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日报》10月22日第18版截图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认为,尽管目前人们对人工智能领域存在争议,但做出正确的选择仍可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

10月13日,在刘慈欣的家乡山西省阳泉市举办的科幻文化活动周启动仪式上,当他被问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这一关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概念时,他表示,新质生产力可能与取得最新突破的科学技术息息相关,并由其塑造。

刘慈欣生于北京,小时候随父母搬到山西阳泉。22岁时,他开始在山西娘子关发电厂工作。1999年6月,他在杂志上发表了包括《鲸歌》在内的第一篇短篇小说。2006年,他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开始在该杂志上连载。

61岁的刘慈欣是当代中国科幻文学界的代表人物,他创作了40部短篇小说和7部长篇小说,其中包括畅销小说《三体》三部曲、《球状闪电》、《超新星纪元》,以及短篇小说《流浪地球》、《时间移民》和《乡村教师》。

2015年,由刘宇昆翻译《三体》系列的第一部,荣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使刘慈欣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亚洲作家。至今,该系列作品已被翻译成35种语言,海外销量超过400万本。

在“科幻文学赋能新质生产力”主题对话会上,刘慈欣表示:“人工智能可能会对生产力产生巨大影响,或将产生促进作用,或将产生更复杂的影响。”

刘慈欣以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米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和约翰·江珀(John Jumper)为例,介绍了其创建的人工智能模型获奖的原因是:该模型从根本上改变了蛋白质结构的研究方式。他说:“过去破解一个蛋白质结构可能需要数年,而现在人工智能可以在一秒钟内完成九个蛋白质折叠结构的分析,这就是所谓的‘新质生产力’。”

他说,这是一个“惊人的飞跃”。它的最大意义在于,不仅改变了科学研究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认识宇宙规律和自然法则的方法。

刘慈欣在会上还提到了科幻作品中的另一项前沿科技——无人驾驶技术。在湖北省武汉市,百度的“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引发了出租车司机群体的担忧。

他说,当一项新技术取代旧技术时,总会引起社会轰动。比如19世纪初英国的卢德运动,有组织的工人们摧毁了取代他们的纺织机器。

“现在我们正面临着类似的历史转折点,但如果我们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就能迎来一个新质生产力的全新时代。”他说。

刘慈欣的作品已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和漫画书,包括2019年的电影《流浪地球》和2023年的电影《流浪地球II》,以及中国视频平台腾讯视频和美国网飞公司(Netflix)推出的两部《三体》电视剧。

他说:“这两部改编作品分别面向中外不同观众,我觉得都比我预想得要成功。我期待后续两部的改编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

当读者询问《三体》三部曲是否会有续集时,刘慈欣表示,故事已经完结了。

“从我的岁数来看,我还能再写十年,时间并不长。我还是希望尝试一些新想法。尽管我不确定我能否完成这些小说,也不确定它们是否值得出版,但我一直在努力地创作中。”

自刘慈欣获“雨果奖”以来,中国的科幻产业持续增长。在今年8月举行的第82届世界科幻大会上,中国作家获得了创纪录的9项提名。

《2024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3年该产业的总营收达到1132.9亿元人民币,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在同一个启动仪式上,刘慈欣科幻文学馆也正式揭牌。该馆位于阳泉的一处文化园内,占地700平方米,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刘慈欣生平、创作、成就以及作品改编情况的场所。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说,他希望科幻文学馆能为更多的科幻文学创作提供灵感。

(记者 杨阳 朱兴鑫 编译 成卉蕊 王娟|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原文见2024年10月22日《中国日报》第18版英文链接:

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410/22/WS6716f362a310f1265a1c8cd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