中国铜元拍卖成交价最高纪录,可见民间不乏堪比伯乐的智者。极为罕见,位列铜元大十珍之列。
当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和想法,因此,我将以投票的形式人大家选出自己心目中的铜元之王(如果文中并没有心仪,也可选择”其他“。)
请在手机微信登录投票
我心目中的“铜元之王”单选
中心淮二十文
17票9.04%
四川当三十水龙/飞龙
46票24.47%
江南甲辰二十文
12票6.38%
安徽九星铜元
15票7.98%
中心宁二十文
4票2.13%
共和纪念袁世凯大面像十文
9票4.79%
开国纪念币五十文
6票3.19%
辛亥大汉铜币中心赣十文
20票10.64%
浙江喜敦当十水龙样币
16票8.51%
河南省造五百文
8票4.26%
哈尔滨军舰一分
14票7.45%
奉天中花立龙/坐龙
12票6.38%
其他(留言写出)
9票4.79%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