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由国际红树林中心主办、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国际红树林中心红树林保护修复研讨班(第二期)在深圳开班。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来自15个国家的21名学员将围绕红树林保护修复的能力建设,红树林栖息地动态、连通性和复杂性等主题进行学习和交流,共同促进国际生态保护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深圳的城市中心,红树林生态保护区距市民仅一步之遥,华侨城湿地生机盎然,深圳湾候鸟翻飞、鱼群追逐,俨然一幅城市与自然共生的美好画卷。行走在深圳的街道,如同进入自然公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一年多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统筹指导下,深圳全力搭建红树林保护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推动建立开放包容、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红树林和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国际合作机制,促进红树林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的国际合作和联合行动,为国际社会参与红树林生态治理提供了新的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中国管理和保护红树林的相关经验,特别是利用先进技术提升保护效率和普及红树林保护知识方面的先进做法。”马达加斯加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部《湿地公约》轮值国家联络员Zo Elia MEVANARIVO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柬埔寨海岸带与海洋保护司副司长Rithy MEAS透露,本次研讨班将会探讨红树林修复的技术转让以及粮食安全等议题,会上还将发出一个关于支持蓝色经济发展的倡议。“未来国际红树林中心可以更多地开展相关研讨会或交流访问活动,以促进成员之间更好地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他提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深圳市正全面加强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保护途径深圳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深入推进《深圳市湿地保护规划(2024-2035年)》编制工作,建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能力示范城市。国际红树林中心将进一步优化人才成长空间,广纳全球优秀人才,促进红树林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国际人才双向交流。同时,拓宽社会资金和力量渠道,统筹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参与湿地生态保护事业。

深圳晚报记者 王新根 邱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