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药与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被世界公认为是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重华镇位于江油市中部,被誉为中国火药之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硝是制造火药的重要原料,重华镇老君山有朝阳洞、烟子洞等20余处古代硝洞遗址,历史上,重华镇老君山的采硝带有官方色彩,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和历史作用。清晚期大规模开采结束后,则逐渐转变为民间炼硝制硝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江油特有的火药民间文化习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君山硝洞遗址

正因为有生产火药的悠久历史,重华镇形成了自己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火药文化。除了民间常见的各种烟花爆竹,重华还有一套用火药制作的民间工艺品——烟火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华“烟火架”,亦称“烟火架儿”,又名“烟花架儿”,是集爆竹、礼花、戏剧人物造型等于一体的民间传统工艺品,主要用于寿诞、婚庆、道场、节日、庙会和重大庆典活动,以声、色、动感烘托氛围,因夜间燃放时悬挂于木架上而得名。烟火架兴于何时、何地,由何人创造已无从稽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烟火架的主体呈桶状,规格可大可小,一般直径在60—85厘米,高50—75厘米不等。底部和顶部为竹编,内部最高可达13层。每层根据空间大小设置 1人或2人,多则5人或纸做的宫灯等,烟火架传承人冯沛建说:“制作烟火架最大难点是密封火路,因它是链式结构,环环紧扣,秩序井然。如没有做好隔火环节,就会出现一团糟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火是烟火架的一个看点,点火时,制作艺人“借火还火”,在30米开外朝烟火架发射火箭,点燃烟火架底部那挂鞭炮,火源迅速顺引线回到点火处。4个大火炮、12或24个小鞭炮依次燃爆后,烟火架第一层底板自然脱落,坠下一个宫灯,宫灯底部的烟花马上呈飞碟般旋转喷发,宫灯里的戏剧人物也随宫灯一起旋转舞蹈起来。“烟火架”根据不同规格,整个燃放过程在10—30分钟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现代焰火出现之前,烟火架无疑是民间火药应用的最高境界,它将火药的使用提升到了艺术与文化的层面。2007年夏,重华烟火架被列为四川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于现在制作烟火架艺人较少,加之一些城市禁放烟花、爆竹,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制作烟火架的传统工艺处于濒危状态,重华烟火架的风采,只有在重华镇民俗文化节等节会活动上才能一观。

(来源:诗意江油)