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事讲究、在乎品质,一直是上海的特色。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了更美好的生活,人也在持续改变城市。
当下,面对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频发,城市人口持续增长,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传统的城市建设治理方案,早已不能“包打天下”。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其背后的发展观和方法论,深刻照映着当下的现实需要。
一
如果说“人民城市”,包含着人们对一切美好生活的想象,那么城市安全,就是一个看不见的基座。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明确要求“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
上海的基座牢不牢,取决于各个环节的设施、专业素养,在数字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也与技术创新密不可分。
2020年的最后一天,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意见提出,数字化转型,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有力抓手,“根本上是为了人,关键要有体验度”。
多年来,上海大力推进网上问诊、预约、结算以及互联互认;上线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次办”等46个可线上高效办成的事项;同时倡导各类公共服务“数字无障碍”,面向老年人和残障人士推进相关服务的适应性改造……每一次让技术改变生活,都落脚于以人为本,着眼于百姓需要。
在上海,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已推行多年,“一网通办”也早已实现大量事项的在线办理。
在上海开一家餐饮店,曾经需要提交17份材料。采访时有小店主调侃说:“我就卖个包子馒头,填的资料比我一辈子读的书都多。”针对一些高频的办理事项,上海做了全流程的充分简化。改革后,开办餐饮店的申请材料由17份缩减至2份,并能自动生成表单;办理时限由42个工作日减至最少7个工作日,大幅降低了市场准营的门槛。
其实,上海的“两张网”——“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历经多年建设和优化,就是为了推动城市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最终是为了让市民办事更便捷,也让城市运行更“丝滑”。
通过加快城市“神经元系统”建设,运用现代技术监测城市运行态势,城市作为一个“生命体”的体征指标可以被实时动态掌握,城市安全增加了坚固的依托。
就拿上海今年重点开展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攻坚行动来说,不少社区建立起梯控系统、智慧车棚,同时让小区里的电梯、车棚与“一网统管”平台相连,真正实现把影响城市生命体健康的风险隐患察觉于酝酿之中、发现在萌芽之时、化解于成灾之前。
殷行街道实现智能车棚全覆盖,将监控、安防、消防、移动端预警装置以及管理平台连通贯穿,形成智能化管理模式,实现“一网统管”。
截至目前,上海已打造形成“一网统管” 28个“高效处置一件事”标杆场景,基本实现城市各类风险和突发事件早发现、早预警、早研判、早处置。
数字化赋能城市治理,比拼的不是“酷炫”。换言之,再高精尖的技术,如果没有城市治理各个环节的高效协同、数据联通,市民仍然无法享受“数字红利”。一座城市真实的治理能力,最终还是取决于整个城市巨系统的整体性、集成性。
二
上海连续多年举办“上马”、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进博会等各类重要文体活动和展会,在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之外,充分展现了一座“人民城市”协同、高效、响应及时的整套体系机制。
即将举办的第七届进博会,将有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和企业展,参展企业再创历史新高。从大客流引导及场馆周边交通组织保障,到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的景观布置、灯光设计;从出租车增加海外卡支付功能,到培育每一名志愿者掌握至少一门外语——为实现“越办越好”的目标,各环节都要密切配合、精益求精,下好“绣花功夫”。
多年来,城市各环节的组织协同、资源统筹,已经成为一种把事情办好,从而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重要“方法论”。比如,上海提出把文体活动作为重要“流量入口”,强化地区、文旅、体育、商务等多领域、多主体的协同配合。这就要求通过强化空间功能的多元价值呈现,系统性推进城市工作。
近年来上海深入推进五个新城建设,首要明确了“一体化”思维,即城市生产布局、生活环境、生态空间一体安排,交通设施、慢行系统与其他市政设施建设一体谋划,水、林、田、湖、园等一体保护利用,新城建设和老城更新一体推进,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治理一体展开。
南汇新城,临港新片区的主城区。50公里新城绿环、全市首个星空之境海绵公园,让空气中透着大自然的清新; S2沪芦高速、临港大道连接G1503、两港大道北段、两港大道西段连接S3等4条主要交通要道,让临港新片区与市区紧密相连;本着适度超前理念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不少公共租赁住房、基础教育学校、大型医疗设施、商业综合体、城市文化空间等均已落地,让青年人才可以“拎包落‘沪’”。
2024年8月22日,“年轻的城 年轻人的城”——庆祝临港新片区成立五周年视觉影像大展在临港中心正式开展,本次展览对市民免费开放。
当然,“一体化”不光是为了完善职住平衡、防止建设“翻烧饼”。城市工作的推进,往往牵涉一系列复杂的资源调配,甚至在经济成本之外,还有行政成本、社会成本,这些都需要周密安排、综合统筹。
比如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关于上海“十四五”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围绕“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目标愿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这不是简单地增加公共设施密度就能实现的,背后的整体设计和高效的服务模式配合,缺一不可。
“人民城市”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振兴,也不是光靠粉刷一下外墙、修修路,引进一些商业、产业,就能达成质的提升。这同样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特别是要通过改革创新,让要素充分、灵活流动,从根本上帮助乡村提升能级。最近以创造出“海派乡村生活方式”而在网络上走红的奉贤江海村,就是因为充分利用宅基地流转政策,导入文化、餐饮、民宿、旅游项目,使村民租金收入翻番,乡村作为艺术类、科技类企业创业实践地的可能性也被挖掘出来了。
三
近年来召开的几次上海市委全会,设置了此前少见的议题,例如“软实力”。如果说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指向“硬实力”,那么在明确了城市的人本属性之后提出“软实力”,指向了一个更高标准、更精细化的治理目标。
2018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留下“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的殷切嘱托。
从硬件来看,上海的城市公共服务已相当完备。这里聚集了全国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家庭照护床位数量均在全国前列。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建设与治理,谋求的是与百姓需求更深层次的贴近。
2024年 5月10日,护士长张琦在蒙西菜场询问摊主健康状况。对于市民来说,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健康的第一道保障。 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
做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医疗资源下沉,每个市民都是受益者,背后考验着整个城市医疗体系更加精细科学的调度组织能力。
在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便周围3公里内有数家大医院,不少居民做外科小手术还是选择跑社区。目前,全市六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可开展外科小手术。截至今年6月,社区平均开展的西医诊疗病种达121种,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3种。
从2018年到2023年,上海市接续实施两轮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新增各类公园589座、绿道1322公里,建成657个“美丽街区”。今年8月,新一轮的三年行动计划出炉,又设置了六大类31项任务。
上海城乡接合部的大型市场,曾经是城市重要的货物交易中枢,近年来却面临着安全隐患突出、业态能级低等现实困境。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多家建材市场、物流园区进行了大规模整改,并通过丰富“一间房”“一张床”的公共租赁居住项目供给,疏堵结合破解乱象。
做事讲究、在乎品质,一直是上海的特色。在“人民城市”建设的新语境下,这种“更加精细抓工作”的态度,理应成为上海的优势,成为一张必须擦亮的城市名片。“人民城市”的品格,最终要在方方面面城市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的努力中显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