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彭老总在延安参加工作会议的时候,意外结识了浦安修同志,两人志趣相投、爱好相近,所以很快便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当时彭老总正好是单身,身边缺个人陪伴,而浦安修又温情似水、善解人意,与彭老总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陈赓将军和李富春同志便自告奋勇,主动为彭、浦牵红线,最终成功让两人步入婚姻的殿堂。
浦安修出身名门,她自幼饱读诗书,拥有非常深厚的文化修养,1935年,年仅17岁的她开始参加革命活动,1936年,她加入共产党,1937年抗战爆发后,她跟着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离开北平老家,前往延安学习。和彭老总结婚的时候,浦安修刚刚年满二十岁,还是个小姑娘家,但她个人的思想觉悟却非常成熟,婚后虽然她和彭老总经常闹摩擦,可事后她也会想办法主动和老总修复关系,从来不搞冷战那一套,以免伤害感情。
彭老总对浦安修也很是宠溺,有一次浦安修在跟随大部队转移的时候,因为鞋子不合脚,加之赶路赶得太急,结果双脚打了不少血泡,疼痛难忍。彭老总得知此事后,亲自为浦安修挑血泡,随后又打来热水让她泡脚解乏,缓解疲劳。彭老总和浦安修没有生孩子,但却收养了不少烈士子女,老总和浦安修将他们视为己出,亲自教导他们学习,将他们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为革命事业奋斗、拼搏。
时间来到1959年,彭老总因为在庐山会议上遭到排挤,被迫辞去公职,赋闲在家,在此期间,浦安修也承受了一些舆论压力,这对她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在动荡爆发之后,彭老总又受到居心叵测者的猛烈迫害,他先是被批斗,随后又被关入监狱服刑,浦安修不可避免的遭到牵连,她一度被打成“黑夫人”、“走资派”,铺天盖地的舆论浪潮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为了摆脱这种“窒息”的困境,浦安修在旁人的劝解下,做出了一个极为错误的决定:与彭老总离婚。彭老总在得知这个消息后,既感到生气,又觉得不可思议,老总尝试挽留浦安修,结果却未能成功,两人最终还是遗憾分开。
1974年,彭老总因为罹患绝症,生命进入倒计时,在弥留之际,老总希望能见浦安修一面,向这位曾经的爱人做最后的告别。可出人意料的是,浦安修担心惹上麻烦,竟无情拒绝了彭老的请求,实在令人遗憾!
动荡结束之后,党中央为彭老总恢复了名誉,同时为老总补办了一个隆重的追悼会,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而浦安修也慢慢从恐惧中走出来,她开始反思自己,她觉得自己当初太过绝情,愧对彭老总的一片真心实意,为了弥补亏欠,她决定参加彭老总的追悼会,送老总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但彭老总的侄子、侄女早已对浦安修失去了耐心和感情,他们集体拒绝浦安修参加追悼会,指责她为人不善,见小利而忘大义!浦安修对此百口莫辩,最终只得放弃参加追悼会的想法。
1978年,党中央将拖欠彭老总的工资一次性发放到浦安修手中,任由她自由支配这笔钱,但浦安修并没有将这些财产据为己有,她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将钱平均分为六份,分别赠与彭老总的侄子、侄女以及警卫员,至于彭老总的其他遗物,则被浦安修全部捐给革命博物馆收藏。
1991年,经由党中央批准,杨尚昆同志组织了一批文史研究员,综合各方资料,编组、撰写了一本有关彭老总的个人传记,浦安修得知此事后,专程给杨尚昆同志写信,请他务必要遵照史实,全面地、客观地评价彭老总,千万不能有任何私心。杨尚昆同志随后给浦安修回了一封信,表示一切都由党中央把关,绝对不会出任何纰漏!
1991年5月,浦安修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临终之前,她留下遗嘱,想要和彭老总合葬一处,她到另一个世界去找老总团聚。但彭老总的侄子、侄女却再度拒绝了浦安修,他们认为浦安修已经和彭老总离婚,两人是陌生人,不应该合葬。党中央经过充分考虑,最终还是采纳了彭老总侄子、侄女的意见,将浦安修单独安葬在革命陵园。如果时光能倒流的话,相信浦安修一定会选择和彭老总生死相依、共同面对一切难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